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

15个关键词,了解美国黑人运动的前世今生

1、“黑奴”
 “black slaves”

1619年,弗吉尼亚的詹姆士城港,停靠了一艘船。

弗吉尼亚是英国在北美13个殖民地之一,停靠的船是一艘荷兰船,从船上走下的,是20个被远洋航行折磨得步履蹒跚的年轻黑人。

那应该是被记录的第一批踏上北美大陆的黑奴。

在此之前,北美的殖民者们为了获取廉价劳动力来种植当地的烟草、稻米和蓝靛,可谓是费尽了脑筋。

一开始,劳动力主要以“契约奴”为主——相对于带够旅费移民来北美的“自由民”,“契约奴”是无力支付费用的贫困白人。他们由船主或移民经纪人出钱到达北美,然后付出4到7年的无偿劳动来抵债。

但是种植园的面积越来越大,而“契约奴”到了期限就会恢复自由身,所以殖民者又尝试用当地的印第安土著来充当更廉价的劳动力。不过,印第安人生性自由,且经常反抗起义,再加上他们对欧洲人带来的流行病毫无抵抗力,所以人口急剧下降,依旧无法解决“劳动力短缺”这一问题。

在尝试贩卖包括爱尔兰人在内的白人奴隶之后,殖民者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廉价劳动力来源:非洲黑奴。

在大量廉价劳动力的诱惑面前,英国殖民者们很快克服了自身的道德罪恶感,大批的黑奴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北美大陆,而为了长期无偿使用黑奴,一系列完全剥夺黑奴人权,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规条款也陆续出台:

所有黑人都是奴隶,即将出生的黑人新生儿也是奴隶;

奴隶即使信仰基督教,也不影响其奴隶的身份;

奴隶凡杀人、防火、盗窃、与白人交往以及对主人不敬者,处以鞭笞、打烙印一直到死刑;

如果没有主人同意,奴隶在日落与日出之间不得离开主人的地方;

只要有两个人作证,被抓住的逃亡奴隶就可以处以死刑;

禁止四个以上的奴隶集合,连棍子都不准带,违者鞭笞十下。

最终,整个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都确立了“黑人奴隶制”。






2、“五分之三妥协”
“Three-Fifths Compromise”

在强调“天赋人权”的《独立宣言》上,不少签字的都是视黑奴为草芥的南方奴隶主

1775年4月,列克星敦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

既然美国的革命者们强调“人人生而平等”,那么英国人如果被赶跑了,“奴隶制”还要不要?

答案是:要。

在1776年7月4日公布《独立宣言》的时候,起草者杰斐逊曾写下的几段话,在南方种植园主的强烈反对后被删去了——那是谴责英国国王参与奴隶贸易的内容。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被通过,其中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各个州的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税额,在联邦各州内按各自人口比例进行分配。

那么问题来了:黑人算不算人?

答案是:不完全算。

第二款规定:黑人只能算“五分之三”个人,他们是“半人半财产”。

这就是著名的“五分之三条款”,也称“五分之三妥协”。

虽然这个条款被认为是为了削弱南方蓄奴州的势力,提升北方的地位,但却始终无法回避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黑人凭什么不能被算做一个完整的人?




3、约翰·布朗
John Brown


约翰·布朗是一个美国白人,但他毕生的志愿是解放美国黑人。

约翰·布朗1800年出生在美国康州的一个贫苦白人家庭,他的父亲就是一个坚定的“废奴主义”者,而他的家就是一个“地下铁道”中转站——容留逃跑的黑奴秘密离开南方。

1859年10月16日,已经59岁的约翰·布朗率领13个白人和5个黑人,进攻了弗吉尼亚州的哈帕尔斯渡口,并迅速占领了军火库,震动全国。

第二天天一亮,闻讯的种植场奴隶主迅速集合了军队,包围了约翰·布朗的队伍。双方进行了一整天的激战,直到入夜时分,一支经验丰富的职业军队在R·E·李上校的率领下加入了奴隶主的阵营,约翰·布朗的起义队伍顿时就落到下风。

那位上校,就是后来在“南北战争”中声名显赫的罗伯特·爱德华·李将军。

到10月18日的时候,约翰·布朗的起义队伍已经弹尽粮绝,只剩下四个人还能继续战斗——他的两个儿子也战死在他的身旁。

最终,受伤被俘的约翰·布朗因“杀人罪”、“煽动罪”和“叛国罪”被判处绞刑。在绞刑架前,他写下了遗书:

