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記錄,三月看了,聼了很多書,可能這個月份裏經歷了生病以來最美好的一周,雖然現在還在做出這樣美好的補償。
沉浸在他人的世界之虛構
這本書從去年看到今年,捧著兩本珍貴的漂洋過海來的紙書,很珍惜,每天就看那麽半個小時左右,一來捨不得看完;二來實在是沉重,需要時間和精力去消化。大段的書寫,有的是心裏描寫;有的是長長的對話,甚至兩三頁沒有一個段落,所以感覺氣都喘不過來,只能自己停頓給文字分段。第一次感到了巨著的巨。感覺我根本無法下手去寫任何有關這本書的評論。我能寫出點什麽呀。詞匯都被他用盡了,句子都被他用盡了。
老金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儅任何書都提不起精神看的時候,只要還有老金的書在,那就又可以讓自己穿越到他書寫的世界裏。最喜歡第二個故事,人物不多,所以描寫更加細緻,所以氛圍更加可怖。
會一直記住這個非常美好的一個晚上,又是我一個人的孤單,所以找出拼圖,伴著這本有聲書。拼圖結束了,書還留了一個尾巴,第二天在一口聽完。太喜歡了。雖然現實永遠比虛構更加具有戲劇性。
因爲作者出了新書,聼了Fresh Air對她的訪談,所以先去找她的第一本書來聼,然後耐心地等新書The Swimmers。這個作者的排比句如排山倒海,第一本書裏的第一人稱促使讀者有著”感同身受“的感覺;而新書裏讓人感到人的衰老真是勢不可擋,所以悲傷也是如排山倒海。
就是覺得過去的人怎麽有那麽多的時間?實在是富裕!
某個讀書俱樂部裏的書,開頭還蠻吸引人了,但是發展太平淡了。現在想來,都已經沒有啥印象了。
也是開頭吸引人,結果故事的發展一般,沒有反轉,謎底令人小失望。
這個系列終於聽完了,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和安慰。朗讀者演繹得惟妙惟肖,故事的構思也非常精妙。好的青少年讀物,成人也能有所得著。
雖然先看的電影,但是一點都不影響我再讀這本書,作者娓娓道來,當然跟朗讀者也非常有關係的。
找自己的身份,好像在美國,只有少數民族才會有這樣的渴望。這種身份感尋找的本能促使了很多好書的誕生。
二代移民的書,我一直都很有興趣,因爲想更好地瞭解這一代,又是一個身份認同的尋找過程。想知道我們作爲一代是怎麽影響到他們,又怎麽能幫到他們。
青春好孤單。找到這本書一定是因爲朗讀者,否則怎麽也順不不到其他的籐來摸來的瓜。
這個月裏第二本圖畫書,好看極了,非常喜歡。作者對生活的觀察力驚人,隨著歲月和經歷,等著他更多的洞察力。生活就是moments的組成。
第一本有關北朝鮮的書,匪夷所思,很難想象。
學無止境之非虛構:
Pink的書不是第一本了,這本非常不錯。不要停止在遺憾這個層次上,從遺憾裏有所得着,才是更加重要的。
一直不能很好地去找到一個療愈的方法。以前,拿起牽狗繩,就是療愈的開始。而現在這已經被挖得乾净,如果去想,如果去看,就是情緒洶湧。所以很想系統地區瞭解一下情緒,信仰,靈性之間的聯係。基本上説來説去,就是先承認情緒,然後抽離,就是最好有另一個自己站在另一邊看著正在經歷情緒的自己。然後再跟自己講述另一個故事來影響情緒。不知道,實踐過一點,有一點點作用。騎象人要駕馭大象,需要信任和技巧。當然,對此的探索,還會一直繼續。Enneagram倒是一本很好地瞭解自己的書。很開眼的性格分析的方法。不過,不喜歡“MOVE ON”這個説法,喜歡“ MOVE FORWARD"。處理創傷,先感受,再接受,再成長。
有關有效交流的書,很接地氣。開篇就説明了男女交流的不同:男性世界是階梯上下,交流是為了建立秩序;而女性世界是網絡世界,所以交流是爲了聯絡感情。
這本小冊子講得清清楚楚,有一定的道理。
這本書有點太平了,有點感覺像是微信公衆號文章集。
可能畢竟是快要十年前的書了吧,很多概念已經不新鮮了,就是少精面,少白米,少糖,脂肪要好的脂肪,堅果中的;深色蔬菜。
別人的文字,自己的話之非虛構
不知道作者是怎麽把景色描寫得這麽美,身臨其境,尤其是他描寫的境界是靜怡的,是可以同樣去享受的
熱愛李娟的書已經持續很多年了。几乎是她出一本,我讀一本,有她很多紙書,都是中國背過來的,所以不得不讀她的電子書的時候,感覺縂感覺欠缺了一些。似乎那種可以把頭埋在書中
一看這個書的封面,感覺就是乾口號,但是文字很好。請隨時尊重女神和女生都顯示獨立的個體。
很溫暖,想跟老闆朋友談話。他的書可以令人的思維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