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星期日

2024年十一月精神瑜伽

 十一月的節氣是立冬和小雪。而在小雪那一天我在的小鎮風雨交加,在吃過晚飯非常昏暗的時分裏,家人出門倒垃圾,説了一聲,“下雪了”。我也很有興致地打開房門,看到細碎的雪粒子,在門口不是非常明亮的燈光的照耀下,灑落下來,很夢幻的感覺。

整個月活動還是受限制,一直想改善現在的狀況,問題突兀顯現,但是卻毫無解決的辦法,偶爾有那麽一點點頭緒,立刻就烟消雲散了。總以爲還有解決辦法的想法是最消耗人的。好事一點都沒有發生,已經用盡了全力。這種孤軍也不能奮戰的狀態在月末的時候被一友人看到聽到。她說,“出門走路對你來説還是很重要的呀。”一下子,為這句話,我流下淚。

努力地想拖延秋日的美妙,月初的一個周末還是冒險出門,哪怕就是在陽光下站一下,如果能有一處小小的風景,就已經非常瑕意和滿足了。但是人生性貪婪,有了這樣的一點點滿足,就會索要幾步步伐。如果能挪動一些,那麽就不計後果地又想去看稍微轉彎處的風景了。等到回到巢穴,卻又後悔不迭,背負接下來幾天要付出的代價。




居然有一天還能走到這個在以前是天天會經過的小路。慌張地張望一眼就折返了。


大多數時候只能從透過窗戶觀察這個世界時刻在發生的事情。聞不到,呼不到。


彩色閲讀器來了。算是一點點小開心。這次不買封皮了,就像手機一樣,買了一個透明的套子保護一下四角,也輕省一些。反面還可以像年輕人那樣去貼一些好玩的粘紙。


今年的感恩節很晚,當日風雨交加。我卻有點竊喜,為不能出門找到了一個非常響亮的理由。第二天黑五。我們全家都厭倦了消費主義,在經過購物中心的時候,看到大家都大包小包地拎着,也去店裏轉了一圈,實在是發現不了任何入眼的物品,於是更加感到疑惑。幸虧人還是要以食為天,所以享受美食也算是我們為消費主義做出的貢獻吧。同一個日式餐廳,卻已經沒有兩年前的驚艷。而且我們點餐基本上也是重複兩年前的菜品。看到人真的是很容易就在自己設置的圈子裏跳來跳去。


課程

在B站上繼續楊寧老師的文學理論課。

一直在看王安憶老師有關寫作的書籍,在B站上找了王安憶一些有關寫作的講座


播客

繼續做重度播客聽者。

下面這一集聽完,就在小宇宙裏搜索“張秋子”,把所有跟她有訪談的播客都找來聼,再去B站上找有關她的視頻或者采訪,真希望能找到一些她上課的視頻。參加了跳島的寫作營,她其中的一課有關文本細讀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她提到,閲讀的核心是想象力,過程是脊椎過點的感覺,然後是理性的復盤,最後是對人對己的寬容,從而達到了自由的處境。

她解釋了“自律使我自由”,“路徑依賴”,“大道理飢渴症”。閲讀是向内的,無法解釋現實問題的。我們對人的改變太充滿信心了,而讀書很多時候只是鞏固了原先更爲固執的想法,本能還是要不停地去尋求所謂的答案。文學是滲透和反射生活,當下的一切受挫和理解都會消散成雲烟,不會對我的困難有任何幫助。

她還提到愛(欲)是與世界產生鏈接,而生孩子則是對時間的另一種理解。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45a19e11045e78e515ee53

找到很多人都处于这种顿悟的边缘,可是顿悟却迟迟不来

意义感都是被植入的: 就是我们自以为在追求一些高级的东西,一些精神的东西——用各种方式展现自己的独特性。 我想这里面有一个危险,我们应该警惕卢梭说的哪些让人产生精英主义(elitism)错觉的东西,要通过我们对意义的追去把把人风个高下立判(one-upmansship)。 谁说马思路的需求金字塔上面不应该倒着呢? 读书就比刷抖音高级吗?文字让人精致伪诈善于掩饰自己的缺点; 听交响乐就比打麻将高级吗?音乐让人抽象多愁善感和人疏离; 所谓的知识分子就比体力劳动者高级吗? ”

一直都很喜歡黎戈的文章,從她的公衆號開始接觸作者,然後開始完整地看她出版的書,沒能想到聽到跟她的采訪,真是驚喜。她靠兩張圖書卡完成了自我成長。


https://www.douban.com/podcast_episode/293468



因爲讀過這兩本書,想聼聼他人的解讀。


超愛這一集!!


