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發生了很多大事情:女兒翻開了她人生的下一個篇章;疫情之後的長途旅行,對我來説有着太多的意義,遠遠超出旅行本身。旅行之前做了很多的功課,途中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發生。非常感恩,覺得值得單獨書寫一下。
所以書看得少了些。
本月節氣:立夏和小滿。 初夏羞答答地來了,絕對地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樣子。每個周末我都要去離家開車十五分鐘的玫瑰園,看看植物們,給我很大的安慰。每次去,都碰到不同的花兒們,是老朋友也是新朋友。到六月的時候,整個玫瑰園會熱鬧非凡。
參加了兩次讀者見面會。聼“The Six”的作者講述這本書的來龍去脈,非常敬佩他執著的精神,因爲他知道寫這麽一本書,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商業收入,但是這種對歷史的尊重,“打撈歷史”,在別人常常忽略的地方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寫出了這麽一本書,作爲一個中國人,我心存感激。當天晚上中文版的譯者也在現場。好奇怪是中文版在2022年就出版了,而英文版卻剛剛問世。見面會后,我購買此書,請作者簽名的時候,提到了《里斯本丸沉沒》,他笑笑說,“他是從我們這裏得到的很多靈感。”
從郁金香到鸢尾,整個花園滿血復活:
運河邊上也已經是鬱鬱葱葱:
參加完女兒的畢業典禮,就急匆匆地踏上了旅程:
離開紐約
到達羅馬
離開米蘭
到達紐約
播客
似乎進入了播客的倦怠期,沒有印象非常深刻的單集,互相串臺已經習以爲常,感覺經常是比較水的,抱怨一下内容創作的困境。
倒是可以從一些播客中種草了很多書想閲讀,所以TBR的書堆眼見得水漲船高。
葉沙提到的提高閲讀(理解)的能力:“不借外力,全無成見,用自己的眼光,確定一份評價。好書是提供問題,而非提供答案的,就是洞察人心的幽微,關心人類的困境,探索認知邊界的,就是好書。讀書就跟呼吸一樣,會順暢,會窒息,會喘咳,會綿長,又會因爲這種不同而獲得不同的感受。氧氣的納入量也因此各不相同,身體因此產生種種不同變化。”
一部影視大火之後,無數的播客紛紛進行點評, 對《混沌少年時》最好的梳理,我認爲是這兩個上下單集。
跟據《忽左忽右》一單集的嘉賓順藤摸瓜找到的《霧海旅人》。
說實話,這一季的岩中花述沒有太多的驚喜,談話縂也感到沒有特別的深度,但是這一期是絕對脫穎而出的。非常喜歡勞東燕老師的真誠和直率,尤其是談到母職和事業之間的平衡。
他的播客頻率更新不定,但是質量都比較高。
書籍
有近兩周出門在外,雖然也還在閲讀,但是時間畢竟零碎有限。機場等待,坐飛機的時候總要麽勞累,要麽焦灼,沒有在家中閲讀的篤定。
虛構之愛:
先讀了作者的劇本,然後找到了這本獲獎圖書。書挺薄的,讀完才發覺非常沉甸甸。這本小說以18世紀秘魯的一座橋梁斷裂為開端,五個陌生人在同一刻喪命。修士Juniper試圖探明:這是偶然,還是出於神的安排?我在這本書出版幾乎一個世紀后的閲讀讓我陷入了沉思,因爲它的豐富的對命運,苦難與愛的深層探索。看似是講述五個受難者的故事,其實呈現的是人性中的複雜,多樣,矛盾和永恆,所以仍能感動人心。作者的語言非常優美,看似簡潔平靜,但卻飽含深情,富含哲理。書的結尾在我們當今世界面對災難的時候給與了力量和希望。在生和死之間就是愛的橋梁,“愛,是唯一的救贖,也是生命唯一的意義。”印象最深的雙胞胎兄弟,人與人之間的鏈接是那麽地緊密卻又如此脆弱,描寫得實在讓人動容。
She had never brought courage to either life or love.
