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星期六

片言只语:2023我的心灵小史(轉載)

 

 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 2023-12-29 21:00 

匆匆又是一年。时间的风从身边吹过,留我自原地缓缓向前。只有记录下的,让我感受到自己仍然存在。

关于成长和思考

1.当我理解到你时,我就在彼时部分地成为了你。

2.自我身上亦有他性。

3.一个人要客观地看待自己,就需要从自己内部分离出一个客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4.我的世界大约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周边扩展10公分的面积。“我我我”,言行思索往往是从自己出发或是回到我自己。这样当然有局限,人也未免很小气,可我需要先行完善我自己,然后才能再走500米。

5.在某人不在场的时间里,你跟其他人交谈,即便你完全没有提及TA的名字,只要心底动念想起过TA,TA也是“在场”的。昨晚梦到的溺水同事就是这样,虽然我没有说起她,又和她在梦里见面了。又,某些时候,你也会在别人的交谈中“在场”。

6.“和自己交谈”还是“跟大家在一起”——很多时候一个人并不会特别注意和区分自己的这种心灵状态。前者并不意味着孤独或者什么,后者也不必然代表快乐或者其他,它只是一种个体处理与他者关系时真实的心理状态。它有许多来处,千百时日从童年一路走来,丝丝缕缕编织至此。它是一种你之所以会感到舒适或者不适的存在:我存在,所以我与自己交谈;我存在,我愿意和很多人一起存在。

7.我个性中有偏于天真的部分,很难说是否受到这些影响,但回想起来总觉得温暖。

8.我性格里其实有比较强势的部分,有时候会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执行,却非常厌恶别人对自己作强力安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还没看明白。

9.性格里有偏执的部分,体现在事上就是对某些领域的新知识本能抗拒,比如对健康、理财和ChatGTP。这其中既有价值观的偏差,也有对突破舒适区的恐惧。发自内心不愿去做的事往往会无限期拖延,而性格中纠结的部分又让这些事长时间挂在心间,每当浮现就又轻轻否定一遍自己。但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克服,我把不愿做的事分门别类,列入以年或月为单位的生活计划,写在手机里,不时翻出来提醒自己去尝试,毕竟我也不喜欢不能完成计划的自己。

10.原来我做我,后来我发现了“我”,渐渐地我厌恶并珍视我,再后来我接受我之为我,努力使我成为我,因为“我”就是这样珍贵、独特、只存在一次的生命啊。

11.无论在何处,只要你肯播撒专注细致,大多数时候你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一小片森林。

12.你在某事上的热情是装不来也掩饰不住的,如果这热情持久不灭,就是热爱。

13.不存在“真空”这回事,即便是漆黑冷寂的宇宙,也充满着辐射的涟漪和量子涨落——而人的内心世界也不存在绝对的“平静”,微小的思绪起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14.迷恋日光,也迷恋夜色。迷恋随机,也迷恋确定。

15.极大和极小,无穷和有限,优美又玄妙。

16.很神奇,那些特别能够打动我的,通常以“击中”我的身体感受的形式存在,我很容易就能认出它们:让我颤抖的美的摄影作品,令我眼眶不觉湿润的智识之美——是真的颤抖和流泪。

17.所谓强有力的管理,未必指硬朗的管理风格,而可能指清晰并且一以贯之的管理思路。

18.表达准确、可靠,不蹭热点、不夸大,你的言说能让自己满意、令他人信服,做到这些就很好了。

19.如果把每日心绪或见闻尽数记下,我恐怕是会被拉黑的,因我本质上是一个非常乐于分享感受的人。跟很多人的“无话可说”不同,大多数时候我是控制着自己不去表达,这使我常常处于一种自我构建的不那么痛快的表达状态中。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觉得过于频繁的表露会显得幼稚,或者过于自我、自私、自大。实际上,真正在乎你的人并没有多少,是自己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

20.青春好,中年也不错。一件件披在身上的,也有一半几率带我们去更好的未来。


21.其实聪明人所做的工作,彼此之间是相互知道的。

21.对我来说,建立生活经验的过程是漫长的生命经历。一次次挫败的提醒、因为考虑不周预估不足而需要额外付出的代价、因为疏于注意而必须加增的注意、因为主观懒惰而不得不在客观上集中补偿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正是这些东西不断构筑、修正着我的认知体系。强健心理意味着不断忍受这些并将之转化成系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经验”。

