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0日星期五

女性的中年危机比男性更加直观丨专访伊北

 中年话题正在引发更多的关注。近日,电视剧《小敏家》发布了首轮全阵容剧照,官方微博在剧照配文中提到,“直面生活,各自纷呈,你我的模样,就是家的模样。”这部由周迅、黄磊等领衔主演的电视剧与正在热播的《小舍得》一样,同属现实题材剧。稍有不同的是,《小舍得》聚焦于成长教育和亲子关系,而《小敏家》则聚焦于失婚中年人重组家庭。


《小敏家》改编自作家伊北所写的同名小说。剧中,由周迅饰演的助产士刘小敏,和黄磊饰演的互联网公司基层元老陈卓,所代表的正是处于“四十不惑,刚好卡在人生中间”这一阶段的人群。刘小敏和陈卓两位“失婚中年”主人公,事业上遭遇瓶颈,婚姻上均属于离异,家外有不省心的前任,家里有青春期的孩子和年过花甲的老人。这种令人束手束脚、无法轻易随心而行的人生阶段,恰好暗合了伊北的另一部小说《熟年》。

无论是《小敏家》,还是《熟年》,所关注的都是相近的群体——熟年族。他们有着一定的人生积累,却又承载着各自的压力,有着相似的焦虑,也面临着现实生活带来的一次次考验。熟年是一个诞生于日本的词汇,它所代表的熟年族,既如同成熟的果实一般,拥有着还算不错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水平,另外一方面,却也因为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面临着房子、生病、丧偶、婚变、养老、孤独等的重重挑战。在《熟年》一书中,倪家三兄妹倪伟民、倪伟强、倪伟贞虽然有着不同的事业,不同的家庭和情感生活,却同样需要面对这一人生重要节点,并做出各自的选择。
人至熟年,我们该如何应对生活压力下的工作与家庭?又如何让自己坦然地面对一步步到来的老去?对此,新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伊北,与他聊了聊和《熟年》有关的话题。

《熟年》这部作品首次出版于2013年,伊北改写的念头萌生于2016年,但最终该书的重新出版,已经是今年的事情了。对于这部作品,伊北有着很深地感触,“我对《熟年》里面的人物基本是满意的,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对于故事中人物的理解以及生活的感受有的新的增长。”
女性的中年危机比男性更加直观,
因为她还有生理的变化

新京报:“熟年”这个词汇最早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泛指年龄介于四十岁至六十五岁之间的族群。而在当下的国内,“熟年”的指代群体可能会更加年轻化一些。熟年族拥有自主消费的能力,一方面追求新鲜时尚,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临工作、退休、身体健康、家庭婚姻、性生活等问题或危机。你为什么会两次通过同一部小说来关注“熟年”这一群体呢?

伊北:“熟年”这个名字在小说创作的最初是没有的。书名是小说完稿之后取的。因为觉得内容展现的东西很适合这个名字来总领。至于为什么一个题材写两次,我觉得一个是因为感受到了。我只写自己有感受、有感触的题材。另一方面可能也跟我个人的审美趣味有关系,我喜欢中年故事里的那种滋味——沧桑味。中年嘛,就是已经对人生有所了悟,但仍然可以对生活充满盼望。

新京报:对你个人而言,人到中年意味着什么?

伊北:我的个人感受,中年意味着包容、责任、承担,同时也有从容、祛魅、宽阔和理性,这些关键词都可以囊括进去。

新京报:“熟年”这个词汇最早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泛指年龄介于四十岁至六十五岁之间的族群。而在当下的国内,“熟年”的指代群体可能会更加年轻化一些。熟年族拥有自主消费的能力,一方面追求新鲜时尚,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临工作、退休、身体健康、家庭婚姻、性生活等问题或危机。你为什么会两次通过同一部小说来关注“熟年”这一群体呢?

伊北:“熟年”这个名字在小说创作的最初是没有的。书名是小说完稿之后取的。因为觉得内容展现的东西很适合这个名字来总领。至于为什么一个题材写两次,我觉得一个是因为感受到了。我只写自己有感受、有感触的题材。另一方面可能也跟我个人的审美趣味有关系,我喜欢中年故事里的那种滋味——沧桑味。中年嘛,就是已经对人生有所了悟,但仍然可以对生活充满盼望。

新京报:对你个人而言,人到中年意味着什么?

伊北:我的个人感受,中年意味着包容、责任、承担,同时也有从容、祛魅、宽阔和理性,这些关键词都可以囊括进去。

新京报:《熟年》的扉页上写了一句话,“我的人生就这样了吗?”你想通过这句话传递什么?似乎很多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类似的感慨。 

伊北:扉页上的话是小说中的,是我写的。但单拎出来放到扉页上,是编辑的行为,可能是编辑对这本书的理解,我也觉得不错。

我自己写的时候,想要传达的是:人对于时间的感知。年轻人对时间是不敏感的。总觉得日子还长。到了老年之后可能也不敏感,因为生活的变化少了。但中年人就不一样了,生活急剧变化。到了一个点,就忽然对时间特别敏感,时间不够用,总感觉过得太快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时间分配成为一个问题——你打算把时间放到哪里去,你想要怎么安顿你的人生?

新京报:时间分配可能是最令当下人感到“头秃”的问题之一。我的一个直观感受是,现在很多人都有一种焦虑感,觉得时间不够用,很难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很难处理好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在过去的一年,有关中年危机的讨论有很多,特别是35岁焦虑(35岁危机),哪怕刚刚30岁,也会背负上这种紧张感。前段时间有个热搜“人到35岁为啥这么焦虑”,也是类似的问题。似乎各种危机感、压力感都在逐步年轻化,熟年族本身也在年轻化。在你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年危机,又该如何看待熟年族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伊北:现在的压力似乎是提前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我们当下生活的经济、文化以及交流方式,还有自我观念的变化,等等。客观来说,社会发展迅猛,生活急剧变化,但人的心理可能不能迅速适应这种变化。

至于如何看待中年危机,如果遇到大的危机,肯定要去积极解决,但如果是说感受层面的,其实这种危机跟抑郁症一样,或者说像生病了一样,我们就是要努力去度过。没有好办法,就是度过去,这是必经之路。让时间过去。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一对夫妻要闹离婚,闹了十年之后,可能又不离了。因为时间过去了,情况都在转变,就又落地了。女性的中年危机比男性更加直观,因为她还有生理的变化。男性生理也有变化,但不是急剧的,男性遭遇的危机更多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这里面还有具体个人的复杂情况,有时候,仅仅用男女来区分,也是比较简化了问题。

中国人其实有个很好的思维习惯,
就是事情到时候再说

新京报:有媒体曾报道近年来“熟年离婚”的比例逐年上升,与30年前相比翻了一番。在《熟年》一书中,主人公正是经历了这样一场熟年婚姻危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熟年离婚呢?