後來還發現了更爲詳細的文字版!

我才不是差生文具多!

聽了閻老師的南美摩托之旅的第一集,感覺就跟小時候聼評書一樣的興奮。不能出門的我,聽著他人走南闖北,頗有點自虐的意義。


順着這根籐,摸到了這個大瓜:


内容專題中有一個分類“神奇職業故事”,準備慢慢地把“被喜悅暴擊的時刻”


幾年前讀過這本書,沒有想到已經有了中譯本,跟閨蜜小小地討論了一下下。




又有發現新的播客。


書籍

虛構之愛:

非常優美的一本書。一個引子,三根故事線,圍繞着流水。其實我們都只是歷史長河的過客而已。書裏刻畫了好幾個人物,有睿智的祖母,忍耐的母親,聰慧的學徒,清醒的水利學家。這些看似不在一個時代的鮮活的人物因爲水有了交集。個人最喜歡Arthur那條綫,可能是目睹也感受了他的成長,而且還有偉大作家狄更斯的彩蛋。非常佩服作者寫這本書的費心的調研,在書末講明了整個過程和細節,很不容易。有聲書的朗讀者也非常棒,很能帶我進入語言描繪的情境,又是一個巨大的bonus呢!

非虛構之愛:

這本書有點是王安憶通過對話梳理了她的寫作生涯。對話的方式讓人感到拉近了讀者和作者的距離,感覺王安憶説話很直率。

作者一上來就旗幟鮮明地表明了態度,闡述他自己對創意寫作工作室的看法和建議。他最後的作業是非常好的練習,如果能跟著一步一步走下去,感覺收穫會比較多的。

讀這本書的時候,必須停頓好幾次才讓自己慢慢平靜下來,舒緩一下情緒,或者放在一邊,過幾個小時才能重新再開始。因爲我實在是太氣憤的。我不禁要問自己,這些還都是書中提到的女子,還有那些我們並不知道的,保持沉默的女子呢?肯尼迪家族實在是讓我感到惡心,他們對待女性的態度和行爲令人髮指,還包括讓人感到窒息的對待自己的大女兒,就是因爲她是一名女性嗎?而在這樣的書本出版之前,這個家族是帶著多麽榮耀的光環。歷史實在是太可笑了,因爲誰的書寫完全是不同的故事。

本月重讀: 缺

其餘虛構:

非常典型的英式幽默。有聲書的講述著就像演員一樣,帶來了很好的體驗。

她的寫作風格很乾脆,自身的經歷也非常豐富,所以感覺自傳的成分也很濃烈,混合在虛構的小説中,自身在幾個角色中跳來跳去。

A decent thriller, and I really like the ending.

很溫暖。 爲了看這部影片而做的準備。

感覺高開低走,最後的結果有點拉跨。

情境感很強,六個女兒除了老大老二,其餘四個都不是省油的燈,但是正是這些人物和她們有關的人物的書寫和描述,才構建了這麽一個鮮活的故事,而這樣的普通人家的故事還在繼續。在微信讀書裏得了三天的會員,讀得這個衝鋒。

其餘非虛構:

整本書的口氣非常親切,把寫作分爲三大部分:準備,挖掘和修改。挖掘這個部分非常受益,因爲作者真的是細緻地幫助想成爲作家(或者應該説是書寫者)的一些非常具體的建議,比如説内容和情節的區別,角度和口氣的區別,完成比完美要重要很多。每一個小節也有很多的prompts,能夠讓你用一兩句話打開視野,去瞭解到你究竟想要寫的内容,并且對寫作中可能碰到的(幾乎是概括一切的)困難有了羅列和解決的方法。書的最後還非常貼心地給了一些列展開閲讀, 我整理了一下,放在這個豆列裏,除此之外,作者還摘錄了很多作家有關寫作的“金玉良言”。寫作經過她的述説就不再那麽神秘了。也喜歡封面。

他的書很容易讀,舉例非常生動并且有效。有意思嗎? Tipping point can be deliberately engineered。而我們之所以成爲我們現在的樣子跟我們周圍的環境實在是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25年前他提到的Law of Few在這本書裏成爲了"Law of Very Very Very Few"。