23.人对他所做的事情不够理解,对他所呼喊的内容不够相信,这是他陷于忙碌而缺少价值感、看似卖力却通常无力的原因之一。

24.弄清事实、捋顺逻辑、调好架构,是这这一系列动作中潜藏的乐趣——而非工作内容本身,让我晚上九点半以后仍然舍不得下班。

25.自己做不到的,潜意识里总希望别人替自己做,但实际上别人可能跟你差不多,也很难做到。所以还是自己起而行动吧,当你行动起来,矛盾也会避让开去。

26.缺乏“仪式感”的背后可能是害怕自己被重视,通过躲避“高光时刻”刻意逃进“不存在”里面去,这是对自我价值的轻视。然而自我当然是有价值的,不应过高评价,但也不应长期看低。

27.我发现自己有故意拖延的毛病,就好像死线能帮我解决问题似的——但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我也许就只是“享受”这种自虐般的状态和感受,可真有病啊——就连此时此刻,客观上因为几天来都找不出时间、主观上也不想去启动但最好马上去确认的事这会儿仍然拖着,转而去给《变个宇宙出来》这本书拍起了书影……

28.“有人朝外走是旅行,朝内走是修行。我愿走向世界是修行,走向内心是旅行”,刚听到一位心理咨询师这样说,记之。

29.那时候根本不晓得世界有多大,只是看到一丝生活的缝隙就把自己嵌进去,就那样随着地球转动,越来越牢固——太阳一遍遍东升西落,谁知道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30.忙中容易出错。“做好一件再做另一件,慢慢来”,在积累了多次教训之后,这句话是我对自我的教育。

Image

31.某日,见师友二人同时出新书,悦然。想起来,上学时“我”单薄渺小,毫无根基,即便在象牙塔里空谈,也难以驾驭“大千世界”里的任何学术议题。虽则有心继续深造,但当时没有继续读书实在是对自己的一种“放过”。

32.我约摸也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焦虑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于“被切碎的时间”的恐惧。只要一上班,案头工作就会被各种大小事宜和临时事项切碎,导致人根本无法专心思考。破碎的时间很难拼凑出完整的价值感,这是我常常烦躁的重要因素。

33.想起来,因为看到的世界小而找不到一个明确的“问题”,所以即便当时导师时常提及“问题意识”,我也不懂那到底意味着什么。没有“真问题”,于是只能塑造一个“假想敌”,在发问之前就在心底预设了一个一定要完美解出的答案。其实,社会科学哪有什么完美答案呢?把一切简化为客体后,“主体间性”消失殆尽,自己的能动性实则也没有了。纵然有以学术为志业的意愿,学术的乐趣却伴随着“能动”的消逝而无法成其为乐趣,这也是为什么一部分人想读博而读不下去的原因。还是要多看世界啊。

34.有人阳关道,有人赴泥潭,有人在沼泽,有人溪流缓,资质相差无几的人,因为当初的选择不同,在参差世界里领取了大为不同的人生。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影响“选择”的因素即便很多,最“重要”的也不过一两个,但那一两个因素究竟是真重要还是假重要?做选择的彼时未必看得清楚。

35.其实,只要收窄精力,放弃多面兼顾的做法,专注在想得最清楚的事情上,还是能够做出成绩并提供价值的。

关于生活和四季

1.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是一枝一叶一点一滴缓缓发生的。

2.新年愿望几乎没有,就希望遇难事更平和,想问题更周全,现实中更勇敢,改变不良语言习惯,所行尽量贴近所知,在固我的同时探索更多面的自己——如果这些算愿望,那也不少了。

3.在春光里浪费一点时间也是可以理解的。

4.毕竟春天来了,每天都在变化,还是要打起精神啊。

5.天气好的时候,二环内也能望见西山。当自然与人同在,人也部分地恢复了TA的自然性,心境变得舒展开阔起来。


6.农历闰二月,春日格外长,这样长的春天北京是少有的,也不知道要往里面放什么,就把阴天多云沙尘暴一齐装进去,就当是充实了日子罢。

7.我比时间过得慢。已经六月份了,心里却总还是四五月的样子。

8.看过晚霞,就算过过夏天了。

9.傍晚时分,洗完澡后看到桌面映照的天色中加增了暗淡的蓝,如今也能欣赏这种暗淡了。

10.平时晚上八九点钟才下班,今天傍晚六点就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走出办公室时看到外面仍然是结结实实的白天,就好像不经意闯进夏天,额外看到更多有关这个季节的景致似的。“客居在夏天”,这是我对今夏的感受。