伊北:人活一世,还是应该找个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生活。毕竟现在大家越来越看重婚姻的质量,生活的质量,生命的质量。

新京报:但离婚和结婚一样,都是双方的事儿。比如《熟年》中,男女主人公对婚姻的观感并不同步?起初张春梅反对离婚,不就是因为她所拥有的现有的生活,就是令她感到舒服的方式吗?你在小说中涉及到了多种婚姻和情感的模式,比如倪伟贞实际上选择了独身。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婚姻的情况可能会比故事里更加复杂。对于婚姻和情感方面,你个人有一些感触吗?

伊北:婚姻制度在人类群体中已经存在很久了,它有它的合理性,婚姻制度在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方面有贡献,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是否还必须要以结对的方式去生活,这里面有很多可以探索的空间。

就目前而言,婚姻还是社会生活的主流。独身是一小股潮流,但跟走入婚姻的人比,这股潮流是小一些,但同时也丰富了社会的构成。其实可以更宽容一点,无论是否走入婚姻,我们可以关注情感,文学也对这一方面更聚焦。人还是有情感需求的。无论你是否走入婚姻,对感情绝大多数人是渴望的。

回到小说当中,男主人公因为一个突发事件,想要改变人生的规则,所以把婚姻当作突破口。但女主人公张春梅却习惯了固有的生活,他们不一致,所以产生了矛盾。两个人在一起如果不能同步,往往就容易走散。所以更加说明了婚姻不是一劳永逸的,不是说结了婚就万事大吉了,最理想的关系或许是在婚姻中共同进步和成长,相互滋养的关系。

新京报:除了婚姻,熟年族还面临着更多的问题:房子、生病、丧偶、养老、孤独等等。特别是亲情与养老,困扰着每一个进入成年以后的人,很多人称之为中国式的家庭困局。比如养老,我注意到故事中有一个剧情,女主人公张春梅曾将老太太当成婚姻的救命稻草,但老太太患上老年痴呆后,倪家三兄妹将老太太送进了养老院。后来老太太又被接出了养老院,改为居家养老。类似的事情似乎经常发生在中国家庭。而在整部小说中,几乎出现了前面提到的各种问题。相比书中人物的选择,我们有一些更好的“破局”之法吗?

伊北:养老问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就个体自我的层面谈谈我的想法。对待养老,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准备,包括思想上的准备,还有经济上的准备。万一遇到什么难事了,是说大的难事,不至于太狼狈,措手不及。

故事中的情况比较集中。现实生活中更分散一些,没必要过度忧虑。不是每个人最后都很惨,都要躺在床上不能动。中国人其实有个很好的思维习惯,就是好多事情,到时候再说。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问题其实更复杂一些,因为包含着代际的更替。独生子女一代之前很多都是多子女家庭,多子女家庭,跟独生子女家庭,跟着后面的二胎家庭,将来也不排除更多胎的家庭,家庭形态有小幅度的变化。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一样。邻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我们国家也开始老龄化了。老人占人口的比率越来越高。这个肯定是带来许多问题的。至于破局,具体到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作家要警惕近距离和快速地
参与到社会热点当中


新京报:倪家三兄妹的故事与你的现实生活有关联吗?有哪位人物是你比较欣赏的人物吗?或者说,他(她)的行为更接近你对同类事件的反应。

伊北:书中的故事肯定是跟现实生活有关的。但跟我本人的生活没有关系,而是跟我对生活的感受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有关。至于真实案例也未必是点对点的,就是说不是说哪一个人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的很多内容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的生活经历是非常多的,值得书写,提炼。但他们可能感受力稍微弱一点,没有创作的习惯,可能就不去写了。

小说中没有完人。甚至连张春梅都不是完人。这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认知的局限问题。每个人生活在一定的时空中都是有他的局限的,但小说中的人物,哪怕是最不讨喜的人物,身上也有他的闪光点。

当然人物身上也有缺点。但对于这些缺点,我尽量不去批判,而是给予同情。因为是一个家庭故事,没有大恶之人,都是普通人,平凡人。每个动作背后,都有它的原委。这就是小说作者的工作,你要把这个里子拆出来给读者看。小说不是新闻,新闻要给出一个判断,小说更多的是共情。

新京报:你总是在创作一些现实题材的作品,有没有什么是你现在比较关注或者引发你思考的问题,这些关注和思考会反映在作品之中吗?

伊北:目前有好几个路向是我比较关注的,比如城市化进程中的物理和心理上的迁徙问题,还有城市青年职场上的拼搏和无奈的复杂状况,以及全球化语境下男女身份的确认和相处模式,等等。

在当下信息比较同步和同质化的情况下,社会热点,大家可能都会关注。但作家相对来说,也要警惕近距离和快速地参与到这些话题当中。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文学创作它不是新闻,也不是评论,所以可能不是那么及时,它需要从更大的空间和更远的时间里,来反复思考这些问题,并把此前很多作家和作品纳入这个体系中来,我觉得这才是一种有效的关注。

文学创作中和生活中,会有一些不同的思考。创作中,人物面临的各种实际情况,多少还是有余地的,终归是创作,是作家整理后重新构架的生活。生活中也许很多事情就迫在眉睫,也看不太清来处和去处。这两者不能等同。我们看重文学的滋养,但是,不能把生活过成文学。

新京报:此次出版的《熟年》,实际上是你几年前出版的同名小说的重写版。为什么会想要重新改写这部作品?从2013年这部作品首版,到去年这部作品重新改写后再版,两次出版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当然人物身上也有缺点。但对于这些缺点,我尽量不去批判,而是给予同情。因为是一个家庭故事,没有大恶之人,都是普通人,平凡人。每个动作背后,都有它的原委。这就是小说作者的工作,你要把这个里子拆出来给读者看。小说不是新闻,新闻要给出一个判断,小说更多的是共情。


新京报:你总是在创作一些现实题材的作品,有没有什么是你现在比较关注或者引发你思考的问题,这些关注和思考会反映在作品之中吗?

伊北:目前有好几个路向是我比较关注的,比如城市化进程中的物理和心理上的迁徙问题,还有城市青年职场上的拼搏和无奈的复杂状况,以及全球化语境下男女身份的确认和相处模式,等等。

在当下信息比较同步和同质化的情况下,社会热点,大家可能都会关注。但作家相对来说,也要警惕近距离和快速地参与到这些话题当中。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文学创作它不是新闻,也不是评论,所以可能不是那么及时,它需要从更大的空间和更远的时间里,来反复思考这些问题,并把此前很多作家和作品纳入这个体系中来,我觉得这才是一种有效的关注。

文学创作中和生活中,会有一些不同的思考。创作中,人物面临的各种实际情况,多少还是有余地的,终归是创作,是作家整理后重新构架的生活。生活中也许很多事情就迫在眉睫,也看不太清来处和去处。这两者不能等同。我们看重文学的滋养,但是,不能把生活过成文学。

新京报:此次出版的《熟年》,实际上是你几年前出版的同名小说的重写版。为什么会想要重新改写这部作品?从2013年这部作品首版,到去年这部作品重新改写后再版,两次出版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还有一个外因。就是朋友们,包括编辑,策划人,还有影视界的朋友在谈论《熟年》的时候,都表达过对这个作品的喜欢。但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重的活儿,所以一直都没有动手。后来因为原版《熟年》的版权代理签出去了,又要出版,又要改电视剧什么的,我觉得动手做修订版的契机到了。两个因素一叠加,就产生了新版《熟年》。

两版最大的不同首先肯定是面貌不同了。情节丰富了,人物有了一些变化,主题突出了。其实从根儿上还是我对小说对文学的理解变了。第一版对生活的感受很直观,创作热情饱满。第二版稍作沉淀,也做了更多的提炼。情节上,比如新版中,开头改了,新版中张春梅在故事的一开始,就遭遇了大难题,她丈夫“失踪”了。再比如,张春梅和倪伟强去处理儿子保研问题就是新融入的。人物上有些作了调整,旧版中,斯楠是女儿,新版中改成了儿子,等等。

2021年4月27日星期二

The (Sometimes Unintentional) Subtext of Digital Conversations(Deborah Tannen)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what it means to sign an email “XOXO,” what you should use Facebook for, and how long you can wait before texting back.

