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6日星期日

2021在家上班第十九周(5/10/2021)

 周一(5/10/2021)

晚上醒一次,两点,然后就睡倒6点半。第一次能在周中睡倒6点半。睡眠好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能完全不一样。

带狗狗出门后,回去锻炼,做了Low Impact HIIT,也是能出汗。

上班没有了动力。她一回来,事情就特别多。

午饭给她做了咖喱鸡,放了胡萝卜和西兰花。1点多的时候,他要荷包蛋。

午饭后,带狗狗去Mountain View Park,看看四处没人没狗的,就跟她玩了一会fetch。然后去接聪。

晚饭:

青椒牛肉豆腐片
韭菜炒鸡蛋
番茄玉子豆腐金针菇汤


晚饭后看Instgram Live有关Rutgers住房问题的,但是觉得什么都推到了网站上。然后参加门徒训练的zoom。朗读“启示录”的时候,很受震动。




周二(5/11/2021)

昨天第一次醒过来居然差十分钟5点,真是太blessed了。心情都有点小激动,所以5点之后反而没有怎么睡熟,加上疯狂的鸟鸣大合奏,不过明显感到腿部的肿胀有所消退,自己也都能感觉到脸上有笑意。

起来之后去跑步,3.5英里。跑的时候没有感觉腿部的僵硬,那种轻松感太久违了。回来之后去地下室做了上肢力量训练。感觉满血复活!有多少,我就收多少。

吃了overnight oats, protein bar,当然还有她买来的提拉米苏。一口一口地偷吃。绝对的guilty pleasure。

实在是对激素有了好感,就问问王波此类药的情况。她自然说是,不能长期服用。但是不知道长期是指多长?她自然也是问了我聪决定去哪里。我就说了去罗格。

中午给她做了大马哈鱼,弄成碎,按照fish taco的方子准备了红头洋葱碎和卷心菜碎,加了一点番茄,上周末的小肉饼给她做了主食。准备好了,她却去睡觉了。

没有等到她起床,带狗狗出门。走到最远的地方,收到她的短信,说起来了,午饭是不是小锅里的。心里有点着急,想着就中午的时候,她在楼下,能说两句话。但是等我走回家了,她估计也吃得七七八八了。

走得急,到家一身汗。

下午感觉就在问哪里有免费COVID测试的地点,CVS说需要$139,再着其他的rapid test,都需要费用。打电话问保险公司,被告知一定要先看家庭医生有medical needs再去测试才能走保险。给township打电话,没有想到对方非常热情,居然还真的打了回电,告诉我walgreens是可以免费做测试的。于是快要下班的时候,在网上约了测试。结果,她问了Nicole,说Nicole行了方便。我就跟她说,凡是要on top of it,而且群聊里提到上周六在Skillman Park有免费测试,但是她没有放在心上。也算是teach her a lesson了。

感觉有点累,没有力气走三英里了,但是看着Rixi的眼光,就给她玩fetch了,然后带她走了两英里。

晚饭:

大葱豆干肉丝
丝瓜蘑菇虾仁
番茄紫菜蛋汤

给他用培根炒了饭。

我和他把海芸送来的另一个蛋糕分了吃掉了。肚子里有点叽里咕噜的。





周三(5/12/2021)

半夜醒来一次,然后就睡过去了,


今天早晨是最后半片神奇的药片。


好不容易看到了阳光,在阳光下的花束更加美丽。




晚饭:

三文鱼

他说要做他的那份,那就自己做吧。

我和聪吃的沙拉

Brussel Sprout和培根给他。

冬瓜排骨粒汤

晚上因为去哪里度假又是一场世界大战。赶紧离婚吧。


周四(5/13/2021)

半夜醒来一次,3点多的样子,然后睡到5点半,因为有早会,所以也没有敢再次睡得很深。


有早会。所以锻炼在之后进行。做了HIIT Cardio和leg的力量练习。

中午给她拿pulled pork炒饭,放了西兰花,番茄鸡蛋。我吃了5个饺子和剩下的炒饭。

中午带狗狗出门走了一大圈。她已经期待下班后能给她扔球了。所以我也走不了多少了。

下午开会的时候没有在听。早晨在instgram上看到Bloomberg Opinion的一篇文章讲到人的traits在这次疫情中的反应。

traits into 5 main bundles. 