11.这个夏天更多时候是早出晚归,就像没有过过白天,所以也更珍惜白天。

12.夏天是适合故事生长的季节,城市的心灵繁芜而杂乱,不知道要去和怎样的故事相遇,于是就干脆选择“经典”,故事讲了一百遍,老套但是安全。

13.很奇妙,如果是你不喜欢吃的菜,你眼里甚至都看不到它。

14.到了秋天,我愿意买共享单车的月卡,随便什么时候,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慢慢骑行,都是一次短暂的身边的旅行。

15.秋天大好,让人想要融化在纯然无尽的蓝里面。

16.秋天和夏天的区别,就是傍晚从六点钟而非八点钟开始,它慢慢收拢两个钟头拥入夜色,温和而坚定。

17.秋雨送凉。因为我摒弃了早晚,没有随着夏的晨昏一同起伏,这一季就像没有过过一样,独自流走了。

Image

18.我有无数月,分送诸友邻。

19.生日是时间的刻度,自然的闹钟。过农历生日,是我在城市生活的农耕印记。

20.从“就没有不快乐的梦”到“每一个梦都不容易”,人生渐渐向着半程跋涉去了。

21.做了噩梦,醒来又睡,仍是噩梦,方知“无忧无虑”的生活质地确然已经改变了。

22.梦。梦到发生突然袭击,大地震动,我和大人物一起焦虑地来回踱步。“世界是由参数方程构成的”,我想,只要其中某个参数发生微小的变化,整个世界就可能倾倒。“但世界是先于方程存在的实在”,我又想。——也不知道是谁怎样创造了世界。

23.夜梦不停,每晚如此,加之白天现实种种,人生少说活两倍。

24.被初次见面的人喜欢和肯定是珍贵的。感谢梦,即便醒来,仍留一份珍贵的感觉在心中。

25.一个人落入TA自己的命运是一种必然吗?我没有答案。

26.不收拾不知道,即使是我这样不化妆、不怎么护肤的人,也收拾出整整一手提袋过期护肤品——很难不产生迷思: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把怎样未知的物品(念头)装进了自己的生活?

27.回想起来,小时候一进腊月,爷爷常替村里人写春联。我爸爸也是农民,有一回冬日早晨,我们还没有从暖和的被窝起来,爸爸枕着双臂望着窗外不经意地说,“等我老了,也去练练字”。又记起小学时午休非常长,从家里吃过午饭回到学校,仍能开心地玩很久。有一回班主任带了口琴来,中午在班里吹起电视剧《渴望》的片尾曲。他是我们同村人,似乎是当过海军,回乡后成了老师。他把一点海的浪漫带进我们那小小的校园,当然,也真的只有那么一点点。大学时,不知怎地知道了一位老师的博客,她更得勤,我常常去翻看。除了学术随笔,总是外出开会的她还有一个“与女书”专栏,是把所到之处见闻化为温情的在线文字,写给不能同行的女儿。

Image

28.习惯了满眼都是现代的和人造仿古的,自然之中就有传统,自然中的传统也最自然。

29.可以这样处理,也可以那样处理,两种处理方式都行,都是对的。如果不能说哪种是错的,那就尽量选真诚的那种。

30.收纳使人快乐,大概是因为秩序感能够带来确定性。#家务哲学

31.在健康规律的生活里待久了,就想吃点不健康的。

32.80岁可以做什么?“我原来做量子光学,现在回到经典物理学了”。访中科院物理所吴令安研究员时听她这样说。

33.把每一个真诚的想法认真记下来,以免未来某天你忘掉,或是以为它们过于普通而觉得没有价值。

34.想起大学时关系很好的一位朋友问我,“你听歌听的是什么?”她听的是旋律,是音乐,“歌词”,我说。因为歌词里有哲学,有诗,也有故事啊。

35.一天下来,最贴心的是蓝牙耳机。当你把其中一支塞入耳孔,也无需额外做什么,它就会温柔而自主地提醒你,“连接成功”。

36.“累其体肤”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式之一种。

37.有人负责建造,有人负责生活,我们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享用生命。

Image

38.人若无情便无趣。

39.半夜醒来,忽觉奇妙:原来我们写信时,提笔写在信纸上,腹稿或许有,有错直接涂改掉,以至于那时候想说的话也有形状。后来大家写邮件,表达似乎更容易,删删改改delete,不再使用修正符,键盘让现代人拥有表达完美的可能。从书写到敲打,从信件到文档,“直抒胸臆”不再需要笔墨实物,“笔随心到”的表达方式不同了,就连“落笔”时的思考过程也不一样,“完美”语句掩盖了字与字之间的“心想”,我甚至觉得“真意”在其中也会折损。以及,有时候还挺想写信的,想看看自己还能不能在一封信里表达所思所想,只不过我已经变得笨拙了,而现在写信也变得不那么平常。