She remembered the long relationship, ccrowded with the wreckage of exhumed conversation, of fancied slights, of inopportune confidence, of charges of neglect and exclusion.
This language was the symbol of their profound identity with one another, for just as resignation was a word insufficient to describe the spritual change that came over the ... so love is inadequate to describe the tactic almost ashamed oneness of these brothers.
這本書的序言也非常得到位: The novel lives on, not for the excellence of its style or for the simplicity and efficiency of its construction or for the warm vivideness of its characters. It lives on because it celebrate our conflicted, contradictory, eternal human natures, our essential humanity. It defies our moral understanding and tempts us to try puzzling out the mind of God, hoping thereby to justify the ways of God to man.
(by Russell Banks)正是因爲這段序言,把寫這段序言的作家找出來,順利地讀了他的一本書。
非虛構之愛:
這本書以散文形式,呈现了作者在精神分析学习与实践中的所思所感。 書的開篇是作者她作为被治疗者的体验,和其他的心理學書籍很不一樣。作者把自己作爲真实的个案進行刨析,珍貴難得。正如作者所説,精神分析作爲心裏治療的一個流派並不占據主流,因爲它的緩慢探索人的内心,更加深層次地了解自我,直面創傷,而非直接教給人“感覺良好”的方法。現在大家都追求結果導向,短平快。作者的文字细腻而富有情感,最讓我感動的是她的真實。在分享自己作爲新手咨詢師的成長厤程的同時,很自然地把复杂的精神分析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讓我在阅读中获得共鸣与启发。 她的写作不仅关注个体的心理成长,更重要的是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此也非常感謝作者的贈書,是一個意想不到的溫暖和奇遇!
“心裏咨詢是一種自我探索和自我理解的過程。梳理這些矛盾, 幫助你更好地瞭解和理解它們,並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
本月重讀:
缺席
其他的閲讀:
我無法知道略薩在那麽年輕的時候就寫出了這本一本書,但是我想這一定跟他自己的經歷有關,是作爲一種疏通的手段。但是,我只能說我沒有辦法去共情書中的角色,那是青年男子們的世界。書中描述的軍校裏等級森嚴的欺凌現象讓我感到極度不適。我對書中描寫對狗狗的虐待也很不贊同。整個閲讀體驗很普通。如果不是已經報名參加了共讀活動,我感覺自己不一定會堅持下去。如果是一本成長小説,我只能說我不能理解,也對這樣的成長沒有絲毫地好奇心。整本書中只有一句話還算入耳:“秩序和纪律构成社会基础,它们是人类集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把现实生活纳入法律的轨道中,秩序和纪律才是可能的。”可惜了,我和這本書並沒有緣分。
一個個故事短小精悍,但是覆蓋的話題卻很廣汎。很喜歡,也很有共鳴。希望能讀到更加多的作品。
She was the type to busy her intuition, busy herself with the task at hand, make people think she was oblivious, lackadaisical, even, when really she was the keenest observer. She'd lost friends ever fleeting remarks about someone's hair, another's spending habits. Her words were accusatory, and hurtful, but barely false.
One's interest in others is a door that is opened by one's own suffering.