1) the aforementioned degree of extroversion - how simulating (or draining) we find social interactions. 

2) openness - how curious, inquisitive, adventurous and creative we are. (also increased anxiety, though not with depression) This trait includes abstract, creative and lateral thinking.

3) agreeableness - how helpful, optimistic and kind we are. (Being agreeable helped against bo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ut not as much as you might think. It's possible - I'm speculating - that agreeability mainly turbo-boost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at aforementioned other trait, extroversion.)

It is the quality, not the quantity, of human connections that comforts us in bad times.

4) conscientiousness - how organized, focused, prepared and disciplined we are.

The more conscientious people were, the less anxious and depressed when stuck at home.  are better at hewing to routines that provide structure during endless days of working or studying remotely. 

5) neuroticism - the extent to which we get moody, nervous, worried or unstable. (people who are worrywarts even in normal times are also at heightened risk of freaking out when a deadly virus is making the rounds)

下午去了图书馆,shoprite,然后去Mori Sushi去拿外卖,50美元的套餐。

三个前餐:
Tempera Shrimp
shrimp shamai
crunch salmon bowl
两个正餐:
Shrimp Hibachi
Sashimi Platter
四个Roll:
dark angel
tri-me
没有想到这两个卷都是黑暗料理,都有辣椒啊
lemon salmon
Nov 20th

开始看《极品老妈》,快乐的轻喜剧。



 周五(5/14/2021)

昨天晚上真是糟糕,10点多水下,0:30醒了,之后就再也没有睡着,1点半下楼去吃止痛药,也没有管用,2点半开始疼得哭。然后下楼坐再靠椅上,属于睡不着也醒不着得样子。感到腿没有那么疼痛之后,5点上楼躺在床上。然后就6点多。

但是疼痛持续了整整一天。没有一分钟是放过我得。

勉强按照日历上的安排坐了上肢力量训练。

工作很忙。10点半她下课之后,开车带她去walgreens做covid test。感觉很冷清。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当然是negative。回家后吃饭,还是自己的饭菜香。然后她就收拾完毕,我送她去Aleen家了。她们一群孩子会去花园拍照。

一下午腿还是疼得厉害。下班后带狗狗出门的时候,腿疼得几乎没有办法走路。只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微信给王波,问她是不是断了激素后,疼痛会反弹。被告知是的。讲到了分散精力,于是她给我发来一张照片,说是冯昶一定要跟去拍的。

女孩子们都长大了。

晚饭我和别人吃炒年糕,给他蒸了鸡蛋,里面切碎了香肠给他。

吃饭的时候他说,今天晚上是聪的舞会,我就把照片给他看了。他以为聪穿的是裤子,因为她和别人穿的长裙不一样。

然后话题就谈到了聪,他说了聪很可怜。一句话说到了我的心上。因为聪不在,我立刻泪奔,而因为很多时候属于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个晚上就毁了。我提高了声音,因为情绪激动,他不愿意我对他yell。其实心中的伤痛一直都没有好,所以反复发作。

晚上短信聪,是不是happy?她说她很happy。我说I am happy that you are happy。她回到家的时候,我已经睡在床上了。




周六(5/15/2021)

吃了Aleve PM,想好好睡。但是腿疼睡不着,所以在0:30下楼,靠在躺椅上睡,倒也是睡到了快两点,然后上楼,再醒是4点多。解决的方案是穿着弹力袜然后把腿垂在床外。这样又睡到了天蒙蒙亮。然后再看时间就已经8点半了。