40.“不要糊弄自己”,这是今天学到的。我曾把“真诚”作为“诀窍”传授给小同学,如今还需这样对自己。面对自己,慢慢问自己:那是你真正想要的吗?如果不是,你能做什么去改变或接受这一切?倘若真诚发问并且坦诚回答了,心里会好过许多。

41.外出办事。路上听播客,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一件小事。那时候从大运村去学校总要坐一路特定的公交车,路途不远,没有几站,所以上车不久就要下车。有一回忽然坐烦了,因为从来没有坐到过下一站,很想知道下一站、下下站乃至更远的地方什么样,就索性没有下车,真的继续坐了下去。当然也没有坐过太多站,因为还要赶着去学校上课。实际上,后面几站没有特别的风景,但去看过一眼也值得开心。

42.虽然共同的回忆可以拉进彼此的心理距离,可时光毕竟把过去抛却了二十年之久,面对不常见的老同学还是觉得很不真实。

43.年纪变大后,有时会被认为比实际年龄大几岁。“根本就没有那么老啊”,甚至自我感觉明明比实际年龄还要小几岁。仔细想想,之所以会有这种“年龄差”或说“心理差”,可能是因为人的心灵时间过得很慢很慢,而自然时间却永远匀质流淌。他人以岁月为尺度,自我却以内在空间作度量。

44.年纪大了有一个好处,节省闹钟。

45.不时有人来串门聊天,缕缕乡音如同层层画笔,在父母乡亲几十年相熟相知的背景上轻松涂抹出真确交错的乡情图景。在一席又一席的漫谈中,我深觉自己在各种“关系”面前幼稚渺小。

46.一整天听父辈对家庭/家族和时代苦欣的回忆,桩桩件件且忆且说。以前我对这类聊天很不耐烦,今年发觉自己能听进去了,不仅能听进去,也觉得自己以往错过很多。他们也曾奋力生活,只可惜条件所限,许多悲苦原本并不需要发生。但他们大多看开了,原谅了,哪怕心底仍有怨怼,说出来也就作罢了。跟世界观和人生观相比,价值观是更现实的存在,因为每个人都要不断做选择,在一个又一个选择中,他们带着自己的声名老去了。那些艰难处境中铸成了他们价值观的种种举止是多么可贵啊。每个人都活出了自己的那一份人生,也活出了他人对自己的理解。时代的风沙掠过村庄和城镇,所有面庞都被雕刻过,在交错的世代里,他们的故事只存在于自己身上,只叹那可贵的部分也被沙尘覆盖,连同故事一起被吹淡了。

Image

47.听《彩云追月》,想起一位有着难得女中音又爱唱歌的老同学。她平时羞涩寡言,是辞去迷茫的记者工作后又读书的。重回校园没有为她带去想要的答案,她总显得没那么开心。她当时有共同语言的人不多,关系最近的是班里一位本科俄语系毕业后保留学籍、去内蒙种了一年地又回来读研究生的同学。当时的她们对我来说太深刻,我总是开开心心地不懂她们所说。毕业后,大家四散东西,学过俄语的同学曾短暂留在北京,在毕业后的第一个冬季,有一天她约我共同读《我与地坛》,寒冬凛冽,她把文章打印出来,我们一起坐在地坛公园的一个亭子里,对着冷风,你几段我几段地读下去,颇有行为艺术感。后来她回老家工作了几年,又跑去离南极很近的研究中心继续读书。这两位同学都很少联系了,可音乐让我想起她们。音乐奇妙。

48.车行一路,路过多年前住过的校外公寓,路过熟悉但久未进过的校园,路过曾经吃过的街边餐馆、二十年矗立不倒的户外用品店,路过网友们生活、学习的地方,以及喜欢的播客主播们工作的地方——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啊,往昔回忆伴着现世画面从眼前掠过,像是观看一部自己也身在其中的电影。我们曾经毫无交集,我们其实早有交集,我们如今都有交集,这也是北京迷人的一面啊。

