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節氣是白露和秋分。記得媽媽説起白露,就用上海話説,諧音有點類似“不露”,也就是胳膊肘不露出來了,該穿長袖了。但是無奈現在的氣候并不再遵循自然法則。上海也終於在颱風過後降了點溫,但是還是遲遲不能穿長袖。我們這裏已經有的時候需要在清晨披上外套,否則就像我一樣着涼咳嗽了。
這個月最重要的一個節日自然是中秋,我去年回國買的豆瓣讀書周曆顯示的城市恰好是上海。陪著那麽一顆圓圓大大的月亮,看著就喜歡。
今年不做月餅送人,太累了。精神上累。還是給自己家人做了一些鮮肉月餅,總還是有點供不應求的。中秋節前的兩個周末各自做了兩批。這次跟著下厨房裏的房子在鮮肉餡裏加了榨菜,味道果然更加美一些。
最開心的是狗狗又回來了一個周末。從不嫌多。
還有就是九月裏的重頭戲,去韓國農場摘亞洲梨。已經比去年輕車熟路很多,卻也少了去年的好奇和興奮。排隊付款的時候隊伍裏時候旁聽的一段吵架倒成了這次摘梨的小插曲。
帶著狗狗去河邊的時候,已經看到那個時候唯獨的紅葉了。今年的葉子希望能再堅持一下,不要還沒有變色就已經落滿地了。
平日裏能看到的彩虹。欣喜湧上心頭。
在屈指可數能出門的日子裏看到了這樣的晴朗。以前,帶着狗狗經常去。到那個小徑走一圈是多少距離都已經熟記在心。只是不能去想“沒有狗狗的陪伴”,否則太容易就被這樣的思緒淹沒,爬不起來了。
不得不去紐約赴約。準備離開的時候正是交通堵塞之時,所以打算留在城裏吃飯。已經是漫長的一天,根本沒有心裏去點菜,於是就要了Chef's choice per person,結果不知道有多少道菜餚,漫長的等待給菜品大大地打了折扣。於是兩個人商量,下次再來,就是裏醫院最近的日本店了,我們悄悄約定會是我們的食堂。
請了半天假,幫著孩子去貼佈告,停好車,一擡頭正好看到
網上瞎溜達,正好看到下面的一句話,心裏頓生暖意。告訴了孩子。她說,It's so romatic。然後我又跟她解釋中文裏的“再見”是until we see each (again)。她說,“我喜歡這個表達,因爲goodbye多少有點讓人傷感。”
課程
再次驗證生活的快樂來自自我敦促的學習。而且這樣的源泉無窮無盡。不知道是哪個機緣巧合,探寶一樣地探到了下面這個音頻課程。聼了兩堂課,擱置了一下,在一個雨蒙蒙的周日聽完了全部所有,做了很多筆記,受益匪淺,并且把付如初老師的書恭敬地加到“想看”的名列中。關鍵是實踐實踐再實踐。把第十課裏提到的書做了一個書單: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59951452/
還有就是B站上,繼續楊寧老師的文學評論課,上完了他的文學理論和美學課程,毫不猶豫地購買了他還在不斷更新的文學評論課。
慢慢地開始學習哲學。配着課程的是趙琳老師的書和另外一本大部頭的Philosophy. 估計夠我學上一陣子。
想學習寫作,找到了一批作家在masterclass上的課程。最熟悉的是Amy Tan,聽著也不由自主地親切。
播客
這個月又遇到好多新的播客,從一個播客摸到另一個播客,再由一個播客找到主播人,加入了主播創造的讀書群,真的是很神奇的。中文博客已經在我的生活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打一個陪伴。如果能從中再獲得養料,那簡直就是錦上添花。相反,英文播客慢慢地被我刪減到我最喜歡的幾個,可能還會繼續做減法。
通過這一集播客找到了這個播客裏另一集和同一個嘉賓的對談,然後順著嘉賓的信息,找到了她的播客。
再由這個嘉賓的播客尋找到另一個播客。一路順藤摸瓜的快樂只有我知道。 她還告訴我,“女人天生就是偵探。”希望隔著微信的她能看到我的會心一笑。
都是寶藏。
在内捲指數級增加的今天,聼這麽一檔卷卷播客,有點時候覺得有點氣短心慌的。可能也是年紀大了。
新的播客層出不窮的。看到熟悉的名字,强烈地感受到聼的必要性。
要看的,這部電影。喜歡這個播客的名字。
訂閲的播客裏最激動的是《岩中花述》開始更新了,可盼望呢!越來越喜歡魯豫。沒有她在的脫口秀,評論幾乎沒有辦法看,全靠大老師撐着。
早就曉得這本書,乾聽完這一集,高中的閨蜜就發短信來推薦這本書,自然是要看的。正在閲讀中。
語言能夠到達的地方就是我們思維的邊界。最近的日子裏越來越感受到這一點。跳躍在英文和中文之中,生活有的時候不知道該怎樣去表達。
書籍
虛構之愛:
期盼這本書有一陣了。因爲我大愛這個作家呀!這個作家塑造的兩個重磅級的小説主角在這本書裏碰面了。她們互相給對方投喂有趣的故事。我喜歡這樣的相聚和談話。還有其他的人物們,有破碎的人生,並不説明她們是破碎的人。我們在故事裏讀到另外的故事。這些故事串起來,就跟珍珠項鏈一樣,不需要戴在脖子上才能閃閃發光。小説的結尾非常暖心,靈魂伴侶並不需要朝夕相處,那麽那約定好的散步談話就是暗淡生活中的亮光,是引路,是安慰,是光明。
非虛構之愛:
周末花了半天時間讀完,跳掉了一些我沒有看過的書的書評。她的散文一樣好看。 喜歡她的直接卻有分寸。尤其那篇對《失明症漫記》的作家萨拉马戈的評論,那麽完整的梳理。
本月重讀:
無。
其餘閲讀: 這個月開始稍微使用一下微信讀書,所以中文看得比較多。還是喜歡紙質書,但是能拿到手上的有限。圖書館裏能借到一些老的。
作者的語言功力十分深厚,喜歡後半部多一些,雖然都有很強的代入感。感覺不能錯過每一句話。
幾篇小説都各具特色,有的以故事情節取勝,有的故事講述的手法很特別,比如那篇“家”,有的短篇並沒有故事情節,也沒有非常飽滿的故事情節,但是就是表達了一個意境。“大喬小喬”是一個非常令人傷心的故事,沒有人會聆聽,所以只能用生命來換取;“滸苔”裏提到的一種新的職業也是非常地不尋常。感覺思路被打開,文字流淌在心裏。
這是讀的她的第二本短篇小説集,每一個故事都很有自己的特點,總體感覺還是非常地低沉,就跟看不到陽光的天一樣,云低低的。描寫非常細膩,尤其是人的外貌,完完全全地show not tell。
溫暖。一段有意思的冒險之旅。
很喜歡這個作者的第一本書,這一本共情不太多。
非常溫暖的一本書,讓我想起《請回答1988》。寫得非常有畫面感,很容易被改編成電視劇。因爲那個年代都是我經歷的,所以非常有代入感,自然也有很强烈的共鳴。 第一本在微信讀書上完成閲讀的書。背景黑色,字體白色。
屬於爽文,看得圖個痛快,生動,精彩,很有代入感。 為了電視劇《凡人歌》先睹爲快了。
裏面的一些建議,概念,知識等都已經不是新的了,畢竟是2018年的書籍。都已經是幾乎總所周知的了吧:在規定時間内進食(現在已經有更加美好的名字:间歇性禁食),保證睡眠,鍛煉身體(清晨走路/跑步,有氧運動,傍晚力量/抗阻訓練),盡量排除壓力等。這裏面每一個都可以展開講講,或者已經有了專門的書籍,比如説,《我們為什麽要睡覺》。其實想想跟中醫的時辰多少也有一個互相照應的感覺。所謂早睡早起,規律生活。要做到幾十年如一日,多少是需要脚踏實地去做的。
主要是梳理信息的歷史脈絡:信息不是真理。切記。
會心一笑的時刻充滿睿智。 微信讀書上拿的體驗卡完成閲讀的一本書。另微信閲讀的花頭可真多。
-------
下面兩本書都很盼望,結果不知道怎麽的,沒有緣分。
我很喜歡這個作者,也期盼她的新書有一陣了,但是沒有想到這本書我看不下去 。
感覺建議有點亂,而且重複,舉例也有點不是那麽能説服人。
影視
電影之愛: 兩部中國的老片子
知道有反轉。向地下工作者致敬。
陳冲非常美。
電視劇之愛:

這部劇從第一季開始追,一直到月底追完了所有(現有的三季)。第一季節奏不錯。人物很飽滿,都有自己的苦衷,不擇手段,或多或少,當然有誇張的成分在。作爲HBO,自然加了討喜的元素。 第二季比第一季好看很多,節奏快但是穩,人物隨著情節的推進越發飽滿了。最後一集的結局大快人心。 當然知道在接下來的一季會有反轉。果然,進入第三季以來,每個人物的命運都有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不變的是反轉再反轉。雖然不斷勸説自己用理性的心情去看所有人物的情緒飽滿,最後一集Y和R的感情還是觸動到了我。那僅有的幾分鐘的回憶可能也是全劇中最真實的時刻,很難不爲之不動容。
綜藝:
最感動陳其鋼那一集!想讀他的《悲喜同源》。看護的那一集也是讓人動容落淚。
其餘影視:
非常溫暖。
人老,智力低下就要被人欺負嗎?“會選的人不多,選對的人更少。” 看得我鬧心。
可以看的出來導演模仿的痕跡非常濃重。本應該是非常好的一個題材,結果拍得讓人哭笑不得。
還不錯,值得一看。 多少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吧?作爲父母的你們?
還算溫暖。一部泰國電影。剛看海報和議論的時候,一直以爲是國產片。
30年前的電影到最後還是看得熱血澎湃的!
信任是一件很tricky的事情。
看到最後一集感覺還有第二季呢!非常喜歡女主的扮相,還有她和伴侶的情感。
剛開始看的時候特別想知道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於是就把原著讀完了。然後再看的時候也不妨礙我在最後一口氣追了好幾集看到大結局。我覺得三觀還是比較正確的,而且也比較現實,如果一定要細摳細節,總是能找到這那的不符合邏輯的地方。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一樣,所以我願意去相信最樸實的道理:人要能屈能伸,靠著自己的能力脚踏實地做事情,心裏踏實。喜歡沈琳的生活態度,和他們這對夫婦的相互扶持。
第一季和第二季都看了,并沒有感覺網上那麽高的評分,但是因爲喜歡偵探劇,尤其是英國的,所以在看第四季之前按照順序看了一下。
開頭有點慢,後面節奏起來了。沒有想到還要等待第二季。
爲了妮可去看的,故事本身乏善可陳。女主實在喜歡不起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