但是上厕所的时候,腿一直疼。所以右腿就是僵的,肿胀着。看到非常好的太阳,就想去沐浴一下。但是疼痛一下就让我流泪。后来想想还是要让腿运动,又更多的血液循环。

他去打第二针疫苗,迟到了将近一个小时,真没有想到他就是这样不尊重别人的时间的。

下楼先做了stretch,然后做了low impact HIIT,居然还出汗了,洗澡,下楼,准备午饭。做了energy bar。

她下楼来,我们聊了聊前天晚上的舞会。她说看到那么多同学,感觉可真好。这次疫情真是takes a big toll on her.


午饭:

蒜蓉粉丝蒸虾
炒青菜
蘑菇蒸鸡蛋

午饭后收拾了厨房,然后上楼收拾衣橱。想到即将要去办公室,那么还是要有像样的衣服才行。冬天的衣服也要收起来了。

4点多,带狗狗出门走了一小圈。腿还是多多少少有点不得劲。而太阳也让人出汗难受。

晚上让他出门之后带匹萨回来。





叫了Alfonso的匹萨,说是somerset county最好的意大利馆子,也是郡里最好的披萨店。

叫了personal scampi, personal meat lover and cobb salad。结果meat lover 太咸了。她使劲地用餐巾纸把匹萨上的油给吸出来。沙拉的调味酱太糟糕了,没有用。

晚饭后她出门骑车了。





周日(5/16/2021)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吃药了,11点的样子,吃了点面包,两片药。3点半醒了一次,上厕所,然后继续睡倒天蒙蒙亮。其实也就只有5:30,赖了一会,6:30起来了。
他也一早就起来了,带着狗狗出门。我出门的时候7:30,自己出去,用15分钟不到一英里的速度走了4英里不到一点,回家,下楼做Tabata和glutes练习,然后上楼问她早饭吃toast还是锅盔。她还是喜欢锅盔。煎鸡蛋。
炒饭给她:pulled pork,西兰花和洋葱粒,昨天买的沙拉里的chicken也给她。她说有点后悔在床上赖了5分钟,时间有点赶。我就把剩下的梨放在ziplock的口袋里给她带在路上吃。

等我在厨房忙完,洗完澡,他下楼来告诉我说,准备出门到公园里晒太阳。我提醒他在草地上可能回有ticks,他说那就躺在长凳上,做个hobo。
求之不得。

Home alone,真是久违了。我bing watch了《谜湖之巅》。女主角第一次看到是在广告之战里,那个时候没有觉得她特别出众,现在是越看越有味道。

2点不到的样子,带狗狗出门走了一圈,四英里多一点的样子。回来之后发现他已经回来了。脸色也是很糟糕。知道他一生病就是这个样子。我做我的事情。只能这样了。

学习了一会Psychology,聪回家了。厨房忙活一会,开始看《11.22.63》。


晚饭:

炖了一天的short rib牛肉块,非常美味。

五香牛肉面,放了四块温州豆腐干。

吃饭的时候就一直在听他抱怨第二针,反应大,然后就劝我不要去打第二针了。真是有意思。

然后又说不要用周末的时间生病,应该在周中去打疫苗,这样冠冕堂皇地不上班休息。觉得他怎么就这么斤斤计较了呢?