“我,约翰·布朗,现在坚信只有用鲜血才能清洗这个有罪的国土的罪恶。过去我自以为不需要流很多血就可以做到一点,现在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

约翰·布朗的死震动了美国,也将这个国家的“废奴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然而,正如他自己的预判:那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4、《解放黑奴宣言》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少中国人都认为,发生在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以解放黑奴为目的的战争。

但事实上,并不是。

这是一场林肯总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发动的战争,为了让南方联盟不脱离,林肯最初甚至愿意付出“维持奴隶制”的代价。只不过在战争的前半阶段,在人口、工业产值、军队数量全面占优的情况下,北军却节节败退,林肯最终只能在1862年先后抛出两个法令:《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有意思的是,尽管提出“解放黑奴”的是北军,但在北军中,黑人士兵的工资是低于白人士兵的,为此黑人士兵发起过抗议,拒领薪水。直到1864年,美国国会才命令军队让黑人士兵和白人士兵同工同酬,并补发以前少发的薪水。

而在南军,从一开始,黑人士兵领的工资就是和白人士兵一样的。

不过,《解放黑奴宣言》毕竟彻底奠定了北军战争的正义性和革命性,不仅仅动摇了南方联盟的基本盘,更是在战争后期直接促使18万黑人加入北军参战,为北军最后获得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份宣言当然是划时代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但在战争时期,这份宣言的颁布更多承担的是政治使命——与其说是解放黑奴,更不如说是争取南方的黑奴维护祖国的统一,就像美国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Henry Adams)所言:

“《解放黑奴宣言》比我们之前的胜仗与外交策略做得更多。”

就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的第五天,林肯总统在福特剧院的包厢看戏时被人刺杀。

他成功避免美国陷入分裂,却再也没有时间贯彻和实施《解放黑奴宣言》了。





5、“吉姆·克劳法”
“Jim Crow laws”


当“南北战争”的硝烟散尽之后,“吉姆·克劳”慢慢出现了。

吉姆·克劳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而只是一个虚拟形象。

他是由美国喜剧演员托马斯·莱斯(Thomas Rice,1808-1860)创造的一个舞台角色。

莱斯自己其实是白人,但却以扮演黑人出名。在他的歌曲里,充斥着大量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调侃——这很受白人的欢迎。他最有名的一首歌谣,就叫“吉姆·克劳”,以及配合歌谣的“吉姆·克劳跳”。

久而久之,“吉姆·克劳”成了黑人版的“傅满洲”,将黑人刻板地定性为“懒惰、愚蠢、缺乏人性”。

从1870年左右开始,”南北战争“带来的创伤开始慢慢愈合,而南方各州的州政府、立法机构及法院也慢慢重新被南方白人掌控,《解放黑奴宣言》带来的对黑人的人权保护,逐渐被人淡忘。

1876年开始,“吉姆·克劳法”(Jim Crow laws) 开始相继出台——其实就是美国南部各州和边境州对有色人种(主要针对非洲裔美国人,但同时也包含其他族群)实行的一种法律。

说穿了,就是“种族隔离法”:

在俄克拉荷马州,白人和黑人在钓鱼、沐浴或划船时必须分开,也不可以使用同一个电话亭;

在路易斯安纳州,白人住的公寓不能租给黑人,反之亦然,不然重罚或判刑;


在密苏里州州(还有不少州),白人和黑人的孩子必须上不同的学校,连相互串门也是非法的;

在阿拉巴马州,所有运输公司经营的车站必须提供白人和有色人种分离的候车室;

在佛罗里达州,所有白人与四代内有黑人血统的人之间的婚姻被禁止,白人男性和黑人女性若同居一个房间,会被各自处12个月以下徒刑或罚款500美元以上;

在佐治亚州,餐厅的服务员必须区别为“只为白人服务”和“只为有色人种服务”;

在密西西比州,所有印刷、出版、流通或公然展示关于支持社会平等或跨种族婚姻的所有咨询和言论都是有罪的,应被处以不少于6个月的刑期或不少于500美元的罚款或两罪并罚。

一场“种族隔离”的大幕,徐徐拉开。





6、布克 & 杜波伊斯
“Booker &  Du Bois”


这是两个黑人的名字。

这两个人的主张,代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黑人运动两条截然相反的政治路线:

妥协和反抗。

布克·华盛顿生于1856年,父亲是白人,母亲是黑奴。

布克的观点是:妥协与融入。他认为,黑人要想最终获得平等权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展现耐心、勤勉、节俭等美德。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教育——只有黑人获得更多的教育,掌握更多的技能,他们就会融入白人社会,获得白人对他们的承认。