The meanings we glean in conversation are often, maybe mostly, not found in the words spoken, but in how they’re said, and in the spaces between them. Tone of voice, and cadences created by shifts in speed, volume, and pitch, let listeners know whether “Nice job,” is complimentary or sarcastic, or whether “Wow” shows that you’re impressed or underwhelmed. The literal meaning of words is their message, and everything about how words are said is the metamessage. Metamessages communicate how you mean what you say.


More and more conversations are taking place on screens—via texting, Facebook, Instagram, Snapchat, Twitter, email, and myriad other platforms. Some of these written conversations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voicing with conventions that mimic speech, like exclamation points, CAPS, and repetition of words or letters. I can be “so happy!!!!!!!” or “sooooo happy” or “SO happy” or “sosososo happy” or even “SOSOSOSOOOOOO happy!!!!!!!!!!!!!!!” Emoticons, emojis, and gifs help, too. But these visual signals are only the tip of the metamessage iceberg.

Human beings are always in the business of making meaning and interpreting meaning. Because there are options to choose from when sending a message, like which platform to use and how to use it, we see meaning in the choice that was made. But because the technologies, and the conventions for using them, are so new and are changing so fast, even close friends and relatives have differing ideas about how they should be used. And because metamessages are implied rather than stated, they can be misinterpreted or missed entirely.

Different generations are particularly apt to perceive different metamessages in the same words or actions. For example, a Sri Lankan woman living in London told me of hosting her sister and her sister’s teenage daughter. When the girl refused to go out after 3:00 p.m., because that’s when her friends back home got active on WhatsApp, the sisters perceived the metamessage, “I’m not really here. My head and my heart are elsewhere.” But I suspect the girl’s perspective was more like: “I’m here with you—that’s a given—but I also want to stay connected to my friends, and I can’t bear the thought of being left out.”

I heard a great range of viewpoints on social media while interviewing over 80 women (ranging in age from 9 to 97) for a study of friendship. And my students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 have helped me understand how they manage, and sometimes are tripped up by, the metamessages communicated over social media—and how habits and assumptions can differ.

For instance, when Kate Lucey’s sister had not given birth by her due date, she kept family and friends apprised of what was happening with her pregnancy by posting frequently on Facebook. In response, even distant relatives and casual friends posted well wishes and encouraging thoughts. Kate felt that these postings sent her sister a precious metamessage: Many people love her and care about her pregnancy. The posts strengthened her network of support. Kate was stunned to learn that her roommate perceived a negative metamessage in her sister’s use of Facebook. She said she would have been offended to be kept up to date about a pregnancy that way; she would think, “Geezwhy didn’t you call?” Kate’s roommate reasoned that posting on Facebook is so easy that it means nothing. A phone conversation reflects and creates a meaningful relationship, whereas Facebook creates a false sense of intimacy, not a real relationship.

The impression that posting on Facebook is insincere because it’s too easy sounds a lot like the explanation a friend gave me (over email) for disliking “THAT DRAT ‘xoxo,’ which means nothing, just keys to hit.” This perspective–if something is too easy it’s meaningless or insincere—makes sense. Taking time sends a metamessage of caring. Yet I like ‘xoxo’ (or my personal variant, ‘xxoo’), and use it, though only with friends who use it first. I think xoxo fills a need: It’s a more affectionate way to close an email than “Best” but not as fervent as “Love,” which, in any case, some people don’t feel comfortable using with friends, though some do. Maybe it strikes some as fake because it’s a substitution, standing for “love and kisses” but not denoting it. Or maybe it seems too cutesy. Whatever the source of these impressions, deciding how to sign off a message becomes a challenge, since any choice you make will send metamessages that you may not intend or suspect.


I was shocked to realize that my students might be perceiving metamessages opposite from what I intend when I reply to their email requests and queries. One of them pointed out that when he emails professors, he begins with a salutation (“Dear Professor Smith”) and a greeting like “I hope you’re enjoying the weekend.” Only then does he explain his request—in detail—followed by a friendly closing, again about the weekend or the weather, before wrapping up with “Sincerely” or “Yours truly” above his name. (I recognized his description: That’s the way most of my students’ emails look.) The student then complained that many of his professors’ responses omit the salutation, greeting, full explanation, friendly closing, signature, and name. All he receives is a naked reply to his question, and usually a cryptic one at that. I realized that I do this, too–or did, before he, and others in class discussion, opened my eyes. I had assumed that dispensing with those formalities sends a metamessage of casual friendliness, more or less the way I use email with close friends and family. But students regard email as formal, so the omission of those niceties often strikes them as disrespectful, even rude. (Now I go back and add the trimmings before pressing SEND.)


It’s not surprising that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practices would vary, given the difference in power and age. But even best friends can have very different ideas about appropriate ways to use social media. Noelle Miesfeld and Rachel Jacobson had been close friends since college, and they stayed in close touch after graduation, often having long telephone conversations, catching up. After a number of years, however, they began communicating more through texting. This meant more frequent conversations—often daily or even multiple times a day. So Noelle was surprised when Rachel registered a complaint: She’d been telling Noelle about a problem, and she felt that Noelle’s responses seemed too casual and brief to show real concern. Rachel missed her caring, emotionally supportive friend. They traced the trouble to their contrasting assumptions about texting. To Noelle, comforting closeness resided in the frequency of their exchanges. To Rachel, frequency didn’t substitute for the expression of feeling and detailed discussion of her situation that they’d shared in the past—the kinds of conversations that Noelle didn’t feel could or should take place through texting.

When deciding which platform to use and how to use it, as well as how to interpret communications you receive—or don’t receive—you have to know which platforms your friends tend to use and how they use them. Some will answer texts but not emails. Others don’t check their phones regularly, so you can’t rely on texting to reach them. The proliferation of platforms means more options to exploit but also more opportunities for your messages to be misinterpreted. How quickly does a particular friend usually reply to a text or email? What does the lack of an immediate response mean? So firm is some people’s expectation of a quick reply to a text that any lapse carries meaning. A student, telling me about a friend who, in her words, “stopped talking” to her, said, by way of explanation, “She’d text me back two days later.” To her, a two-day delay was tantamount to not talking at all.