2021年5月10日星期一

2021在家上班第十八周(5/3/2021)

 周一(5/3/2021)

昨天晚上0:40第一次醒来,再次醒来就是2点,然后3点半,精准得让我都觉得可怕。一个半小时的Sleeping cycle。但是3点半之后几乎就是睡不着了,疼痛怎么也消除不了,而且都不知是肿胀引起的疼痛还是反之。有的时候让重力做功,会好一些,但是灵验得时候少。


早晨出门去跑步了,一英里开外,左脚开始发麻。跑回来后,做了腹部运动。

工作很忙,越忙就越有工作要做。

中午给她烤了鸡翅,我也吃了一堆。然后开车去买菜,还跑了两个地方。回家之后把东西收拾好,也是费了一番功夫。


看看我4月的读书观影记录。感觉就在追《六尺之下》。


下班后带狗狗出门,刚开到Mountain View Park,很小的雨,以为下不大,就铤而走险,没走几步,就被雨浇透了。有点气急败坏地回到车里,看到去接聪的时间还早,打电话给她,是否能早点去接她,她说油画比较tricky,干了之后,下次还得再怎么地怎么地的。所以算了,回家,老老实实地换一套干衣服,喝了一碗姜汤,在出门接她。



晚饭:

腐竹卷
番茄花菜
豆腐西洋菜汤

给他的剩饭用培根和青菜炒了一下,希望不要抱怨。





晚上参加门徒小组训练,没有想到被Helen一推就成了领的人了。


周二(5/4/2021)

昨天晚上0:40醒来,然后2:40醒来,有点意外,不是一个半小时,而是两个小时,然后就算难受醒过来也不看时间了,最后感到疼痛无法忍受,可能需要起来了,就看了一下时间,5点半。来到6点多起来的。之间,倒立也不行,正立也不行。

做了full-body strength。昨天跑步造成的结果就是浑身酸痛。每天不能剧烈运动,所以打算遛狗了。周四也不能运动,就算给自己的recovery day了。

中午去冬梅那里拿韭菜,没有想到一聊就聊了一个小时。她给了我一包韭菜,几个咸鸡蛋,还现拣了几个鸡蛋给我。

然后去她学校买Prom ticket。

然后图书馆。

然后去shoprite,说是就买酸奶,总是贼不走空地买了一些其他的。

回家后收拾,吃我用leftover ptai做的炒面,加了菠菜,鸡蛋,虾仁,蘑菇。胃慢慢地好起来吧。然后就着冬梅的咸鸡蛋喝了一点粥。

提早了十分钟下班,带狗狗走到Motngomery Park,4英里。回来汗流浃背,冲了个澡,还洗了头。走回家的时候,右腿还挺疼的。

然后做饭,问他要不要做三文鱼,他说不是油大的,不做了。



晚饭:

我和聪是三文鱼沙拉,他是三文鱼,培根和玉米。

冬瓜汤














周三(5/5/2021)

昨天晚上像是被drug了一样,9点开始就在本来应该看书的沙发上睡得东倒西歪的。半个小时没有看下一页书,所以9点半给狗狗吃了东西就带她出门,没有想到她还不太合作,结果回来的时候居然有点醒了。
sleeping cycle这个真的是有点神奇的,提早了一个小时睡觉,果然就是23:20醒过来上厕所,接下来也不知道一个晚上去了几次厕所,而且还都有很多尿尿,坐在厕所上还睡着了。晃了一下,醒了,赶紧爬到床上去。

说是24小时之前不能锻炼身体,所以就带着狗狗出门走了一大圈。之前居然忘了log in terminal,回来之后,还是做了一下mini band abs and glutes。上周的新session,但是上周没有做。没有怎么出汗,就直接在厨房里忙活了。

要准备她今天的午饭和明天的饭食。

番茄三个烫皮,去皮,西兰花,brussel sprout焯水。玉米棒子剥皮,绿豆芽去根,拣摘韭菜。

中午给她cod,西兰花,番茄鸡蛋,一个玉米。蒸了两个玉米,一个留给明天的晚饭,顺便蒸了一个红薯,晚上做红薯糯米饼作为主食。

我中午呢,就韭菜鸡蛋饼,切鸭腿留下的一点骨头,就着稀饭一起吃。

他自己给自己煎鸡蛋。

下了一天的雨。很潮湿。



洗干净韭菜,切好,准备做韭菜盒子给Helen送几个去。所以做了一大碗的馅。

下班后,雨过天晴,带狗狗出门。回来以后一口气喝完了豆浆。结果我要去洗澡了,她说要出门骑车。快要6点的时候,突然一阵倾盆大雨。比尔是好心,说聪聪淋到了雨了,自己提出要去接她,并且带上大毛巾。结果回来以后她还一脸的不高兴,说根本就是unnecessary。我觉得她非常不懂事。

