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星期六

第四日:佛羅倫薩的沉靜和壯麗

落地羅馬的時候,出租車司機是土生土長的羅馬人。她聽説我們在羅馬只呆3天,毫不掩飾地表現除了遺憾。她說,在羅馬至少得呆上兩周。我贊同她的建議,只是時間上并不允許我們這麽安排。於是在第四日,我們坐上意大利的高鐵,奔赴文藝復新的搖籃佛羅倫薩。

準備這次旅行之前,因爲觀看《美迪奇家族》,對佛羅倫薩非常憧憬。而徐志摩按照意大利原文(Firenze)譯成的翡冷翠,又是給這個城市增添了一絲夢幻的美感。

高鐵的速度也是達到230公里/小時,跟中國的高鐵也還是差一點,但是整個體驗還是不錯,沒有誤點,車廂安靜整潔。


看看窗外的風景。現在看這張照片,似乎是P過圖一樣的色彩,鮮艷得讓人感到不真實。要不就怪作爲濾鏡的火車車窗吧。


這次的酒店基本上就是在火車站的對面,只是並不知道是如此地接近,反而走了火車站出口與酒店的相反方向。對長長的階梯實在是不太能理解。火車站進進出出都需要搬行李,且不説那些行動不便的人們,就是針對普通人,如果有一個ramp,是否也可以好很多?都沒有要求增添電梯。

還是存放好行李,就準備出發。也是考慮到火車誤點之類的情況,所以把tour就安排在了明天。今天一天隨意,但是收穫卻不小。

我們去往聖十字聖殿(Basilica of Santa Croce in Florence)的路上,路過聖百花教堂,它就突然之間在普通的街頭巷尾映入我的眼帘,衝擊力很强勁。想着明天的tour也會來這裏,所以就匆匆看了幾眼。感覺這個教堂是那麽的不真實,外面的裝飾讓我想起小時候玩的積木。


圣十字圣殿屬於哥特式建築,坐落在聖十字廣場,是佛羅倫薩最大的方濟各會教堂。(一般總是一個廣場配一個教堂,成爲當地人的活動中心)我們到的時候,正式正午,吃了冰激凌,一來歇脚,二來不餓,但是也想在參觀教堂之前稍微墊墊肚子。選擇這個教堂的理由是因爲在這裏面埋葬了許多名人,最著名的就是米開朗基羅,但丁和伽利略。

1966年阿諾河淹沒了大部分佛羅倫薩,其中也包括聖十字聖殿,其中的建築和藝術珍寶遭到了嚴重損壞,後來花費了很多時間進行修復。所以古跡修復在意大利不僅是有專門的專業,而是有專門的學校。

一條中央走道和2條過道。



伽利略墓










米開朗基羅墓

喬托是義大利繪畫由哥德式過渡到文藝復興的關鍵人物。這些濕壁畫是他最成熟的宗教敘事作品之一。



金色浮雕《圣母领报》 和無數的溼壁畫















感覺參觀教堂的時候,對脖子非常友好,因爲必須堅持做到擡頭仰望。

這個Pieta雕塑并不是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但是也表達了無盡的悲傷。


而走出教堂,外面確實另一番艷陽。


女兒是但丁迷,知道這次來意大利,說一定要去看看但丁被流放在佛羅倫薩的地方。我們參觀的不是他實際的著作,而是爲他而修建的那麽一個建築。一進門就看到說,裏面的物件都非歷史物件。

最爲讓人感到違和感的是,有一間屋子居然用VR眼鏡試圖展覽。我沒有戴。科技在這裏感覺是那麽地格格不入。倒是有一段錄像,念誦着《神曲》,雖然聽不懂意大利文,但是卻能感到情緒上的衝擊。那間被黑暗包裹的小房間裏就我們三個人,那一刻,很美好。

下面陳列的是《神曲》的所有版本。


找到了中譯本:


本來想去美迪奇宮殿去參觀的,但是看了看地圖,烏菲茲美術館就在附近。這個美術館是佛羅倫薩的必去之地,但是我沒有提前買票,因爲確定不了參觀的時間。我們準備去試一試運氣。隊友對純美術館實在是沒有興趣,打算自己去溜達。我和女兒準備去試試運氣。沒有想到“托了我的福”,一路順風地進入了美術館,並在入口的地方被“攔截”下來問,“English?”我們不解。後來才知道那個工作人員帶領我們去另一個有電梯的入口。心存感激。

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 )是集文藝復興大成在意大利佛羅倫薩最有名的一座藝術博物館。它的安排非常簡樸,跟著走廊往前走,看到感興趣的向右拐就是了。


博物館的館藏我就比贅述了。相信想看的或者去看過的都會被藏品而震撼。



看到了很多版本的《天使報喜》,都非常喜歡。都有着不一樣的溫柔。



達芬奇的《聖母領報》

波提切利的《春》。我和女兒根據地圖尋找到了波提切你的展覽廳,但是一眼卻沒有找到這幅畫。因爲有名的藝術品之前經常是圍着人群。我們并沒有在展廳裏注意到嘈雜。沒有想到一個轉身,它就靜靜地在出現在我們的面親。我忍不住微笑。先遠遠地觀看,然後走到近處,駐足凝望。沒有點感到過了一會,居然眼眶濕潤了。我想到這是一副15世紀的畫作,正是文藝復新繁榮昌盛之時,那麽不容易地留存到現在。而我,不能說為了這幅畫飛洋過海來看它,但是想到這幅畫後面的故事和500多年來的歷史,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看了一半,感覺肚子咕咕叫,才意識到中午飯都沒有吃。於是找到博物館裏的咖啡廳,要了簡單的三明治和水,也順別歇個脚。


喬爾喬 瓦薩裏的《火神兀兒肯的鍛造爐》,16實際的作品。瓦薩裏是佛羅倫薩繪畫學院的發起人之一。他的老師是米開朗基羅,一直是美迪奇家族的御用畫師。


女兒最愛的卡拉瓦喬在展覽廳的最後,前兩天在羅馬的特展沒有能夠去成,至少在這裏可以好好地過過癮。


看到卡拉瓦喬的美杜莎這幅作品的時候,給我的衝擊力沒有想象中那麽大。似乎已經在網絡上看了很多遍美杜莎看到自己之後的驚詫與恐懼,眼球突出加上頭上的蛇群停止扭動,還有頸上鮮血噴射而出。盾牌的邊緣裝飾讓這幅畫別具一格。


參觀接近尾聲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已經嚴重超載,已經徹底感覺過度審美疲勞。 心裏的歡喜已經滿溢出來,到處流淌。我看到不是一幅畫,一尊雕塑,而是的的確確存在過的一個時代,無數的靈魂。所以只能是匆匆的,能靜靜地站在几幅心愛的畫前凝望,已經是莫大的奢侈了。多麽希望能夠旅居一段日子,再次與大師們進行無聲的對話。

和隊友碰頭后,商量晚飯。大家都對意大利食品感到了飽和,就想換換口味,找了找在去酒店的路上稍微繞一下有一家簡便的中餐。看到菜譜,果然簡便!手擀麵也並沒有手工製作的感覺。但是美術館給我的High還在心頭蕩漾,飯食似乎也沒有那麽重要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走路

  不知道是我喜欢散步时候能听书呢,还是听书的时候能去走路。两个我都喜欢,所以在这个周末,我走了两次。 难得这个周末逃离了降雪和低温,气温居然还在这个三九的日子里有了意外的回升。 周六,针灸回来,就忙着做午饭。午饭后,我就独自出门了。早晨出门的时候,因为有了温暖的气流,雾弥漫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