Silence can be a deliberate communication. One woman said of a text she received from a friend, “I was so annoyed, I’m just not responding. I just didn’t answer.” Yet in other cases, silence doesn’t mean anything; it results from circumstances. A young woman thought her boyfriend’s delay in responding meant he was angry at her. It turned out his phone battery had run out.

Perceived metamessages of annoyance can snowball, whether or not they were intended. A student recounted in an interview a Facebook message exchange with a friend that, she felt, should have been straightforward but became complicated. She sent a message suggesting they go running later than planned. The friend messaged back, “I guess that’s okay. Fine, see you then.” That little opener, “I guess,” and the unenthusiastic “okay” seemed to imply that she wasn’t thrilled with the change of plans. So the student responded, “I’m sorry, I didn’t mean to be difficult. I’m more flexible than I made it sound. I can actually just do one o’clock like we planned.” That set off a back-and-forth that went four rounds—“No no no let’s do the time you wanna do,” “No no no let’s do the time we said.” Hair-tearing exchanges like these are particularly common among girls and women because, as the student pointed out, they often worry about coming across as too demanding and hurting others’ feelings.


My student Holly DiClemente explained how her peers make creative use of digital features to avoid hurting friends’ feelings. One example is ghost reading—reading a message without opening it, by just reading the preview in the text app, or on your lock screen. If a phone automatically sends “read receipt” notices to let others know their messages have been opened and, presumably, read, ghost reading comes in handy to manage the implied metamessages. If you see from the text notification that a friend is asking if you want to hang out, and you don’t want to but you don’t want to hurt her feelings, you can open the message later and tell her you’re sorry you just got it. The “read receipts” feature can also be used to show you’re mad; it lets someone know you’ve read their message and are intentionally not responding—a visual virtual snub. But there, too, they might think you’re mad when you’re not. Maybe you saw that the message was long, so you put off replying until you’d have more time to read it, or to write a thoughtful response.

Metamessages—intended or not—can reside in just about any aspect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even something as minor and automatic as listing recipients’ names when sending email. If you enter the addresses on the “to” or “cc” line, everyone who receives it can see not only who else is getting the message but also what order you put the names in. Two women I interviewed together, Lucy McBride and Annie Finnell, pointed out some of the resulting metamessages: “You feel special when you’re the first one on there,” Lucy said. Annie agreed: “You do. And you feel not special when you’re the last one.” Lucy added, “Because if you’re dead last, it’s like they were thinking, ‘Who am I forgetting?’” To avoid offending those whose names come later or last, you can put recipients’ email addresses on the “bcc” line. But that sends a metamessage, too. It’s what people do when the list of recipients is very long, so “It looks like you’re inviting all of Northwest Washington!”


Anytime there are multiple recipients, metamessages can get complicated. I was part of a group that used email to confer about a joint project. In one such exchange, a member of our group expressed well wishes to another about a medical condition, after which all the others chimed in, echoing the expressions of concern. I was puzzled. I didn’t know whether this flurry of well wishes was related to the ongoing medical challenge I knew this group member had been experiencing, or whether there had been a new and dangerous development I didn’t know about. I asked another group member, who said she was not aware of any new developments either, but wanted to express her general support for our ailing friend. I went ahead and sent my own well wishes, cc’ing only the one who first expressed concern. But then I worried that the others would think me callous and uncaring. I rather regretted having foregone the option of allowing—or forcing--everyone to overhear my well wishes.

Every word we speak is chock-full of metamessages telling others not only how we mean what we say but also who we are. It has always been that way; it’s the only way language can work to communicate ideas and negotiate relationships. With social media, we have ever more ways to do this—and ever more things to worry about, to make sure the self we’re displaying is the one we believe we are—or the one we want to be.



2021年4月25日星期日

2021在家上班第十六周(4/19/2021)

 周一(4/19/2021)

昨天晚上在看书的时候又睡着了。上楼睡觉,提前了半小时,所以12:00就醒了。之后就一直感到疼痛。实在受不了了,吃了两片泰诺extra strength,才慢慢睡去。再次醒来,快5点了。之后,就没有怎么睡。

这两天,总觉得Heather的锻炼session很累。

午饭给她做了Turkey Burger。

中午出门走了两英里不到,下班后走了三英里。

晚饭:

五香烤排骨
拌无数丝
蘑菇豆腐鸡蛋汤

给她一个玉米
给我自己摊了一块鸡蛋饼

晚饭后,就靠在躺椅那休息了一下。居然还睡着了。

晚上参加门徒训练。感觉大家的热情都不是那么高了,都又点走神。




周二(4/20/2021)

昨天晚上睡得很blessed。上楼做了stretch,然后做了阴瑜伽的倒立。一觉醒来,居然快要4点了。3个sleeping cycle。后来的睡眠没有第一觉那么深,但是也能屏蔽掉恼人心的鸟叫,所以再次醒来时6点多了。之间记得坐起来,脚踩地,感觉好一点。

今天的锻炼是后背的力量,感觉不过瘾,又选了12周里的tabata和lower body HIIT。出汗,洗澡。

一口气三个会。

中午带狗狗出门走了三英里多,因为下班后要陪聪一起看Rutgers的Info Session。


都可以用艳阳高照来形容今天中午的走路。

四照花已经盛开。
路过那家人家的后院。最美的那棵紫荆树正在悄悄地开放。
后面小道上野生的紫荆树,我的最爱。

回到家,出一身汗。
下午跟聪一起看了Rutgers的Info Session,她没有能进Honors College是遗憾了。希望她能吸取教训,真正地更上一层楼。

接下来,申请住房,注册课程,很多事情。

结束后,带狗狗出门走了一小圈,回来做饭。鞋子不得劲。
晚饭:

主打是三文鱼

我和聪吃的沙拉

给比尔玉米和培根炒甘蓝。

发觉自己拉下了很多剧,所以今天晚上就追剧啦。









周三(4/21/2021)

昨天晚上同前一天的一样,stretch,倒立,一觉醒来,3点15的样子,很blessed的,后面的多多少少睡眠质量不佳,但是做到了休息。

上午又开始了Earning Season的回忆,这次看到了Karen。中午出门,温度66,走了一会,只穿短袖。
回来之后给她蒸了个鸡蛋,三文鱼炒饭。结果小家伙一口气睡到下午3点半。起来之后对我说,Thank you for letting me sleep。我可能是需要back off,如果为了要按时吃午饭把她叫醒的话,吃得也不开心,而她在那个时候需要的睡眠。

结果下午开始刮风,温度骤降,下班后带狗狗出门走路的时候,已经只有50多度了。出门之前随便问了她一下,说,“如果不需要她自己贷款上学的话,是不是就会去私立学校了。”她又提了可能会去看看东北大学。我想,可能是邻居Rachel上东北大学的决定多少给她带来了一些情绪上的波动,不要说她,我也有点波动呢。后来再上楼问她,是不是觉得我跟她提到学生贷款限制了她的选择。她说,据她所知,其他孩子也没有一个是free ride,所以她的考虑是不背贷款。我心里还是很难过。
晚饭:

西兰花虾仁
炒三丁:青椒丁,肉丁和豆干丁
肉末豆腐

中午的炒饭晚上我和她分了分。

看他们吃得这个香。



晚上心绪不定,就跟妈妈打了电话,一说就哭了。想着因为我们不稳定的家庭情况多少造成了她现在的这种情况,觉得她可能是可以成大器的。但是想想填写志愿的时候也不跟我们商量,而上学了却要我们买单的做法也是说不过去。希望她能吸取教训,从此能有质的改变。






周四(4/22/2021)

昨天晚上哭过之后给西游发了一条短信,感觉她可能能理解我的心思。她还是按照惯例没有回信。

10点多还是犯困,上楼做stretch和倒立,然后就听故事睡觉。感觉就听了一句就睡着了。这几天没有很好的有声书,所以听得很勉强。晚上一觉醒来3:11的样子,上完厕所后的睡眠不怎么样,但是也是达到了休息的目的。基本上是5:30就醒了。想着去年这个时候,我也是用闹钟把自己早早叫醒,出门跑步,回来洗澡,还能保证7点就开始上班。所以如今就算5点半醒在床上,也不应该感到不合适。

上班感到异常疲倦。

看到陈洁在朋友圈里发的陪她父母去大世界里玩,这是多么怀旧的照片啊。














中午跑出去晃了一大圈。加油,为明日的出游做好准备。然后去她的学校取她的自画像。一年多没有去她的学校,已经今昔非彼了。
然后去了facebook group里推荐的一家亚洲小杂货店。我一进门就用中文跟店员打招呼。结果他说他是日本人。我看了看小店,东西基本上以干货为主,新鲜的货品也比较少量。我最后买了一点日本的小食品,一点点也需要20多元了。电源给我加了一块糖果,告诉我说很好吃。我一上车就消灭了它,的确很好吃。

然后去图书馆还书,取书,12本书里,一半是她的AP参考书。很高兴借到了《六尺之下》第二季。很奇怪,原来不觉得这样的电视剧会引起我的兴趣,结果看完第一季就喜欢上了。所有的人物都非常特殊,每一集都有新的人物,而老的人物们因为事件的不同而表现不同,所以很有看头。

然后去Shoprite买牛奶。

再回家,上班,开会。

下班后,虽然风大,还是带着狗狗去了Mountain View Park。

晚饭:

一人一碗面

聪:鸡肉面
比尔:榨菜肉丝面加上两个油面筋塞肉

我呢,就是昨天剩下的三丁加上一个油面筋塞肉。

一人一个煎鸡蛋。每次买完鸡蛋回来,都很慷慨大方地吃鸡蛋。哈哈。

晚上看了三集《六尺之下》。

她说她有点伤心,所以就上楼去看喜剧,让自己开心起来了才能开心地去睡觉,否则就是悲伤地去睡觉了。


周五(4/23/2021)
世界读书日。
昨天晚上第一次醒过来时2点多,然后就是4点半,没有前两天睡得好。虽然routine都是一样的。

早晨锻炼身体的时候,是新的Kettlebell Session,还真累。一会就到了需要出门的时间了。比尔开车,我还在车上美美地睡了一觉,也有点担心,话不投机半句多。

打疫苗的地方叫Bells Work,是一个集娱乐和工作一体的场所。

这些帐篷里就是注射点。给我注射的护士也是MSKCC的病人,说她过去一年里不是在生病就是在生很重的病。
比尔很喜欢这个地方,说让他想起了上海。的确,乡下地方大,这么一大块地方只使用了周边的一圈,中间的地方全都浪费了,在市里不太会有这样的安排。

出门的时候吃了蛋白棒,所以不饿,但是馋,所以要了冰激凌。他永远要的是香草口味的,我要了Black Raspberry。


然后去Costco,去了bridgewater的,路程远一点,但是时间上差不多。买了又是400多美元的东西。路上又去了farmer's market。回到家,聪带狗狗出门了聊。过了一会,她们才回来。

收拾完毕,带狗狗出门已经4点半了。想着走路能给我带来睡眠的安慰,还是出门走了三英里。回来做饭。


晚饭:

炒年糕
韩国泡菜虾仁炒饭
蘑菇蒸鸡蛋

吃过晚饭去聪的房间跟她讲话。主要是向让她知道应该重新reflect一下自己申请学校的过程,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以吸取?她说到不要拖延和做更加多的research,还有在申请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学费啊,专业啊,眼前的考虑和长远的考虑没有平衡好。本来我想劝她去Rutgers Business School学BAIT,她听的时候点头,但是反驳我说,以为她会研究生的时候去上商学院。说她想学一门理科一门文科,还是不想放弃polictical sicence。我就鼓励她,如果发觉自己还是喜欢,那研究生就去Georgetown。

后来跑去比尔房间跟他说聪想学的专业,他似乎也是心不在焉的。




周六(4/24/2021)
昨天晚上几乎一夜没有睡。没有做routine的stretch和倒立,偷懒,让比尔揉腿,而且把床底下的木头块拿走了。右腿感到非常酸胀,感觉非常强烈,0:40醒了,以为起来走走能好点,没有,然后3点起来下楼去吃止痛药,没有作用,就这样迷迷糊糊地撑到了5点半,鸟儿开始鸣叫。6点起床,7点多带狗狗去了河边。

Greggstown小桥那边的停车场只有两辆车,还有别我更早的early bird。


早晨的徒步小道很干净,我一个人带着狗狗,偶尔有大雁飞过的叫声。狗狗一路跟推土机一样地闻过去。

那些不起眼的小花。

天空被很多颜色点缀。
偶尔能找到野生的四照花树

离开运河的时候,跑到河头的一段,在桥上,拍了这张。
















回家做饭

清蒸蒜蓉粉丝大虾
西兰花苗
番茄紫菜蛋汤

小红薯给我和聪,他吃白饭。

吃过饭,我们去一个garden。一路上,我困乏之极,昏睡过去。到了停车场,比尔认出是Karen结婚的地方。

春意盎然,园子里很多人在拍结婚照。

很难得这样的园子不收费。

紫荆花开得正旺!