为此,他创立了著名的塔斯基吉学院,为黑人提供各种技能培训。他相信若美国黑人们显示出他们是负责任而可靠的美国人民,他们最终必定能得到全部的公民权利。

而威廉·杜波伊斯坚决反对布克的观点。

杜波伊斯比布克小12岁,他在35岁时写下了著名的《黑人的灵魂》(“The Souls of Black Folk”),在书中,他预言:“二十世纪的问题是种族歧视下的肤色界线问题。”

杜波伊斯与布克的观点分歧在于:他认为黑人维护自己权益的最好办法,就是拿起武器自卫,不然仅凭妥协是无法获得白人尊重的——而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黑人,更应该成为领导黑人起来反抗的民族领袖。

“布克主义”和“杜波伊斯主义”这两股思潮的延续和变种,至今仍影响美国黑人运动,它们看上去观点截然相反,却折射出了美国黑人运动两个不可或缺的侧面。

由此,也可以折射出黑人运动之路的复杂与曲折。





7、三K党
“K.K.K.”

三K党,英文名“Ku Klux Klan”,缩写为“K.K.K.”,故名“三K党”。

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最庞大的团体,这个组织的宗旨很简单,就一条:

白人至上,歧视一切有色人种。

三K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66年,“南北战争”中被击败的前南方邦联军队的退伍老兵组成了一个组织。这个组织臭名昭著,宣扬种族主义,并且对其他有色人种实施各种令人发指的私刑和其他暴力行为,却在美国公开运作。虽然政府屡有取缔,但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920年,“三K党”达到巅峰,在全美拥有400万以上成员。连杜鲁门都在1924年缴纳10美元加入了“三K党”,只不过是后来“三K党”要求杜鲁门当选郡法官后不许聘用天主教背景的官员(“三K党”主张白人新教徒至上),使得这位后来的美国总统被迫退党。

进入21世纪后,原本已经不成气候的“三K党”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在2016年特朗普竞选总统期间,“三K党”曾明确表态支持特朗普当选,特朗普立即表示自己对此并不知情,并表态“并不接受他们的支持”。

不过,在之后的新闻节目中,特朗普也拒绝谴责“三K党”,理由是“对他们并不了解”。


8、“布朗案”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


“布朗案”是一个简称,全称是“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背后其实是囊括了一系列类似案件。

“布朗案”堪称是一件美国史上非常重要、具有指标意义的诉讼案,目标直指“种族隔离”制度。

案件发生在1950年代初,大致是这样的:

家住堪萨斯州托皮卡的黑人小学生琳达·布朗,每天都要和妹妹一起步行1.6公里到一个公共汽车站,然后再搭车前往离家8公里外的蒙罗小学。但事实上,离她家只有几个街区就有一所萨姆纳小学,她却没有资格去上。

因为蒙罗小学是黑人小学,而萨姆纳小学只能白人孩子才能上。

琳达·布朗和妹妹关于去萨姆纳小学的入学申请被托皮卡教育局驳回,于是布朗家决定起诉教育局。州法院驳回了布朗家的起诉,在全国有色人种协会的帮助下,布朗家起诉到了联邦最高法院。

恰好当时有一批这样的案子一起上诉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大多都是全国有色人种协会帮助诉讼的),都是来自各个州关于歧视黑人孩子入学的案件。

经过激烈的争论和论证,联邦最高法院最后下定判决:

拒绝黑人学生入学的种族隔离措施是违宪的,黑人学生可以进入白人学校就读。

这对奉行“白人至上”的州造成了巨大打击,也成为了美国教育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里程碑。

而这“布朗案”判定的时间,是1954年。




9、小石城事件
"Little Rock Nine"




如何证明“布朗案”在全美造成了深远影响?

“小石城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57年夏天,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的教育委员会受“布朗案”判决的影响,允许当地9名黑人学生进入小石城的中央高中就读,引起当地白人的强烈不满。

9月2日开学当天,阿肯色州的民主党州长奥维尔·福布斯(Orval Faubus)居然动用了国民警卫队封锁了中央高中,目的只有一个:禁止黑人学生入学。

在当地法院的干预下,9月20日,奥维尔撤回了国民警卫队,但他默许大量白人种族主义者在学校周围不停地捣乱,喊口号,扔石块,还严重干扰了教学秩序。

9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终于显露出了军人本色:直接调动美国陆军101空降师,全面“占领”小石城,控制了1万名阿肯色州国民警卫队。

