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星期六

第七日:水上夢境威尼斯

第二次做意大利的高鐵已經駕輕就熟了,不過從佛羅倫薩去威尼斯的高鐵晚點了20分鐘。感覺意大利人真是很佛系,一般都要是等到離出發之前十分鐘才會出現站臺的信息。我們盯著大屏幕,生怕錯過了。

路上的風景:

快到的時候,威尼斯在下雨,出了火車站,沒有路,只有河。我們在游客中心詢問了一下去酒店的路綫。原本打算走去的,但是濕漉漉的石板路有點滑,就打消了步行的計劃。結果因爲我們的酒店并不在運河邊上,其實也只能省去一半的路程,接下來還是需要步行。但是也算是坐一次water bus的經歷。

酒店在曲里拐彎的胡同裏,讓我吃驚的是,如果大門的兩邊不同時打開,我們都沒有辦法把行李拿進去。一進門就是上很長的臺階到前臺。好在吃早飯就不用上上下下,就在一層了。這是一個比較傳統的住處,下面就是餐廳,晚上睡覺的時候,如果開着窗,能聽到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音,當然還有很多的(海)鳥們各式各樣地啼叫。

房間安頓好后,雨還在下。我們也不想呆在房間裏,就想着出門覓食,期盼着吃過飯,雨能停了。

隨便找了一家餐廳,避雨成了piority。食物感到乏善可陳,除了pasta就是三明治,主要是桌子實在太小,我們三個人需要兩張微小的桌子才能擺放下食物。看看鄰桌,難怪基本上就是叫drink,難道這是本地人保持身材的秘訣嗎?這閒餐廳,其實大多數的餐廳,真是做到了螺蛳壳里做道场。真是久違了。

吃過飯,雨未停。好在聖方濟會榮耀聖母教堂(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Gloriosa dei Frari)步行距離並不遠。

最著名的藝術品是提香的《聖母升天》,在正祭臺,也是威尼斯最大的祭臺畫。 提香的畫常常會以紅色在畫布上先打底,然後再開始畫上其它的顏色。這個特殊的技巧讓他的油畫色調鮮明,而且金紅色特別的突出。我跟女兒講到這點。她說是因爲其他的顔料都非常昂貴,因爲需要調出來。

雄偉的大廳


一側小禮拜堂裏的一座祭壇。


環繞在教堂大廳裏的有很多名人之墓和紀念陵墓。提香死後也葬在這裡。教堂裡現在也有一座在19世紀時為他興建的巨大紀念陵寢。

這張照片是意大利雕刻家Antonio Canova的紀念陵墓。據説這座陵墓其實只有他的一顆心。而他身體的其他部分還葬在其他的地方。


看看細節。


里亚托桥(Ponte di Rialto)是威尼斯四座橫跨大運河的橋梁之一,也是最古老的一座,又名商业桥,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是威尼斯的象征。桥顶有一浮亭,两侧是20多家卖首饰商店的商店和卖纪念品的小摊,是威尼斯最重要的商业区之一,曾作为欧洲的商业中心达300年之久。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里为背景。

下圖來自網絡。天下雨,我沒有機會拿出相機。



兩旁則是市場及餐廳。女兒被琳琅滿目的面具店所吸引。我對高昂的價格吐了吐舌頭。她白了我一眼,說,“這些都是手工製作呀。”嗯,這種時候,胳膊肘從來就是向外拐的。似乎只要是手工製作就能justify這些價格似的。
看樣子,雨沒有要停的意思,我已經滑了兩次。隊友覺得持續在戶外呆著并不是一個很好的計劃,可以先回酒店,等到雨停了再出來。弄堂曲曲彎彎,總能發現驚喜。
看看威尼斯的弄堂的狹小有多麽地離譜。如果是拖着行李的,立刻就成了單行道。我們去找一個可以觀看威尼斯全景的觀景臺。好不容易找到了,卻被告知“永久關閉”。


慢慢往回走的時候,雨挺了。貢多拉立刻有了生意。價格不菲只能吸引情侶,畢竟他們要的就是享受兩人世界,也算是今後的生活中一種浪漫的點綴。











在酒店附近正好趕上了Happy Hour,侍者非常熱情。估計一場連綿的雨澆走了不少生意。看著這張照片還是能夠回憶起那會的甜蜜,這個可能就是Happy Hour的小意義之一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走路

  不知道是我喜欢散步时候能听书呢,还是听书的时候能去走路。两个我都喜欢,所以在这个周末,我走了两次。 难得这个周末逃离了降雪和低温,气温居然还在这个三九的日子里有了意外的回升。 周六,针灸回来,就忙着做午饭。午饭后,我就独自出门了。早晨出门的时候,因为有了温暖的气流,雾弥漫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