但其实我收到了两个红包,当我朋友看完《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生活》之后,也很喜欢,因为他产生了许多共鸣。按照他的说法,书中的一些观点他也曾经有过,但从未能如此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最后他加了依据:我很喜欢这本书的结构。
在他说出这句话的前一秒,我还沉浸在欢喜之中。因为你向朋友推荐一本书,如果和朋友根本不对路,那就太让人尴尬了。一种好意就会变成一种傲慢:这本书很好,你认真看一看提升一下自己。所以,当朋友和书能够严丝合缝贴合在一起,发自内心地喜欢,对于我而言就像是点了一桌菜,每道菜都符合朋友的口味,看他吃得酣畅淋漓,我在一边就会欣喜莫名。
等朋友的这句话一说出口,我就像是被闪电击中,通身都亮了起来。书的确是有结构的,作者如何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表述解决这个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结构。从哪里开始,如何分析和论证,最后结论在哪里,这是思维的结构。落到纸面上,书本里自然也带着结构。
过去我喜欢说一本书好看不好看,易读不易读,其实这个表述是错的。好读是什么意思?好读的意思是你很容易理解书里的结构,所以,你不需要不断停下来去想作者要干什么,你只需要集中精力去看作者怎么干的,于是速度会很快,人的阅读体验会很愉悦。
看一本哲学书为什么很困难,很涩滞?因为你根本不熟悉书的结构,也就是你不熟悉哲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了解他们大脑中的思维结构。正因为这样,你读过很多本之后,即便不能理解他们的具体想法,但是你还是可以流畅地阅读一本哲学书。没有别的原因,对于他们怎么思考问题,你因为大量阅读已经变得很熟悉了。
同样的,什么叫共鸣?共鸣就是读者和作者拥有类似的思维结构,要么他们长期思考过相同的问题,要么他们用类似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一个厨子看另外一个大厨炒菜,能比一个食客看到更多东西,而且在炒菜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心领神会,觉得许多地方处理得妙不可言。无非是读者可能在思考的时候止步于某处,而作者在书中已经给出了完整的过程和步骤,那么当然觉得共鸣如潮水,愉悦又一波。
这也解释我心头萦绕了近二十年的疑问:我把文章都写得那么浅白简单了,为什么还总是有读者留言说看不懂,理解不了?因为他们不曾像我那样去想过,自然也不会如我那样地去看待。我的文章,并不存在他们熟悉的结构。
我们不会平白无故坐下来,就可以彼此交换想法。即便我们想那么去做,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为什么那么去想。但是有了书作为介质,用第三方的思想为媒介,我们相互交换感受和想法,那么反而会有助于双方的思想交流,从中可以获得平常无法得到的启发,甚至是可以增强对自我的认知。
所以,现在我要说:除了鼓励大家多读书之外,还得新增一条,那就是鼓励大家多和朋友分享书籍,多和朋友讨论书籍。大家读完同一本书之后再来交换想法,从理论上来说,相当于你的大脑多了一个外挂帮助你去思考。从世情上来说,你也多了一种深入了解你朋友的渠道。更何况,也许因此还会有红包收呢?
--
《资本的秘密》有纸质版,目前线上在售,售价 20块出头。它也有电子版,微信读书里就有,价格略贵一些。如果你只读前四章的话,相当于价格翻了一倍,所以具体怎么读还需要你自己去想。读完也许你会回来赞同我的观点:人类最神奇的地方不在于能够征服自然,而是在自然物之上发明概念,却又能利用这些抽象概念真实地改变生活。因此,一切改变都是心的改变,而心的改变又取决于你能看见怎样的现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