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非常嚴重地偏向虛構類作品,非虛構類僅僅看了三本,而基本上傳記類和essay類的,我也都不用很努力地去學習。現在不給自己設任何限制,讀書本來就是一個從心的過程。如果刻意,就有點不值當了。
這個月過得艱難,因爲還是沒有任何的進步,有幾日就非常灰心,雖然外面的天氣越來越鼓勵人出門,但是我卻完全喪失了出門的動力,好在在月末,狗狗短暫的停留幾日給這個月終於帶來了一絲亮光。總是時不時地想到一年前,所以經常陷入一種PTSD的狀態,悲傷也好,慟哭也罷,都必須接受現實,而拒絕接受,就是不停地在情緒上折磨自己。道理都懂,做到很難。就是做到部分都很難。我一直在找着平衡,可能這是下半生都需要去做的功課。
聼故事之虛構類
這本應該是5月厤的最愛。人物形象非常飽滿,在自己的角色中燦爛綻放。雖然沒有類似的經歷,但是書裏的很多句子都非常有共鳴。在一次治療后的周末一邊拼圖,一邊聽完了這本書。是一個非常安詳的周末,記得溫度一下子冲上了90度,而且連續兩天。正好給了我理由呆在家中做最少的體力的活動。所以很感謝這本書的陪伴。
讀過這個作家的另一本書,非常喜歡,想象天馬行空,卻寓意深刻,感覺會時時發生。這本也不例外。風格很一致。
一個故事,幾個人來講,角度不同,是否就變成了好幾個故事?所以有趣,就是因爲我們有語言,和自己的角度。
讀過這個作家的其他書,感覺她是真能寫,細緻入微的觀察和入木三分的描寫,讓我不自覺地進入了她描寫的世界。人物不多,但是卻豐滿形象。
一口氣看了好幾本青少年讀物,前兩本是聼的,第三本是看的,感覺還是不喜歡電子版本,雖然在方便的程度上,它的確是占了上風,但是沒有翻頁的感覺是非常不同的,尤其是還需要翻到前面去尋找在第一遍看的時候錯過的綫索。如果是紙質書,就會清晰地記得在左半邊的哪個角落,非常感性。最後一本的懸念一直到最後才解開,感覺改編成電影會很賣座。
第一本對我來說太“青少年了”,而第二本卻出乎意料地好聽。畢竟想讀這個作者的書有一陣了。本本都是高分,不知道哪本書著手。
看到了電視連續劇,就想先把書找來讀了。整個過程可以説是瞠目結舌!!!也就是說世界之大,只有你想不到的事情在這個星球的另一個角落裏悄悄地發生。
一直對crime book, 尤其是true crime抱有著好奇心,很想從罪犯的角度去理解一下事件的發生。有的時候true crime遠比虛構的更要讓我目瞪口呆。
因爲作者擁有一家書店,所以對她就莫名地有了好感。讀過她的其他書,印象還不錯。所謂不要去度假,一度假,打破了平衡的日常,那麽很多秘密會浮出水面,甚至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非常意外,我居然沒有喜歡上這本書,因爲這個作者的其他基本都非常喜歡,讀得津津有味。這本書聼得很拖沓,雖然主題也是為圍繞這中年危機展開,但是卻沒有一種connection。
陸陸續續地看了一些中文書,只可惜都是電子版的,如果這些書能夠拿在手上,真正地翻頁,感覺一定會不同。
知道這個作者還是在聼This America Life的播客的某一次節目朗讀了一段他的文章,當時就很喜歡。於是順著這根籐,找到了他的小説集。英文的讀過一本,後來想,他的原文也不是英文的,就找來中文的讀,反正一樣都是翻譯的。他的想法天馬行空,非常喜歡“戀上菠蘿”,“夜裏”。陪我在治療的時候帶來了意思歡樂。
非虛構
感覺essay collection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的閲讀之中。以前沒有啥耐心去閲讀,而現在卻感覺到很有共鳴,當然,也是要找到合適的collection。
這本傳記的閲讀體驗太好了,一氣呵成地聽完了故事,很想立刻找到實體書進行閲讀。
因爲去年的疾病,疼痛就成了一個經常性的話題。書裏面提到的一些建議都還是非常實用的,關鍵就是看過書之後的執行了。身體上的應對,情緒上的應對已經方法上的應對,都有獨特的幫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