看得不大仔細,我擔心自己會掉到兔子洞去,因爲每一章都有可能是一個無限的展開。尊重自己的無意識和意識,很好地知道在何時何地運用,又是終極問題了。

對於投資的部分不是非常感冒,對talk 10和11比較青睞。因爲講述的是最底層的邏輯,而非技巧上的建議。芒格對心理學的興趣可以説是讓他從根本上做了做好的決策和投資。他一而再再而三提到的“逆向思維”還有就是做一個能夠意識到自己那麽多思想偏見的人是最重要的。

非常真誠,所以能夠觸摸心靈。

" The truths of the Bible were magic, like messages from heaven, like codes, enchanting codes that offered power over life, a sort of power that turned sorrow to joy, hardship to challenge, and trial to opportunity. Nothing in my life was mundane. After I became a Christian, every aspect of human interaction had a fascinating appeal, and the intricate complexity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was remarkable in its perfection: the colors in the sky melding with the horizon, those south Texas sunsets burning distant clouds like flares, like-fireworks, like angel wings starting flight. God was no longer a slot machine but something a Spirit that had the power to move men's souls. I seemed to have been provided answers to questions I had yet to ask, questions that God sensed or had even instill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my soul. Joy is a temporal thing. Its brief capacity, as reference, gives it its pleasure. And so some of the magic I was feeling began to fade. It is like a man who gets a new saw for Christmas, on the first morning feeling its weight and wondering at its power, hardly thinking of it as a tool from which he will produce years of labor."(引自第59页 )

非常直接清晰的觀察,很坦誠的書寫,很詼諧的語言,所以很不錯的閲讀體驗。

解釋得很清晰,但是對於激素療法不曉得是否可行。

公衆號文章集錦。可看,也能得到一些知識點,關鍵還是要實踐。

輕鬆讀完,喜歡裏面的照片。


影視

電影之愛:

先聽到的有關這部片子的播客,盼哪盼,終於等到了。雖然知道了大致的情節,但是看的時候依舊非常激動,尤其是她穿着大紅色的裙子終於參加了同學聚會的時候;是她把高速公路收費tag扔到不知道什麽地方去的時候。為她喝彩!咏梅演得真棒!

他的影片就是細思極恐的感覺,很多小細節和鏡頭慢慢地把暗湧的波濤推到了岸邊。

這部片子早就超越勵志的範疇,她是一個會一直在女生心中發光發亮的形象,尤其是在灰暗時刻。

電視劇之愛: 這個月看了挺多比較耐看的電視劇,下面四部基本上并列喜愛,來自中國台灣,意大利,中國大陸和日本。也是有點五湖四海的意思了。

一口氣看完,感覺台灣的演員少而精。為姐妹之間的友誼的堅貞而動容,她們互幫互助,為彼此打氣,成就彼此的生命,成爲彼此不可缺的一部分。很羡慕。佩服胖姐的胸懷和對待生活的態度;佩服導演媽媽的擔當;爽劇一定有它爽的道理,就算邏輯不深刻,但是那就是生活呀,實實在在的生活,充滿煙火氣的生活,又哭又笑的生活,只要是真的,從心裏去鏈接的生活。

這一季還是被兩個女主的表演折服。故事情節卻趨於平淡。最後的兩個娃娃是非常棒的call back。這陪伴著我的四部曲終於也是結束了。一定還會再去讀一遍書本,畢竟語言決定了思維的局限,而每個語言的表達方式是多麽地不同。

先看的小説,再觀賞的電視,一點都沒有覺得重複。細節還原得非常好,最為兩位媽媽的友情感動。兩位演員也非常到位,細膩。感覺比年輕一代要出神入化很多。最後的大團圓自然是觀衆很討喜的,但是實在是對長大后的圖南和他的所謂的戀愛而共青一丁點。整個故事的色調是溫暖的,向上的。這麽多日的陪伴很珍惜。

非常治愈的一部日劇。為住宅區裏每一個住戶的喜怒哀樂而喜怒哀樂。日語的表達到處都充滿了禮貌,哪怕是對一個電視機,一個煮飯的鍋子,都會覺得對方是辛苦了呢。很難得的是,她們之間的友誼有的時候也會有小小的困難呢,非常非常地真實。真希望我以後也能這樣跟老友住在送一碗湯還熱的距離。人的衰老勢不可擋,怎樣安然度過真是一個需要一直努力的議題啊!也非常喜歡裏面的演員,真實出演,50多歲就是50多歲的樣子,沒有可以需要去“留住青春”,很舒服。

