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读
这个月听书渐渐又多了起来。可以稍微到室外去走动一下了,没有了她的陪伴,心中悲痛难忍。实在不能忍住如潮水来的悲伤,开始拼图。可以消耗掉好几个小时,这个时候,沉浸在一个故事里,一片一片的零碎成为一个完整的图画,多少有了一丝丝的安慰。
一般来说,小说是占据我聆听书本的大部分。
人走下坡路其实跟走上坡路一样费劲。
其实男女之间的友情界限很模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给这样的情谊定义一个标签呢?
读过这本作者的另一本书。女性作家,描写的细致入微非常贴心。
这样的悬疑小说最好就是一口气听完,非常想念和她一起的长长走路。
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很好奇,在Netflix里看了一部台湾有关night club girls的连续剧,始终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但是很失望,这个世界在这本书里只是一个很小的背景,并没有很多笔墨的描写。
节前的日子总是充满着期盼,但是不是所有的期盼都能落实,淡淡的白描让人不禁要仔细地阅读。
很惭愧。这个作者上一本书一直在想看的单子里,但是不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耽搁了下来。说是情绪低落的时候最好不要看,那么是不是就一直不能看了。所以听书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开始听,就容易了。何况又是一个大长篇。
哎呀,这个系列是生活中的亮点。再心情不好的日子里,听这个系列的任何一本书,都能点亮心情。幽默流淌在文字中。
谁能相信我们的侦探祖母有这么一段经历?当然是虚构的。
很适合玩拼图的时候,不影响拼图,又听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感觉也是 点一点地拼出一副完整的图画。
这本书,如果有2022我推荐的书里,它首当其冲了。听完故事,就去找来文本的来读,实在是太喜欢了。里面的谜语讲给他听,他没有解出来。立刻把这本书推荐给女儿,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看。
续集听得我有点不太耐烦,返回去看第一本书我写的短评,似乎是很enjoy的。难道是续集都不如第一本吗?还是我的问题?
看了这个作者很多本书了,都和纽约的一段历史有关,消遣停停还不错。朗读者比较引人入神。
有关印度的书籍听得不多,但是几乎每一本都能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本也不例外。那些写实的残酷和真实让我唏嘘不已。
天哪,自从知道了电子图书馆后,看中文只能用一个“爽”字来形容。看书几乎不受限制,虽然不能亲手摸到纸质的书,但是能看到里面打动人心的内容,已经非常满足了。李震云的书给我的阅读体验非常好,那本《一句顶一万句》经常是好几页是一个段落。魔幻主义的写法在他的手下如此地流利。成长仍旧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他实在是太能讲故事了!人物众多,但是感觉每个人在故事中都有自己的分量。
散文集子
短小精悍,感觉有点介于回忆录和散文之间。有点沉重。
一般人很难做到真正的理解surrender,并且实施执行。
非虚构之学无止境
这两本书几乎同时读,讲得看似都是common sense,但是要非常努力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是一生的功课。
这本书偷懒了,听的Abridged version read by the author,但是时间tight的情况下,抓住bullet points,所谓的取其精华吧。
因为不能陪伴,所以心中一直无法释怀,也知道反刍是不健康的。似乎就想给自己找一个closure。对很多人来说,这不应该算是loss,而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loss。看完了之后还是觉得没有closure。并不是所有的loss都能找到closure。
通俗易懂。希望年轻的女性们看看。
谈话式的写作,感觉内容像报纸的内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