49.妈妈来北京那几天,晚上睡觉时她总把窗帘留半边,我问她怎么不拉严实些,她说不习惯,在老家时她甚至不会拉窗帘。想起小时候,是这样的,每晚伴着月光入睡,如果没有月亮,就是深深浅浅的黑,等到拂晓人自然醒来——而在城市里,人们被遮光窗帘包裹在绝对黑暗里,甚至要依靠闹钟才知道什么是天明。

50.仔细想想,睡不着的原因无非当下的生理因素与长期潜在的心理因素。心理上还是焦虑。工作上的焦虑通过牺牲睡眠时间去做提前安排而得到部分缓解,再不济还可以告诉自己“船到桥头自然直”。生活上的焦虑其实都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久拖的看牙、看妇科、看偏头疼、买相机,不是花不起钱,是不想花时间——因为不想花时间去做那些,“我”就让我花时间失眠。

关于阅读与记录

1.今年整体看书状态比较一般,不仅看得比去年少,也没什么主线,左一本右一本,好多没有翻完。可是一旦看到“需要用脑思考”的文字就还是很亢奋,仿佛自己能怎样似的,其实什么也不能,但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呀。

2.没想到会被一本绘本感动到想哭。先是只看了绘本本身,就被作者的细腻打动,后又再看书中折页,转而从“地铁”视角变为放大人物,五个人物小传(其中包含作者自传),个个令人动容,就是如你我般普通的人啊,他们每天在同样的时间乘坐同样的路线,这一切发生在同一个地下空间里,“地铁”把他们的故事尽收眼底——地铁满载着看不见的故事。六个站点,七位乘客,当平凡的的个体被放大,每个人都是装满酸甜苦辣的时间的容器。看完折页,忍不住又重新翻看一遍绘本本身,这是今年读到的最好的故事。#《我是地铁》

3.我偏爱细微,也爱壮阔,这世上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同时兼具两者,总能打动我。我不是影迷,今年看过的唯一一部电影是《奥本海默》。我可不懂物理,我只是喜欢好故事——在《横空出世:核物理与原子弹的诞生》的文字里重温,好似自己也目睹了深刻的必然。

4.《终始:社会学的民俗学》读来恍然,的确是有“民间文学”的民俗学和“社会学”的民俗学之别。以往总不能对“民间文学”部分生发兴趣,因为我是通过社会学一脉进入民俗学的。多年以来,我渐渐了解自己偏爱的不是“文学的”,而是“文化的”,不是“结构本身”的,而是“普通生活”的,因而“日常学”这条道路才会引我近前。但囿于浅薄,我常是懵懂或偏狭的,因而也是后知后觉的,总要过了许久才明白过来自己是怎么回事,日常是怎么回事。好在“大地上的风”无止息,还是能在其中不时感受它的照拂。

5.小说的内容简介是很不容易写的,既不能剧透,又不好完全局限于故事本身。好在还有“编辑推荐”,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对作品的更多介绍。写虚构作品的内容简介和编辑推荐很见功力。

6.很奇怪啊,读《种子落在泥土里》竟然会哭。中午坐在医院候诊座椅上翻开它,泪水时时在眼眶里打转。这两天刚从老家回京,在火车开动前的那个上午,我跟爸爸提议说去“老家”看看——我已经十年没有回去过。那个已经不存在的真正的“老家”,如今是一片水,其实什么都没有。可是因为童年的院子装着我无比眷恋的童年,装着我们一家人结实生活过的记忆,所以还是想回去看一看。童年、故乡和记忆是什么呢?是时间、地点和情绪?好像也不尽然。那时候生活清苦却快乐,便是难与苦最终也指向真实的情谊,正如书中所说,有很多信息,隐藏在日常生活的褶皱里。风、静息、沙沙作响的杨树叶、抽屉里等着姐姐分给我们的苹果,课间操场、冬日炉火、菜地,沉默、赶集、雨……所有过去,因为认真感受过,此后永远种在心底。因为在心底,便会随时触景生情,涌动出泪滴。

7.十一假期临近的时候,我甚至能想起去年十一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感觉,也记得某年春天躺在帐篷里读《世间万物》的欣喜,阅读的感受连着对时间的感受,文字是帮我铭刻记忆的朋友。

8.置身出版业事内的奇妙处就在于,你会从很多书上发现很多熟悉的名字,作者、译者或是编辑,印在书上的字通过书店里的物理实体,成为人与人相遇的机缘。

9.书里的话:

  • “短期来看,我是悲观主义者;长期来看,我是乐观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
  • “我因理智而是悲观主义者,因意志而是乐观主义者。”——斯图亚特·霍尔
  • “即使知道明天世界会毁灭,我还是会种我的苹果树。”——马丁·路德·金
  • “我既不是乐观主义者,也不是悲观主义者。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心怀希望的人’。”——齐格蒙特·鲍曼

10.“我们不可能都是圣人,可如果我们之中没有神圣的人,那我们甚至连人都不是。他们为我们指明方向。他们向我们展示,超越之路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可能性。在我们拒绝承认那条路、拒绝走那条路的时候,他们刺痛我们的良知。”(《将熟悉变为陌生》)

11.“思想一旦被人们普遍接受,它也就死了,因为没有人会记得它来自哪里。”“思想始于异端,继而化作正统,最终止于迷信。这是历史上一切思想的命运。”(《将熟悉变为陌生》)

12.还有什么比《存在主义物理学》把我所关注的“存在”和“物理”结合得更完美的吗?此前《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已经滋养我良多。花花草草自然世界也好,可以“救人”,如果你乐于沉浸其中的话。


13.“人变老的过程,也是一个失去的过程”。(《四十而惑》)

14.“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15.最大的阅读享受就是沉浸于喜爱的主题、一流的思想、优美的文字、相得益彰的装帧以及背后为之作嫁衣的人也在其中投注了丰富的爱意。久未联系的友人赠阅,完全契合我心意。在《狄金森的花园》里,四季流转,诗意永存。

16.就我个人而言,如果不是从事跟书打交道的行业,很难说会不会仍然愿意持续思考,会不会在工作以后仍存阅读习惯,如果通过所做的工作切入现实生活,又会有怎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17.接触数理书多就很想系统学习下科学哲学和科技史,常看社科书也特别想回炉再造一下社会学,被专业心理学吸引甚至考虑过去学一个心理咨询师,做图书推广又想去读个出版传播学——虽然其实什么都没学,但还是感谢遇到的书,为我打开一扇又一扇满是风景的门。

18.“识别美”和“实现美”是两回事。有的图书封面一看就很美,有的则不然,但你即便知道怎样是美的,也说不清丑的到底要怎么改成美——当然,你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确实有编辑能做到。

19.在读书方面,常常有一种紧迫感,因为“待读”list上的书真的不少,哪本都想尽快读,比如这本《村子里的陌生人》。有时候也想改变一下这种局面——“这也想读那也想读,但却没有自己的专长”“要按主题去读!”“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不能分散在那么多无关紧要的种类上”——可是我就是这样随时会对很多事情产生兴趣人呐!前段时间这种想法终于得以缓解,读了《出版的正反面》,资深前辈给从业者“广而不深”的兴趣阅读投了赞成票,这恰是做好工作的一个有利方面,我这样宽慰自己。当然也是因为好书太多了,好书是读不尽的。

20.准备睡前读几页书,随手翻开今天刚收到的《九十岁的一年》,原来是日记体,而且是短章。翻到“今日”,是2018年2月7日,90岁的作者“完全没有这天的记忆”。我也打开了放在床头柜上的日记本,翻出了我的“今日”,是2021年2月7日,在那天的前一天,我也疲乏如老者。

21.兜兜转转一圈,我发现自己还是对社会科学感兴趣。在漫长的跟随兴趣流转的个人阅读中,我之所以对社科的兴趣没那么多浓厚,是因为最初学习时就只是站在了学科大门旁边,从没有进过门,要知道门里的风景是多么磅礴的一片!模糊的认知带来模糊的理解,从而没有让自己最初的兴趣深入下去——好在兴趣还在,也看到了问题所在,那么就重新“入门”吧。

22.上学时迷迷糊糊,只听得一些名词概念,如同先拿了一份目录索引,在毕业后的漫长岁月里才真正开始阅读学习之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张春:从接待的500名女性,看中国女性最隐秘的痛

 2023/7/22 11:22:24  张春去年开了自己的播客电台,每期都会邀请来5-8位的女性聊天,主题往往是生活中的小事。 比如讨论相亲,有女孩说,自己有一个相亲对象,双方家长已经在四五个月内互相约见了多次,但是那个男孩始终没有出现过。这桩相亲自然是进行不下去了,她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