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星期二

2023年五月看書/聽書

今年的五月事情層出不窮,月初再一次被救護車送去了急診,頻繁地出入醫院,診所已經讓我身心俱疲。好在天氣還算是展現了嫵媚的一面,在5月中旬的一天去了附近的玫瑰園,玫瑰正含苞待放,一個月之後正是盛開的時候。



家門口的鸢尾盛開,能一同拍到清晨的露水,真是幸運。


一棵大樹上熱熱鬧鬧地都是這樣的花兒,整棵樹,不曉得怎麽取景。就讓花兒們補滿取景框吧。


母親節我啥也吃不下,她還是執意給我買來了蛋糕。

每次能夠蹭到這裏的時候,就看到了一瀉的鬥妍。

接著就是2023年以來最開心的時刻,等到了我高中同寢室好友的到來。想想一晃就是四年,上次見面還是她女兒來美國讀大學,這次她再來就是來參加她的畢業典禮。疫情占了一大半的學生生涯。中午在韓國城吃過飯后,我們去Summit One逛一圈,算是網紅景點的打卡。大人小孩在這件氣球屋裏玩得非常投入,不亦樂乎。


登高望遠總是讓人心曠神怡。


讓視覺慢慢地欺騙大腦。

 

捨不得說再見,就還是一起吃完飯來拖長在一起的時間。所有的道別不會因爲頻繁的道別而來的容易。

最溫暖的是收到了這樣的筆記本,反倒這頁是紐約公共圖書館,在幾個小時前和心愛的朋友剛剛駐足停留。送禮物的本來就不多,一般都是非常大衆化的送誰都可以的,所以用心的禮物更加彌足珍貴,對方用心,而禮物用送到心坎上,這樣的契合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人的漫長一生中,屈指可數。


然後就是在長周末開始的時候把狗狗接回來過幾天,陪閨女一起過個生日。來的這幾天,天天開車帶她去附近的公園在playground上跟她玩扔球。狗狗已經步入中年,明顯地能看到她的關節不如從前。如果玩得時間長一點,她就會自己主動休息,而爬樓梯也是緩慢了許多。


早晨起來,有狗狗可以擁抱,在陽光下。非常非常知足。


今年還是找那個朋友做她的生日蛋糕,還是抹茶紅豆,還是翅膀的造型。都是她的喜愛。

為了買生日蠟燭,我們跑去店裏,順便買了一個氣球。


康德説過,真正的大師傑作,是一種適宜的生活方式,我想,這可能是我後半輩子一直要做的功課。

帶我逃離顯示的虛構作品。

這本書算是本月之書了吧。沒有想到我花了兩天時間就讀完了這本書,感覺有點mixed feeling。開頭很容易讀下去,感覺語言也有點像20多歲的年輕人,但是隨著故事的展開,作者對語言的掌控就逐漸地顯現出來了。她有著非常好的描繪,對詞的把控非常到位,故事本身也比較吸引人,才慢慢地對出版業的光輝靚麗的背後有了一點點感性的認識。我一直喜歡經歷很多年代的故事,但是這個濃縮在兩年之内的故事,不知道有多少是有著作者自己的影子。

感覺有點高開低走,一開始很被這種特殊的閲讀體驗所吸引,但是書的後勁不是很足,感覺沒有太多的收穫。

朗讀者又生動地演繹了一本書。間諜的生活實在是在我的想象力之外。

喜歡作者的另外一本書,又聆聽了一次作者的author's event webinar,為他的humbleness和對虛構作品歷史年代的一些細節的調查和研究的一絲不苟的態度感到十分敬佩,因爲他的其他書都是系列作品,就找來這本再一睹爲快。這本書涉及的内容非常廣,遠遠不止是一部成長小説。

兩條綫的敘述,不知道怎麽找到的這本書,但是感覺有一點點拖,人物形象刻畫得比較飽滿鮮明。

有一點小失望,因爲非常喜歡他寫的“Cutting for Stone",但是這本書給我感覺是overdo了,因爲太長,很多思緒再閲讀過程中沒有辦法同步。感覺有點是太過為了想書寫那個時代,那條河流而犧牲了讓人感到閲讀的快樂。寫得還是非常優美的,有點可惜。

還是很有懸念,但是估計這個系列出第三本,我不太會再去看了。

要看朗讀者了,有些故事還是蠻有意思的。

這是同個作者的第二本短篇小説,很驚嘆作者的想象力。

她的這本書感覺就是很遠的故事集,但是沒有太多的共鳴,要麽就是挺好看的。但是沒有太多的出彩篇幅。

因爲看了《漫長的季節》,一下子迷上了東北文學,被推薦要看這本,在喜馬拉雅上聽的書,朗誦者非常不錯,雖然業餘,但是繪聲繪色。書中的很多情景都很有代入感。最喜歡工人村,那麽多的人物形象。

沒覺得有啥收穫。雖然很喜歡她的那本Vegetarian。


學無止境之非虛構

這個月裏開始看和攝影有關的書籍,先從國家地理系列開始,每一本都收穫頗多。

基礎實際上最重要,能夠靈活運用就已經可以非常

非常喜歡!講的很透徹,更加是回憶錄而不是教科書。

书中的影像不可否认都是上乘之作,书中的文字一样让我沉入深深的思考。

非常喜歡這樣的對視,欽佩攝影者的沉著。一邊看一邊想照片上的人如今都還好嗎?

如果非虛構要選一本月度之書,那就是這本了。順著Tim Ferriss Podcast的籐摸到的這顆瓜。讀完之後感覺受益匪淺。作者從鍛煉,營養,睡眠和情緒健康這四大方面提出了如何高質量地健康長壽,以健康為第一,長壽為次。有些地方的講述稍許有點冗長,但是因爲結合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所以説服力比較强。準備衍生閲讀他的newsletter。

我學生生涯的時候數學不錯,但是感覺只是在計算,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并不强。這本書給出了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但是有點偏向統計這個部分,有點地方看不懂我也就跳過去了,主要還是想流暢地瀏覽一下作者提到的很多概念,在生活中增添一個方式去思考。

非常給人力量的一本書。作者的心路歷程只有像作者說的“只有穿過這雙鞋”才能知道其中的滋味。其實在寫類似回憶錄的這麽一本書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爲要逼迫自己去回想細節,再次經歷一邊當時的慌張,無助。但是作者一直都沒有流露出對未來的灰心,而是按部就班地進行她認爲應該能夠去做的。The things which hurt, instruct. 書的最後一章是她對整個時間的總結,每一個字都非常珍貴。欽佩她的樂觀,為她和她先生之間的感情而動容。

一口氣聽完,但是感覺要去看實體書才能夠理解作者想表達的心思意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走路

  不知道是我喜欢散步时候能听书呢,还是听书的时候能去走路。两个我都喜欢,所以在这个周末,我走了两次。 难得这个周末逃离了降雪和低温,气温居然还在这个三九的日子里有了意外的回升。 周六,针灸回来,就忙着做午饭。午饭后,我就独自出门了。早晨出门的时候,因为有了温暖的气流,雾弥漫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