随后,在全副武装的美国陆军士兵保护下,9名黑人学生终于入学。

所以说,“小石城事件”也被称为“小石城九勇士事件”。

而这件我们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也就发生在63年前。





10、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
1955年,26岁的马丁·路德·金获得了波士顿大学神学博士的学位,但让他成名的并不是他的博士学位,而是一个叫罗莎·帕克斯的42岁黑人女裁缝。

这一年,生活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女裁缝帕克斯在坐公交车时,拒绝了司机的一个要求:给一个白人让座,随后她就被关进了监狱。

没错,和需要出动101空降师护送学生入学一样,那个年代的美国,就是这样的玄幻。

这个事件激发了美国黑人积压已久的愤怒,大约有5万黑人开始抵制乘坐公交车。一开始,蒙哥马利市政府并不着急:黑鬼们不坐公交车,还能坐什么?

但这场运动居然整整坚持了381天,因为旷日持久,所以影响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联邦最高法院判定阿拉巴马州的种族隔离政策违法。

这场运动的背后主要组织者,就是26岁的马丁·路德·金。

当然,马丁·路德·金的高光时刻,是在1963年的8月28日。

那一天,超过25万抗议者聚集在了华盛顿特区。在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马丁·路德·金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今天,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

在35岁那年,马丁·路德·金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随着他声望达到顶峰,各种争议也接踵而来:

比如他提倡黑人的“非暴力抗争”模式受到另一派黑人的质疑和挑战(参看前面的“布克&杜波伊斯”关键词)

比如他领导的黑人运动组织中对白人,尤其是对女性的歧视;

比如他在私生活方面的不检点,用组织公账招嫖白人妓女,经常进行多人淫乱;

当然,这些私生活被爆料,都是因为他得罪了当时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因为他和共产主义者走得很近。

最终——正如我们都知道的——马丁·路德·金被人暗杀了。

而如今人们依旧纪念他,缅怀他,是因为他的一些私德问题并不能否定他领导黑人民权运动的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家与其说是纪念一个具象化的人,更不如说是纪念这个人背后体现的一些东西:

尊重宪法,人人平等。






11、1964年民权法案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

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民权法案,堪称是美国人权进步的里程碑。

这个法案终于明确规定:

美国境内不得采取种族隔离,对黑人、少数民族与妇女的歧视性作为是非法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终于明确规定“人类都是平等”的法案颁布的前十年,人类已经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个法案颁布之后两年,人类都已经登上了月球。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签署这个法案的是美国总统约翰逊,但之前做的努力都是肯尼迪——他如果不是在1963年遇刺身亡的话,应该是亲自签署法案实施的。

此外,约翰逊总统签署这项法案的时候,马丁·路德·金正是站在他的身后。

而这并不是一项以“绝对压倒性优势”通过的决定。

当时美国国会的投票表决结果是:

众议院290票赞成,130票反对通过;参议院以71票赞成,29票反对通过;民主党和共和党皆以绝对多数通过法案;但若细分南方和北方的州份;南方的议员90%以上皆反对法案,在众议院有96名南方民主党人投下反对票。

这也就意味着,法案虽然通过,但真正得到贯彻,绝非坦途。





12、1992年洛杉矶暴动
“1992 Los Angeles riots”


1992年发生在洛杉矶的黑人暴动,是美国自1960年以来最严重的暴乱事件之一。

事情的起因,其实并不复杂:

1991年3月3日,黑人罗德尼·金与两名乘客在东湾岸高速公路酒后超速,女巡警辛格驱车紧追,金拐进市区一条小路,被警察堵住。在口头警告无效后,孔恩警长(Stacey C. Koon)命令手下三人使用高压电警棍殴打了金,但凶猛的金一直没有放弃抵抗,直到警察打下第56警棍之后金才求饶。随后警察停止殴打,给金带上手铐,并交救护车送往医院急救。

整个过程,被附近的居民乔治·哈勒帝从他的公寓拍摄下来,但这段画面并不包括金拒捕的画面,视频共81秒。

这是一起双方都存在过错的事件,但乔治把剪辑过的视频寄给美国各大电视台并播放后,瞬间引起了黑人群体的愤怒。而洛杉矶地方检察院最后的判决无疑火上浇油:

四名白人警察被无罪释放。

一场波及整个洛杉矶的暴动随即开始。

暴乱一共持续了6天,大量的抢劫,攻击,纵火和谋杀在暴乱中发生,造成53人死亡,2000人受伤,财产损失超过十亿美元。洛杉矶的韩国城甚至因为被警察放弃保护,使得里面不少韩国人自己拿起武器自卫。暴乱最终在加州陆军国民警卫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镇压下才平息。

就这一事件本身来说,罗德尼·金酒后驾车还试图抗拒逮捕肯定存在过错,但警方的暴力执法确实是以前对黑人的惯性使然,尤其是在暴力执法被拍摄后,本可以有更妥善的处理方法,却依旧简单粗暴地立刻宣判四名白人警察无罪,确实有点燃导火索的意味。再加上洛杉矶当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白人警察长期以来存在的歧视黑人现象,所以瞬间点燃了火药桶。

在那次暴乱中,黑人们提出了他们的口号:

“我们是否能够安然相处?”