给她拍了几张照片,结果表情不是很开心的样子。妈妈也看出来了。我说,她就是累了。

头发也很长了。

离开花园之后,去了距离很近的Mercer County Park。觉得室外的活动还是会比较有益于健康。

最开心的是Rixi。终于得到一次机会能下水。以至于后来沿着湖边走,都一路拽着我想再下水。

后来得收获是看到了这个健身产所。但是也都没有figure out都能怎么玩。

结果聪得手搓破了皮。

不过看到他们开心,能和睦相处是最不易的。

回去的路上买了匹萨。

四片匹萨:

两片肉的给比尔,聪要的Garden Veggie,我要了 chicken的。

好要了strawberry field salad和犹豫了一下决定要的garlic knots。

吃得很饱,很满足。

晚上继续《六尺之下》,迷上了。














周日(4/25/2021)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吃了Aleve PM,就是为了好好睡个觉。结果还是起来了两次,0:40,又是回到了这个魔怔!然后就是4点。当止痛药的药力渐渐消失地时候,开始感到疼痛,那样的疼痛就是不太能够忍受的了。所以结果还是平日的时间起床。
外面雨下得大。带狗狗出门后很快就回来了。
然后锻炼,12周的program还有7个session就结束了。

给她准备好早饭后,我去洗澡。

上午看《六尺之下》,一会有的资源又没有了,找了一通,终于找到了一个能看的。

12点看着雨过天晴,带狗狗出门,走了三英里。
去找那棵粉色的四照树。


















下午看了一会"Breast and Egg",等着她回家,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开始做锅盔。这周做的是梅干菜猪肉锅盔。结果快到5点才回来,让我非常担心。我也想带狗狗再出门走走,于是就把给Cindy的烤麸放在了车库门口。她出门骑车。


晚饭:

今天的晚饭是个大杂烩。

比尔:昨天剩下的匹萨,给他做了一根火腿肠

我和聪吃沙拉

一大盘蒸鸡蛋

Cindy妈妈拿到了我给她做的烤麸,给我来了个电话,提醒我要当心和注意。

全网最走心最硬核的2021奥斯卡最佳影片推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集斯广益 Author 十二帧的光影



编者按


推迟了两个月的奥斯卡颁奖,终于要在4月25日与大家见面了。


过去的一年,尽管全球的电影工业遭受重创,依旧不乏好作品能治愈心灵——向经典致敬的经典,静水深流的纪实改编,情绪激烈饱满的女性题材作品、老戏骨演绎罕有的主观视角的病患世界,不放弃与命运抗争的第一代移民的亲历家庭故事…… 无法坐在影院欣赏好电影是一种遗憾,但疫情带给我们更多的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是今年观影体会的额外收获。


依旧邀请了威郡电影急先锋小组“十二帧的光影”,请他们在今年奥斯卡前夕,分享全网最全的最佳影片观影指南。


这一年,我们失去了不少真实体验,就别再让好电影错过我们的世界。


最佳片单






《曼克》

《无依之地》+《金属之声》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前程似锦的女孩》+《女人的碎片》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米纳里》

《少年的你》

《酒精计划》




《曼克》


导演:大卫·芬奇

编剧:杰克·芬奇

摄影:艾瑞克·梅塞施密特    

主演:加里·奥德曼,阿曼达·塞弗里德 


在此次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配乐、最佳音效、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十项提名。


影评撰稿人:空云


一部经典甚至可称得上伟大的电影,面世时不被认可的境况时有发生。1999年,当大卫·芬奇挟着《七宗罪》票房和评论双丰收的光环,拍出帕拉尼克同名小说改编的《搏击俱乐部》,他第一次经历了票房惨败。如果把票房失败归于20世纪福克斯错误的市场宣发决策,影片对社会的洞见太过超前,也许可以解释评论界当时的反应。


即使不考虑9年后又一部内容独特的经典——本杰明·巴顿奇事,仅凭《搏击俱乐部》,就足以让大卫·芬奇在近半世纪的电影史中留名。更不用说《消失的爱人》把他得心应手的惊悚悬疑风格提到新的高度,《社交网络》则为他赢得了一个金球奖。


很难想象,杰克·芬奇(大卫的老爸)这个尘封二十多年的剧本最终真的与观众见面,Netflix出品,2020。


除了三十年代的黑白视听效果,芬奇运用了与《公民凯恩》类似的循环结构。闪回于争论了几十年威尔斯究竟对剧本贡献了多少之中的,由好莱坞向制片主导转化下的工业生产模式,电影成为商品,大萧条时期不同阶层的政治信念与冲突,靠假新闻来影响竞选。


加里·奥德曼出演1940年43岁的曼克,这个因酗酒失业掉到了好莱坞的天才编剧,唐吉珂德般的守护着电影理想。影片结尾宴会上精彩的表演令人难忘。


《曼克》,大卫·芬奇的好莱坞往事。


【相关影片推荐】《社交网络》、《公民凯恩》、《好莱坞往事》






《无依之地》


导演:赵婷

编剧:赵婷

摄影:乔舒亚·詹姆斯·理查兹 

主演:弗朗西丝·麦克多曼德、大卫·史崔森、琳达·梅、夏琳·斯旺基、鲍勃·威尔斯


在此次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摄影六项提名。




影评撰稿人:鲁德莫宁


《无依之地》自金狮奖以来于各大奖项提名及获奖无数,一时风头无两,但这并不是我推荐此片的原因;原定要于国内上映最后由于导演赵婷不可言说的原因取消,但这也不是我推荐此片的理由。


别被中文译名误导,影片并不旨在描述美国老人无所依靠的一片土地,更多是讲述女主角这位“游牧民”的一小段人生——或许借此映照她和她遇到的人们长长的人生。在本届奥斯卡提名影片中,这部影片算不上最好看、最感人或最如何,但是我强烈推荐这部影片,唯一的原因是它云淡风轻的讲故事风格,体现着生活“一直在路上”的状态。


观众们跟随女主角的脚步度过一个年头的时间,踏遍美国西部的大好河山,经历与朋友相处、陌生人熟识、亲人重聚分离,伴随着导演极具东方韵味的背景音乐,如徐徐展开水墨山水画卷一般感受女主角的感受。全片仅从女主角一人视角浅浅拂过人生和人生旅途中的相遇和别离,并不做深入解读,波澜不惊、微微起伏、如小溪流水,这是我强烈推荐这部影片的原因。


如果《无依之地》一片给观众的感受太过于涓涓细流,需要漫长的人生来感悟,另一部本届奥斯卡提名影片《金属之声》则带给观众最直观、第一手的亲身感受。这部影片极力用接近真实还原的听觉感受来让观众领略主角从健康到失聪的过程,与《无依之地》相同的是全片大多仅从主角一人的角度来“观察”和体验,不同的是它用浓墨重彩的现实体验来震撼观众的耳膜,借此来激发观众对角色经历和体会最感同身受的理解。


轻描淡写需要用人生的旅途来感受的《无依之地》,耳鼓重鸣不废吹灰之力模拟失聪体验的《金属之声》,若鸿毛,若泰山。我推荐所有对人生有所感悟的人观看《无依之地》,我推荐所有无畏尝试人生所不应该经历的苦痛的人观看《金属之声》。


【相关影片推荐】《德州巴黎》、《老无所依》、《听说》


《金属之声》


导演:达利乌斯·马德    

剪辑:米克尔·E·G·尼尔森    

音效:尼古拉斯·贝克、杰米·巴克斯特、米歇尔·库托伦茨、卡洛斯·科尔特斯、菲利普·布拉德

主演:里兹·阿迈德、奥利维亚·库克、保罗·拉奇


在此次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共六个奖项的提名。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导演:阿伦·索尔金    