三代女性的故事,很不錯。最小一代的委屈感到有點過分自我了,可以看到自我的部分在不斷地擴大。感覺是一個很好的敘事,被鮮活的人物推動著。很有一段時間以來能讓我比較沉浸的虛構現代作品。
因爲作者為《圣路易斯雷大桥》寫了非常精彩的序,很好奇,就找來這本有聲書。朗讀者們演繹得非常精彩,首尾呼應,敘述完整,以一個校車司機的敘述開始講故事,最後結束故事。其中三個相關人士是死去孩子的爸爸,一個想打意外傷害官司的律師和一個車禍的幸存者,多方位的角度講述了同一場事故,但卻經歷着完全不同的人生。故事結構非常精巧且緊凑,語言清晰簡練,節奏沉穩,畫面感很強,並不过度渲染情绪,却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悲伤和道德困境。這本書可能是打開他其他書的鑰匙。
前面的鋪墊很長很長,當然,在鋪墊的同時,把女主的形象好好地描繪了一下,最後一下子謎底揭開。是一個很輕鬆的讀物,但是感覺人物還是有點扁平,標簽化。
感覺是很好的設定。一個可以拿過去的選擇作爲抵押物的當鋪;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想去吃拉麵卻來到了當鋪;爸爸媽媽的選擇和我的選擇可能會是不一樣,雖然是一家人。只是男女主角一定要有浪漫的元素參雜嗎?如果沒有,該是多麽好的一部幻想小説。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燕東園是燕京大學區的教師家庭宿舍。這是一本非常難得的回憶錄,以二代的視角,回憶自己那一代的小時候,緬懷長輩們波瀾壯闊的學術人生。書裏出現了那麽多響亮的名字。他們對學術的追求、熱愛和鑽研,實在是讓人敬佩。更爲讓人敬佩的是他們在海外深造之後毅然回國報效祖國的決心和行動。学者们的家庭生活和情感故事也是分外感人:互相的扶持,終身的陪伴,無論是否能在學術上互相幫忙也好,還是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支持,都讓人非常感動!這些歷史碎片被打撈,保存真的是非常珍貴。只是我感到每一個位學者可能都有更加多,更加深的故事可以挖掘,所以多少感覺有點太概括了。當然,那樣的書寫要付出的心力更是無限的。
很喜歡這樣接地氣的有關藝術的聊天。收穫很多。算是出游之前的crash course吧。
书写得非常令人动容,尤其是细节!
很多古老的智慧,倒是知道了很多中國字的内在含義。理論是一回事,實踐又是另外一回事。比如說中醫藥方,可能是非常對症下藥的,但是由於藥材本身的質量問題,煎製問題,服用的時間問題,都有可能並沒有達到原來的療效,所以在整個實施的過程中,外在的因素實在是舉不勝舉。在這一點上,可能西藥有一定的可控性,所以被廣汎應用。
做一個好醫生不容易,做一個好作家也不容易;同時做一個好作家和好醫生感覺是難上加難。所以我尊敬這樣的專業從業卻也能寫得非常接近大多讀者的作者。
影視
爲了準備這次旅行,做了不少功課。尤其是陳丹青的《局部》第三季!
電影之愛:
標志想看是2019年的夏天,而這部影片也已經快要30年了。人類已經進入了21世紀,而電影裏的表現的只是愈來愈惡劣。男主是一個完美的角色,只能在虛構作品中出現,而一直有著仇恨的人類實在是不配擁有這樣的同類啊。整個動畫場面實在是太有衝擊力,萬物生長平靜安詳也好,邪惡包圍勢不可擋也罷,我們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因果報應自食其果。只能保持善良,努力活下去。
很小的時候看過,現在幾乎想不起來了,可能就是想知道好人壞人吧。世界在那個時候是二分的。如今再看一遍,千頭萬緒的。那個時候的人可真是經典的,是向往正義和自由的,是知道分寸的,是為了一項事業的崇高捨棄自己認爲可以捨棄的,感情也好,或者生活中賴以生存的手段也好。所以是有捨己的精神的。而如今放眼望去,看不到這樣的品格,更看不到擁有這樣品格的人。閨蜜去年去了這家咖啡館打卡,讓我突然有再看一遍的願望。
電視劇之愛:
是一部非常具有衝擊力的良心劇。如果裏面的案件是基於真是案件改編的,我真是感到憤怒和不適。不過往往生活會比戲劇更加狗血。我們的觀看也好,議論也罷都是一時,而對於案件中所有涉及的人,都是他們的活生生的經歷甚至一生啊!人性的惡無限放大,實在是需要喘一口氣才能繼續的。
記錄片最愛:
非常欣賞又享受陳丹青老師這一季對意大利濕壁畫的介紹。音樂,文字、攝像,尤其是選題堪稱是完美。為最後一集感到非常動容,為的是那些無名的畫匠。是啊,那些朗朗上口的名字已經不需要一個藝術家再次去解釋和重複,而陳丹青老師獨特的視角是非常可貴的,也挖掘了很多hidden gem。多麽希望能旅居一段意大利,好好地去欣賞一下這些藝術瑰寶!