晚饭:

烤排骨
韭菜豆芽炒鸡蛋
红薯糯米饼给我们

汤是番茄金针菇玉子豆腐汤。













周四(5/6/2021)

昨天晚上又是那种及其困倦的状态。这一周没有喝咖啡就是这个下场。晚上醒了几次,因为要进城,所以很早也就醒了。闹钟都是在我醒之后才闹的。所以失效。

5点半起床,6点多已经全部收拾停当了。带狗狗出门走了一小圈,6:35离开家门,赶上了7:05的大巴。幸亏赶上了这一班,因为再去做地铁,还要买MTA卡,都非常消耗时间,9点多一点到了医院。

这是72街2大道地铁出来之后,走去医院的路上看到的。好像是72街道,从2大道走到最东边的大道那。






check in以后没有多久,就被叫进去了。估计那天我是最早的一个病人。现在注射都是用机器进行的。护士的手艺不行,看见我在看书,还问我在看什么书。接下来就是等待。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也就过去了。喝的溶剂已经没有像过去那么难喝了,至少无色无味给人感觉干净点。刚一开始的时候还不错,但是因为腿是架在wedge上的,所以,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估计15分钟的样子,右腿开始疼痛。因为compression socks穿着,没有忍住,问,almost done?被告知是的。
PET scan终于结束了,然后去19楼抽血。

没有想到等待区域果然是social distance,并且特别地舒适,感觉比较开阔,而见医生的办公室却是没有窗户的。

这是透过大窗户看到的东河。

抽血的是非洲女性,果然技术很糟糕。

首先butterfly needle都找不好我的静脉,然后拔出枕头后,让我一直按着,自己离开房间不知道做啥去了,而且还过了很长时间才回来。真是够了。
心跳太低51
血压太低90/50

她去像护士汇报,但是也不能事情没有干完就离开现场啊。不过他们的医务人员发的夹克可真不错。

在等待PET SCAN的时候,就琢磨要不要趁着在下午2点见医生的空间,出去转一圈,否则,不知道昨晚病理切片是否还有力气。后来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没有找好餐馆,所以走到中央公园 hotel的food court,才发觉已经完全关闭了。结果就是一心一意地去uniqlo,扫荡的速度买了几件打折的衣服,然后再找了一家日餐店,结果又是关门,下午才开门。

一边找一边往回走,还没有走到我想去的那家日餐,路过这家餐车,想想就买墨西哥餐得了。
我要了沙拉,所以也没有特别地墨西哥。

我就坐在Park Ave大厦前的喷泉的围栏处吃了。
然后一路再走回去。13:45到了医院。还去gift shop转了一圈,再去14楼等医生。

这一等,出门的时候就是三个半小时以后了。

被带进去以后,首先是跟护士聊天,然后两个医生的护士还需要合作一下。先见了皮肤科医生,她很兴奋地说让我去做一个显微镜切片,一点都部疼痛,希望这项技术能代替从人身上做的病理切片。

于是我被两个medical school的学生带到一间小黑屋里,他们在一个年老的医生的带领下在我身上研究了半天。后来也碰到了在PET SCAN时候的类似的问题,就是右腿开始疼痛,不过好在可以把我的腿放成让重力做功的状态,稍微缓减了一下。