编剧:阿伦·索尔金   

摄影:芬顿·帕帕迈可

剪辑:艾伦·鲍姆加登  

主演:沙查·巴隆·科恩、埃迪·雷德梅尼、叶海亚·阿卜杜勒-迈丁、杰瑞米·史壮、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艾力克斯·夏普、弗兰克·兰格拉、马克·里朗斯


在此次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歌曲六项提名。



影评撰稿人:Nina


这是一部回看数遍,内心仍备受感触的电影。整部电影隐藏着深厚的时代、政治背景信息(如几位被告所代表的运动组织 SDS, MOBE, Yippes, Black Panther Party) ,结构布排紧凑 (纵向时间跨越从审判第1天至第151天),反转情节插入巧妙,看完后仍感意犹未尽。


贯穿影片的线索是几位被告指控罪名的证明过程。在“crossing state lines with intent to incite a riot” 这一罪名中, “intent” 和 “incite a riot” 这两个要素成为了控辩双方的争议点。其中,“暴乱由谁挑起”这个要素,本在对前总检察官Ramsey Clark 的(未被法庭采用的)证词中已有眉目(“the investigation concluded that the police started the riot”), 却又因随后被发掘的录音带中Tom Hyden的言语而有所反转(“If blood is going to flow, then let it flow all over the city!”)。


影片的另一个反转点,则是对原本的“第八君子” Bobby Seale无效审判(mistrial)的宣布。Seale是被法官Julius Hoffman活生生地剥夺了宪法第六条修正案的权利,包括被律师代理的权利(Right to retained counsel, Seale的律师因病要求延迟审判却被Hoffman驳回),以及自我辩护的权利(Right to represent himself),  乃至最后被“捆绑审判”。


影片的每个细节,每句台词,都以“浓缩精华”形式呈现出来,将“政治审判”(political trial) 这一看似虚无的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时刻提醒着每一个观者,在捍卫正义、宪法权面前挺身而出的职责,以及对逝者生命的敬畏。


【相关影片推荐】《平步青云》、《造雨人》、《林肯律师》、《大法官》





《前程似锦的女孩》


导演:艾莫芮德·芬诺    

编剧:艾莫芮德·芬诺   

主演:凯瑞·穆里根, 博·伯翰


在此次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剪辑五项提名。



《女人的碎片》


导演:蒙德鲁措·科尔内利

编剧:凯塔·韦伯

主演:凡妮莎·柯比希亚·拉博夫


在77届威尼斯电影节,荣获最佳女演员奖。

在此次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



影评撰稿人:猫兔妈


这是两部由女性执导的讲述女性经历的电影。


Cassandra曾是医学院里前途无量的高材生,她最好的朋友在校园里被同学性侵后选择了自杀。她始终无法走出这个阴影,因为无论是校方还是施暴者都毫无悔意。在用鸡蛋撞石头般的倔强和这个世界几次交锋后,Cassandra为自己无处安放的愤怒和困惑找到了出口。


Martha正和丈夫一起充满憧憬地等待爱情结晶的降临,她请了助产士来家里帮助分娩。可孩子在出生后没几分钟,就浑身发紫,在妈妈的怀里离开了这个世界。接下来的影片对Martha如何面对这个变故进行了相当克制的白描,没有洒狗血的哭闹,但个中的委屈和孤独,弥漫在每个观众的心底深处,后劲十足。


这两部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年龄性格完全不同,所经历的挑战和苦难也并无相似之处。但在观影过程中,观众心理会浮现相似的问号:为什么性侵的施暴者被社会保护得这么好,而受害女性却要面对异性的狡辩、同性的割席、铺天盖地的荡妇羞辱与二次伤害,被迫完成自证清白的不可能任务?为什么同样是痛失爱子,丈夫似乎很快就笃定地重回生活的轨道,而女性却总是被责怪的那一个,自我和解自我救赎的过程注定如此孤独?


Chanel Miller,2015年参加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兄弟会派对,被性侵后经历漫长而折磨人的诉讼过程,不断被迫回忆引发痛苦的细枝末节,却身陷司空见惯的荡妇羞辱。不奇怪,女性的发声总是被质疑被消声,而施暴者作为旁人眼中优秀的斯坦福新生,却有着包括学校和法院在内的支持者。法官在量刑轻判的时候说He is a promising young man. 这也是这部影片名字《Promising Young Woman》的由来。


类似地,《女人的碎片》中Martha在做爱时告诉丈夫裤子拉链在后面,但丈夫却一定要用暴力撕扯她的裤子,她说你给我几秒钟我自己脱,丈夫勃然大怒责备她说你这么一来我已经兴致全无。真是令人又气愤又好笑,一个女性在生活中需要这么多的斗争,来争取自己发声的权力,控制自己身体的权力,解读自己生活的权力,连自己脱裤子的权力也需要争取。


这两部电影都没有给我们传统意义上的happy ending,因为生活并没有对这两个女性角色手下留情。但这些女性视角电影的存在却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因为她们跨过了比他们更长的千山万水,听过了比他们更多的飞短流长,最终鼓起比他们更大的勇气,站在观众的面前,把她们身上的伤疤展示给你。因为她们的故事和他们的一样,值得被诉说;她们的挣扎和他们的一样,值得被歌颂。


【相关女性影片推荐】《狗镇》、《关键判决》、《性别之战》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导演:佛罗莱恩·泽勒

编剧:佛罗莱恩·泽勒、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剪辑:约格斯·兰普里诺斯   

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奥利维娅·科尔曼


在此次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美术指导六项提名。



影评撰稿人:小歌


97分钟,将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病患眼中的主观世界带到你面前——人物随时出现或消失,空间瞬间游移,时间可以倒置,《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缝合着父亲的记忆和现实生活之间断裂的部分,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合理的叙事,就是父亲每日面对的最直观的世界。

 

影帝与影后,父亲与女儿,没有浪费一分钟在含糊试探自己或对方的角色上,两位戏龄加起来快到百年的戏骨,在这部电影里,又一次在艺术上实现了突破——二人抛去了近年来角色上的“高贵”的光环,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一名无助的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奥利维亚•克尔曼饰演一位离婚又需要独自照顾病中父亲的疲惫的女儿,没有了华服和宫殿,精彩的台词和动人真实的人物形象成为了他们的战衣,为他们获得多项电影节最佳演员提名,入围此次奥斯卡毫不意外。

 

意外的是导演佛罗莱恩•泽勒,这位年轻时就获写作大奖的作家和话剧导演,这部电影是他的处女作。对镜头和视听语言的讲究,让人甚至怀疑这是位年长的职业电影导演的手笔,加上写作练就的娴熟叙事笔法和话剧舞台锻造的强有力的台词“攻击力”,《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入围了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两项重量级奖项,值得期待。

 

电影全篇,用手表作为延展的符号来描摹父亲对于丢失的那部分时间的执着和彷徨,直到电影在最后十分钟,突然由父亲混乱的的主观视角跳回到客观真实的世界,父亲一直紧绷的情绪得到了最终的释放,却也爆发成对不可逆转的人生几近崩溃的哭诉,不需要任何保留的宣泄。

