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星期二

2023年十月看書聽書

這個月有了災難之後的第一次長途旅行,17個小時的飛行到了中轉站,停留了3個多小時候,繼續飛行到了目的地。

屈指可數的幾次外出,看到了一直很向往的濱江大道。恰好碰上夕陽西下。



唯二去的古鎮中的一個



所以沒有怎麽很好地看書,本來想著大把時間在家,但是後來證明回來是全心全意做女兒的,聊天成了生活中的主旋律,要把那麽多年的談話都catch up,並不容易。

給我講個好故事之虛構

回國之前看了這本書,應該是本月最好的一次閲讀了:無論是從閲讀體驗上,還是書本本身。

要不是Large Print估計自己很難堅持看下來這麽厚的一本書。不是第一次看托賓的作品,但是這樣的一氣呵成下來還是第一次。他的描寫常常讓我感覺托馬斯曼是一個虛構人物,要不是經常有熟悉的人名蹦出來提醒我這是一本歷史小説。暫且離開這個背景看,其實就是一本family saga的書,從托馬斯曼的出生的家庭,他的大哥的寫作生涯和兩個妹妹相繼離世到他自己組成了家庭后的六個子女的種種經歷,感覺作者非常恰如其覅地描寫了一代大文豪,但是實際上書中描寫他寫作的筆墨並不多,反而是塑造了他作爲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很欣賞他最小的兒子給他寫的一封信,簡直就是中心思想。很好的閲讀體驗。

讀過作者的其他兩本書,被他的細膩描寫所折服。在小紅書裏關注的讀書博主的推薦之下,借來這本書,過來也是非常精彩,仍舊是深入人心的細緻的描寫。

來上海后買的無數本書裏的其中一本。聼了她和魯豫的podcast找來讀的,但是故事們都有點平平,看完了一本,沒有哪個故事是印象非常深刻的,感覺故事本身是好的,正如菜餚的食材是好的,但是就還是差了那麽一點點火候。

看完第一本感覺自己看不動了。感覺以後有大把時間的時候再拾起來吧。他的文字大段大段的,兩三頁都沒有一句標點符號,更不要說分段呢。

爲了倒時差時候不至於太難受,聼懸疑小説打發時間,期待遲遲不來的睏意。

沒有太多的反轉,作爲懸疑小説,比較一般。

作爲一本legal thriller,還不錯,但是情節推薦總感覺少了點衝突,人物也略顯單薄。

這本書居然作爲普林斯頓公共圖書館10月讀書節目的主打,很好奇,借來聽聽。有聲書不怎麽樣,不是很能有connection,書的結構有點意思,模仿了中餐館的菜單,但是内容感覺很一般。

不是非常喜歡這本書裏描寫的晦暗,情緒不好的時候建議不要讀這本書,不能自救。


學無止境之非虛構

看了兩本有關寫作的書,都很有收穫:

非常好的一本從寫句子將其的一本有關寫作的書。尤其是最後拿句子開始實戰聯係非常有用。

這本書一直在TR list上,這次終於在旅程中開始讀。非常容易讀,内容豐富,作者通過寫作講解的不僅僅是寫作,還有人生,最强烈的感受就是要拿起筆,開始寫作。

下面這兩本書是我在翻舊物的時候找出來的,實在不忍心把它們立刻馬上儅廢品賣了,所以索性在中國的日子裏又閲讀了一遍。

我手上的這本是1995年的版本,書頁已經汎黃,主要是講英文的詞根,時常翻一下還是有點收穫的。很是感慨。還很認真地做了筆記,也只有在國内休假的時候才能做到。

一下子聽了兩本和true crime有關的非虛構:

在回國的旅程上開始聼,倒時差在中國的後半夜怎麽也睡不着的時候也聼,所以聼得有點潦草,但是還是非常生動和吸引人,就怕把原因簡單地歸結爲凶手腦子有問題。幸虧不是。

感覺是作者的自傳,當然摻入了很多偵探的元素。

當上述兩本書出現在Libby的有聲書書架的時候,這本書也在,常常因爲都是黑色的封面而分不清楚,這本確實典型的鷄湯文學。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走路

  不知道是我喜欢散步时候能听书呢,还是听书的时候能去走路。两个我都喜欢,所以在这个周末,我走了两次。 难得这个周末逃离了降雪和低温,气温居然还在这个三九的日子里有了意外的回升。 周六,针灸回来,就忙着做午饭。午饭后,我就独自出门了。早晨出门的时候,因为有了温暖的气流,雾弥漫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