非常棒的一檔看似是有關食物的節目。但是節目講述的卻比食物多得多。衍生意義中包含了食物帶給家庭的意義,帶給社會的意義,帶給那些稍微走上歪路的人的意義,帶給宗教的意義,帶給農場主的意義。食物帶來的友誼,親情,友情,生意,耐心等等。他們很真實,所以動人。
其餘影視
非常不錯的一部刨析婚姻而進一步刨析自我的影片。和心理治療師的談話非常棒,是影片的中心。最後女主對女兒和丈夫說的話,很不容易,所以很動人。
應該説是相當驚艷的一部作品。有著德國人的思辨在内。很多細節都可圈可點。三個人到影片快要結束後的選擇是很耐人尋味的。走投無路地用死亡來解決;沉醉在虛擬世界中滿足自己的情感;勇於面對顯示,無論有多麽地糟糕。我想導演已經給出了答案。
人生就是不斷地失去。最後女主說的那段話讓人動容。
不知道怎麽會在十一年前標記的“想看”。最近也是因爲講意大利電影的紀錄片中提到了這部影片,所以想趁著熱情還在順便看了。發掘這是一部太深刻的影片,可能需要再多一些人生的閲歷才能說真正地看懂。不過導演在拍這部影片的時候也不過四十出頭,很是佩服!
可能我的期望太高了,這部片子給我感覺很吵。色彩上的喧鬧,不停地對話,背景音。還是喜歡《猫猫的奇幻漂流》多一些。
张艾嘉已經不需要表演的,角色就是她創造的,所以她也活出角色!與大女兒的那段對話是非常感人的。
還是很有共情的。拍攝得也非常美,也引人思考。
故事平淡了,或者說是太凑巧了。
感覺有點爛尾。夏生的角色不見之後,就有點不知道在說寫啥了。
意外地好看,還戳中了我的很多淚點。
好久沒有看到過一部好的喜憂參半,一邊笑一邊擔心的故事了。這部片子完美符合:蝴蝶翅膀振動效應。你永遠不知道生活的洪流會把你卷到哪裏去,所以千萬不要再癡心妄想“做生活的主人”了。我們活著,就好。
為姐妹情誼深深感動!
這個月很多電視劇收官,并不是這個月裏一口氣看過的。
最后D的决定让我很感动,希望现实真的有这样的美好和温暖。
第二季感觉水平下降了很多,但是有不少细节还是可圈可点的。女主感觉不是很讨喜。
还不错,很entertaining,包括所有“好看”电视剧的元素:婚外情,家庭,工作上的起伏,人上人和被唾弃的地位瞬间可以交换。记住最深的就是人在最底部的时候,才能知道谁是真正站在你这一边的人。
还是非常振奋人心。女主演技不停攀涨!
非常棒的一部讽刺影视娱乐圈的影视。笑得很无奈。
很開心地看完了這部開心的偵探劇!喜歡女主的服裝很有特色,很讓人愉悅。
一些文章和話語:
“旅行的意義就在於,有了‘在場’的體驗之後,書中相關的文字便與自己有了可感知的具體聯係。”
“信仰不是迷信,理性也不會只是一種知識型的游戲。” 出自小人多的公衆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