 

这一身即将要散落的令人怜惜的叶子啊

再经不起风那样的轻吹

落下的时候

它看了一眼别处

那是它曾经的青葱的模样

它依稀记得。

 

【相关影片推荐】《依然爱丽丝》、《教宗的承继》、《宠儿》

                                                   

                                                  


米纳里》


导演:郑李烁

编剧:郑李烁 

主演:史蒂文·连、韩艺璃、艾伦·金、诺儿·凯特·曹、尹汝贞


在此次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配乐、最佳原创歌曲六项提名。



影评撰稿人:baiyu


钢琴曲响起,一辆破轿车,跟着一辆搬家卡车,颠簸在一条狭窄的石子路上,穿过一望无际的草垛和牛羊,在一个移动平房前面停了下来。从车里下来一家韩国人。父亲眼中的希望,母亲眼中的惊愕,姐弟俩第一次看到带轮子的房屋的好奇。在散漫的压迫感中,导演平稳而有悬念的把我们带入美国中部的一片荒芜之地。


故事由此展开,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一家韩国移民从加州搬到阿肯色州追寻美国梦的故事。父亲在加州养鸡场打工十年,可他不甘心每天对着鸡屁股给小鸡仔做性别鉴定。于是带着家人和他农场主的梦,来到阿肯色州开垦荒地种植韩国蔬菜。妻子无法理解丈夫的一意孤行,尤其面对一个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他们从并不富裕变得更加贫困拮据,最后还不得不把远在韩国的外婆接过来帮忙。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位想证明自己有能力实现梦想的父亲。


Minari在韩语里的意思是水芹菜,一种在韩国随处可见,生命力旺盛的野菜,象征着移民的随遇而安和坚韧不拔。这部电影是韩裔导演郑李烁的半自传, 将角逐六项奥斯卡。导演通过他自己成长中的记忆碎片,借助卓越的摄影和配乐,呈现了一部具有强烈东方色彩的美国文艺片。我推荐这部电影是因为它真实和真挚的家庭情感,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散发着纯粹的原生色彩。在矛盾和冲突中,如流水一般的娓娓叙事,看似松散,却层次分明,全面的展现了家人之间的爱恨交织福祸与共。我相信就算不是移民,也会有共鸣。


马尔克斯说,“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我想这部电影把这句名言诠释的淋漓尽致,但是还要加上一句:这样的人生仍旧值得我们为之深情耕耘。


【相关影片推荐】《虎尾》、《第一头牛》、《燃烧》(韩国)、《车道》





《少年的你》


导演:曾国祥

编剧:林咏琛、李媛、许伊萌

主演:周冬雨、易烊千玺、尹昉、周也


该影片在亚洲各国和地区获得多项大奖,并在在此次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国际影片提名。



影评撰稿人:空云


曾国祥执导的《少年的你》入围奥斯卡最佳国际片提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儿。毕竟,距离华语片上一次入围,已经过去了18年。


这是部优缺点分明的作品。暂且把原著的融梗争议放在一边。不管是摄影、音乐,还是镜头语言等与电影技巧有关的很多方面,《少年的你》都处理得非常优秀。反过来,在人物塑造、剧情逻辑、台词等剧本范畴,硬伤不少。


包括反派魏莱在内的男女主以外的人物缺乏性格刻画,仿佛被台词架空的个体。很多时候,观众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逻辑。在此片剧设下,有魏莱这样家庭背景的孩子还需要复读吗?


现实世界中,没有会去顶罪的小混混。导演在讲述一个童话:理想(李想)、正义(郑易)、未来(魏莱)。心地如眼神一般清澈的小北,仍然相信“保护世界”的可能。


然而这些都不影响周冬雨贡献极为出色的演技,与为她赢得金马影后的《七月与安生》(也是曾执导)相比,她的表演更加自然成熟。借助肢体动作和微表情,她把情绪变化演绎得无可挑剔。易烊千玺也毫不逊色,很好完成了多次怼脸拍摄。两位主演在最后的警局审讯贡献了精彩一幕,令人难忘。


更重要的是,《少年的你》把校园欺凌话题呈现在日光之下,引起社会的讨论关注。


压抑的天空下刺破乌云的光,是否只是童话?


【相关影片推荐】《七月与安生》、《过春天》、《无声》(台湾)



酒精计划

DRUK / ANOTHER ROUND



影评撰稿人:小歌


《酒精计划》由丹麦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主持编剧并导演,联合了丹麦、荷兰和瑞典三国班底,带着“喜剧“的标签在2020年公映后,引起各国媒体的关注。


无论如何戏谑四位中年男老师在制定酒精计划中荒唐的初衷、以及出人意料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故事的内核在伴随着酒醉钢琴家的音乐中仍旧透着些许的悲伤,在与高中生躁动的青春直面冲撞时,甚至还能读出人到中年时的焦虑和不甘。也许中年人的血液里真的缺少那让人沉醉的0.05%的酒精,以达到中年时“社交与专业能力表现的理想水平,起到最好的心理修辞效果。” 电影给了一个开放的结局,偶尔的放飞还是精准的度日,等着观众继续自己的中年计划。


主演麦兹•米克森,连指尖和发梢都在讲述着中年人的不安和沮丧,当总以强人形象示人的他,眼眶湿润伏头不语时,他内心的嘶吼连同观众心碎的声音,共振于屏幕内外。这次最佳男主角没有被提名,也只能说现在的奥斯卡,不能太当真了。


《酒精计划》,依旧能看到导演温特伯格对当年道格玛95宣言*的部分坚持——手持摄影机当观众的眼睛来观察故事中的人物,音乐全部源于画面内,自然光源赋予画面以真实的颗粒感,剧作框架设计精确不着痕迹……只是温特伯格将光影与故事,技术与表达,揉合得更成熟也更精湛,少了年轻时对“主义”的刻意,这部电影就像命题中描摹中年人内心的那些悸动,多了些从成规中寻找失控的渴望,和对照过往自我审视的诚恳。


因为丹麦语的原因,这部电影并没有被更广泛的观众认识,导演、男主角、摄影、编剧及幕后真实的故事,给与了该片独特的水印。强烈推荐这部电影,因为作品中创作者毫无保留的真诚,也有我对血液中缺少的那0.05的憧憬和冲动。


*导演温特伯格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与拉斯•冯•提尔发起了道格玛95(Dogme 95)宣言,于电影诞生百年之际,呼吁同盟在创作中能坚守电影故事性的本质,不沉迷于炫目的电影技术,在大屏幕上用最自然的电影语言方式打动观众。


【相关影片推荐】《家宴》、《狩猎》、《大丈夫》。



张春:从接待的500名女性,看中国女性最隐秘的痛

 2023/7/22 11:22:24  张春去年开了自己的播客电台,每期都会邀请来5-8位的女性聊天,主题往往是生活中的小事。 比如讨论相亲,有女孩说,自己有一个相亲对象,双方家长已经在四五个月内互相约见了多次,但是那个男孩始终没有出现过。这桩相亲自然是进行不下去了,她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