綜藝:

繼續觀看《第一人稱單數》,每一集都有收穫。 喜歡和白先勇和戴錦華老師們講昆曲《牡丹亭》的,真是羡慕能在國内欣賞這部曲藝的囯人們;喜歡上海賦,讓我想家;喜歡“離和留”,居然連續兩集討論這個議題,又聽到毛尖老師的評論,真是久違了。

其餘電影:

看了侯麥的一年四季四部片子,影片都是非常密集的對話,故事的敘述和人物的塑造都是雲淡風輕的。但是對話卻往往是大話題,哲學,思想,生活。不同的情感,有的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樣的感情;有的非常知道自己要怎樣的感情。夏天和秋天的兩部我無法共情。界限的模糊讓我感到非常不自在。

第一部春天,一切都是那麽生機盎然,感覺到處都是生命的冒出頭,生長和勃發。沒有想到法國人在餐桌上聊哲學,自我結構。整個影片不靠故事驅動,不靠人物驅動,就是對話推進,越來越密集地推進。不禁想如果能聽得懂法文,會不會又是另一種感覺。 可能因爲是第一步影片,也是這四部裏面最喜歡的一部。

冬天的結局是非常美好的,但是也有點難以置信。 影片的開頭確是以夏天拉開了帷幕。

夏天的故事裏充滿沙灘, 一位男子和三個女子的故事。

秋天總是和收穫聯係在一起, 中年女子的困境? 她收穫了嘛?

演員實在是太入戲了,而且他的經歷跟角色的經歷也異常地吻合,讓人唏噓。全心去寫作,倒過頭來耗盡了自己,這是不是為藝術獻身呢?

就樂一下吧。不知道還能這麽拍一部電影來這麽宣傳流量的。

我曉得這部片子是想宣傳正能量。

其餘電視劇:

其實一部電影就可以講清楚的。最後的反轉在預料之中,但是結尾有點太Meh...如果不是靠凯特·布兰切特撐起這部片子,那就沒有看點了。

就那種喪的撫慰。 第二季的最後一集看得我淚流滿面。為愛,為友誼慶祝!

英囯版本:每一集其實都是聚焦在普通人上。有些犯罪真是屬於逼上梁山。 第二季只有四集,第四集片尾的call back第三集,超級感動。這些普通人的故事,時時刻刻在發生。真希望能一直拍下去。

美國版本:

有幾集是完全是翻拍英版的,有幾個故事還是比較暖心的:比如說那個日裔美國人在母親去世後,發現需要照顧的兄弟收到虐待之後,最終還是帶回家自己一起;一個女性喜劇演員跟過去一起出道的同事重逢之後,想趁他巡迴演出的時候也蹭一下熱度,結果被攻擊。沒有想到她的一個粉絲為了她報仇;代孕的女子生出來的孩子是聾子之後引起了之前安排的變動。一集一個故事。挺緊凑的。

第二季正在緊張地觀看中。

幾年前看過原著,細節已經有點記不清了,希望電視能夠還原大部分。除了男主角,幾個歪果仁的扮相和演出實在是有點僵硬。整個故事的框架很好,到最後“真相大白”的時候多少有點在期待之内,也算是大圓滿結局吧。


其他資源,公衆號文章等

順藤摸瓜又發現了一個社區:少數派

翻阅外公的活页笔记本,我对双向链接与卢曼笔记法感触更深了

我的 2020 好物推荐——主机设备、文具、家居用品

从 Analog Desk 到模拟式工作流的建立

「2024」十句话

「2024」十本书

如何用AI提高研究效率(上)|AI学习笔记(8)

在废品站,捡回一个知识女性的生平

宅人生活指北

自己的以前:

十月的精神瑜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走路

  不知道是我喜欢散步时候能听书呢,还是听书的时候能去走路。两个我都喜欢,所以在这个周末,我走了两次。 难得这个周末逃离了降雪和低温,气温居然还在这个三九的日子里有了意外的回升。 周六,针灸回来,就忙着做午饭。午饭后,我就独自出门了。早晨出门的时候,因为有了温暖的气流,雾弥漫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