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因爲一個念頭,生活中有了一點點變化,所以爲了一個小小的目標很迷惑的時候,就準備追劇來實現一下對這個方面的空白,結果有點一發不可收拾。所以書讀得有點少了。
九月節氣很多,白露,秋分。記得小時候媽媽用上海話說“白露”,意思就是“不露”,胳膊肘就不應該露出來了,但是現代人並不尊重節氣。就算是在秋分后氣溫一下子降下來了,都還不習慣或者不捨得去添加衣服。月初的時候去看狗狗,友人家裏的紫扁豆長得非常茂盛,沒有想到紫扁豆的花這麽漂亮。而這一墻的扁豆就是由一粒種子漲起來的,不禁感嘆生命力之旺盛和神奇!
狗狗在后院裏跟著我們溜達,當然還是討着要扔球玩。
美好的周末不能縂去打攪友人,儘管我是非常想能去看望狗狗就去的,但是也不想給他人增添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只能忍者。不想辜負好天氣的周末就找了一個farmer's market晃悠,儘管心裏想念的都是狗狗。
天空總是神奇的,任何時候,都有想不到的驚奇。
因爲種得晚,所有收得也晚,每天都有一點小收成,也算是一丁點的安慰。
疫情之後第一次吃點心。
今年中秋早,第一次做冰皮月餅,自己幾乎沒有吃,全都送給去年在我生病的時候給我提供幫助的姐妹們了。
好在在月末的時候又見了一次狗狗,雖然非常短暫,加起來不過半個小時出頭的時間,但是時刻提醒自己要感恩。月末的最後一天請假,天氣一般,昏暗的樣子,天空不放晴,大海看著也像是生氣了。疫情之後第一次走向沙灘,如果沒有他的攙扶 ,幾乎沒法行走,因爲沙子不僅軟,而且還會變形,所以對我來說是巨大的挑戰。但是也算是看到了大海,風很大,心也就寬了。
美妙故事之虛構
這本書帶去了小小的get away,在休息的時刻,隨時可以拾起來讀都能一下子進入書中的情形。作者的大段流暢的描寫,有的時候看了好幾頁都不分一個段亂。所以感覺是需要有長長的呼吸才能讀下去的。故事本身很簡單。女兒死亡,母親想找出真相,是她認爲的真相,不是他人已經接受的真相。母女的主題一直是我偏愛的主題之一,用被疾病纏身的母親的一天寫出來,這樣的閲讀體驗還是很不一般。
比起Hamnet來,這本書感覺還是差一點,但是她的書,對我來説,已經有一種魔力,就是根本不需要任何情節,僅僅語言本身就已經有着非常長久的魅力了。所以人物形象在這樣的妙筆下自然生花,非常栩栩如生。
九月底有好幾本都非常盼望,這是其中的一本。因爲喜歡作者已經很久了,幾乎讀完了她的每本書,几乎是本本都喜歡,雖然有偏愛,但是水平几乎不相上下。感覺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現象。這個William到第四本書,感覺已經是老相識了。但是這本書卻有點平平,講述疫情期間的一家子。可能因爲疫情給我創傷實在是太大,所以很多時候還是不知道該如何去理解他人的哼哼唧唧。所以這本書對我來説有點太哼哼唧唧了。
非常好看,因爲原著是意大利文,所以只要中文的翻譯不錯,當然讀母語還是有著特殊的共鳴。描寫得非常細膩。不良婚姻對婚姻中的人都是折磨,親身經歷過這樣困頓的人一定深有感觸。
媽媽發給我一個白岩松的短視頻,第一句話就說“人生沒有意義”,剛好本地圖書館裏有他的這本《白説》就借來,很快就讀完了,有很多寫的内容的確有著很強的時效性,所以過時了。但是他對書還有對音樂的感受和推薦會留存下來。
這個系列是陪著女兒長大的書,所以很想通讀一遍,找點跟女兒的話題。還是有點小兒科了,對我來説,但是文字非常流暢,有聲書也是演繹得惟妙惟肖。
讀了幾本鷄肋的小説,好在是聽書,所以沒有覺得太浪費,因爲聼的同時基本上還在做其他事情。
這本書讓我非常失望。如果不是讀過這個作者的第一本書,這樣的書名我幾乎是一定忽略不計的。但是就是因爲她的第一本書深深地打動了我,我還介紹給我的其他女友和女兒看。我自己也看了兩三遍,才會不顧對這本書比較糟糕的評價,第一之間借到后就去聼的。結果大失所望。
好幾本沒有讀完的書:
朗讀者讓我堅持了一段時間,但是最後也還是沒有讀完。
一般老金的書因爲描寫細膩,所以經常代入感很强,但是這本書不知道怎麽了,就是有點看不進去。
對於言情小説,我一直是不太感冒的,但是對這本在Goodreads上好評如潮的書,多少心裏有點好奇。但是聼了個開頭,就是在是不想浪費時間了。哪怕聼都覺得浪費時間。整一個就是silly。
學無止儘之非虛構
本月也就看了兩本非虛構,但是兩本都非常好看。一本驚心動魄的紀實,一本詩篇般的美麗。
作者不虧是詩人,語言優美到了極緻,隨便拿出一篇讀,心裏默讀也好,高聲朗讀也罷,都立刻能讓的心情大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