(People, I just want to say, you know, can we all get along)” 

这个提问,在1964年民权法案被通过28年之后,依旧没有人能回答。





13、奥巴马
 Obama


2008年11月4日,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

他当选的那一刻,无数美国黑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

很多人都说,那才是真正的“美国梦”诠释。

奥巴马的当选,让很多人都觉得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在美国的地位将被大大改善,但从奥巴马的执政八年来看,很多事却未必如当初人们所想象的那样。

尤其是在2014年8月9日,密苏里州又发生了“迈克尔·布朗案”——在美国黑人运动史上,“布朗”绝对是关键词中的关键词。

2014年8月9日下午,密苏里州的18岁青年迈克尔·布朗在同警察争斗中被开枪打死。据目击者、迈克尔·布朗的朋友说,迈克尔·布朗当时并没有武器,警察开枪射击并杀死他的时候,他的手正举在空中。但警方依旧如以往一样态度坚决:迈克尔·布朗罪有应得。

一场骚乱没有悬念地又爆发了,从密苏里州蔓延到纽约第五大道。

而作为黑人总统,奥巴马所能做的,也只是在5天后公开呼吁民众保持冷静,并承诺这起事件会被公开、透明地调查。

8月24日宣布,审判结果出来了:

枪杀迈克尔·布朗的白人警官达伦·威尔逊被免于起诉。

而奥巴马的呼吁也再一次证明了很多美国民众的判断:

美国的黑人精英,和美国的黑人,是两个概念。





14、《绿皮书》
“Green Book”

2018年9月11日,美国电影《绿皮书》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

很多人看了电影后,都有一个一致的看法:奥斯卡奖是跑不了了。

果然,第91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就是这部电影。

为什么大家会那么确定?

因为尽管《绿皮书》有很多确实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它就像一篇结构精巧的满分高考作文,知道老师想要什么,而每一个得分点都踩得非常到位。

最大的得分点,当然是黑人与白人的平权。

但《绿皮书》因此也得到这样的评价:好莱坞近年来“政治正确”的又一经典案例——尽管在同年拿下三项奥斯卡大奖并广受“好评”的《黑豹》比它更要适合作为案例。

在过去的20多年里,美国的电影里以及很多公众场合,“种族歧视”已经成为一个人人唯恐躲避不及的糟糕标签,大家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体现“尊重黑人”的姿态,但在现实生活或很多细节方面,很多人却表现出了心口不一。

公众对《绿皮书》的质疑,主要也是认为这部电影描绘的场景与现实又是有脱节的。

一方面,在上世纪60年代,即便是像主人公唐·雪梨这样的成功黑人阶层,也是不敢这样去南方旅行的,因为等待他的不仅仅是歧视和辱骂,还有大量的私刑会让他遍体鳞伤乃至丢掉性命。

而另一方面,公众也难免会发出质疑:如果唐·雪梨并非是社会成功人士呢?如果托尼并非是来自低阶层的白人呢?影片最后白人与黑人的水乳交融场面,是否还会出现?

不过,唐·雪梨在电影中的那句疑问,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果我不够白,不够黑,也不够man,那我是什么?”


15、乔治·弗洛伊德
George Floyd


这已经是一个不需要多解释的名词了。

这位46岁的原酒馆保安,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让世人再次直面这个困扰了美国已经长达200多年的问题。

在这200多年里,很多人都憧憬着那句话:

“我有一个梦想……”

(“I have a dream……”)

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要接受的是另一句话: 

“我不能呼吸了……”

(“I  can't breath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张春:从接待的500名女性,看中国女性最隐秘的痛

 2023/7/22 11:22:24  张春去年开了自己的播客电台,每期都会邀请来5-8位的女性聊天,主题往往是生活中的小事。 比如讨论相亲,有女孩说,自己有一个相亲对象,双方家长已经在四五个月内互相约见了多次,但是那个男孩始终没有出现过。这桩相亲自然是进行不下去了,她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