我算是给他们做了贡献,时间历时一个多小时。

然后就是给我做真正的病理切片,这是我进城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没有想到那位将近70多岁的女医生,知道打麻醉针的时候会非常疼,问我想听什么歌。我说不出歌名,她就自顾自地唱起来了,还叫她的助理也一起唱给我听。她的助理,上次碰到她是她第一次怀孕,我问how is your baby,她说,my babies!时间,对谁都是公平的。我的病还在发展,而她已经是两个女孩的妈妈了,一个七岁,一个五岁。

医生的动作还算比较快。然后离去后,我就等肿瘤医生的到来。

她给我看了PET scan的结果,跟5年前的相比,并没有非常巨大的区别。屁股上的那一块是亮得比较厉害的,而双腿在5年前也就知道是穿透了肌肉,只是那个时候并没有太bother到我,所以感觉好像问题不是那么严重。

然后我们就讨论了接下去的治疗。
1)先给我5天激素药,但是只是让我feel better,能让我好好睡一觉。但是并不能保证一定有效。有没有效,很快就知道了。
2)要等病理切片的结果出来之后,才能知道我适不适合一个新的疗法,两周一次,一次30分钟,但是副作用会是神经痛,所以有点自相矛盾了
3)如果结果说我不适合那种疗法,就用infusion,那是一周一次,一次四个小时。可以在MSKCC basking ridge进行。副作用是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不规律的心跳和一些肠胃问题。
4)还有clinic trial。

我问医生要了药的一些最基本的资料,离开了14楼。下楼的时候因为听到6楼的餐厅不错,所以还去看了一下,结果关门了,清洁工正在收拾,有一些冷食。我还是想吃点热的,所以赶紧离开了。去坐地铁的时候,很惊喜地发现地铁站门口有一个水果摊,就买了两盒蓝莓。聪说家里的蓝莓没有了。

心里还惦记着要去MUJI给聪买sketch book。原来Port Authority附近的一家关门了,所以,只能去5大道的那家。而地铁出来之后,实际上离汽车站很近了。但是还是做了一个不太明智的决定,转身去了muji。结果结账的时候还得去地下室。浪费了不少时间。因为没有花钱买纸口袋,所以,拿东西有点不是那么方便。这个时候已经是一身汗。

到汽车站之前看到了一个Bento Box商店,一开始想买一条sushi,后来看到有热的饭,还是决定买热的。很渴,还拿了一瓶水。没有喝饮料的习惯。

跑到汽车站里的时候,6:15不到,因为又热又渴,就要了一杯鲜榨的果汁。以为还能在等车的时候吃上两口饭,结果到了扶梯口处,被告知扶梯关闭,要坐8大道的电梯。这个时候,我快要lose it。跑到8大道外面,没有找到所谓的电梯。看到警察叔叔,就去询问,被告知在大楼里面,进门后左手。结果一部电梯只能坐四个人,所以我就厚颜无耻地没有排队,进了第一部到一楼的电梯。上去之后,一路走,看到最长的队伍,问排在我前面的人,是不是去NB,被告知是的。这个时候,我吸了几口果汁。快上车的时候,排在我后面的人跟我说,把果汁藏起来,否则司机会让你扔掉。我谢谢了他,就放到塑料袋里,吸管很长,露在外面。

没有想到回去的公车上非常拥挤,有些人不得不坐两个人紧挨着的位置。我很幸运,一个人坐了一个位置。把果汁喝完后,没有忍住,打开Teriyaki Salmon bowl,吃了两口。给家人通报一下已经坐在大巴上了,然后就迷迷糊糊睡过去了。司机开得飞快,40分钟就到了EB。

回到NB的停车场,我终于可以摘下口罩(关键是扯着我的耳朵疼),先把饭吃了之后,才开车回家的。

到家之后,看到他开车去给我取药了,给Helen发了微信,告诉她我平安到家。

狗狗在门口等我。我跟狗狗打了招呼之后,才看到聪在厨房。她告诉我比尔去给我取药了,她刚洗完碗,好像他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还聊了很长时间。我本来担心,她们会各顾各自己吃晚饭的。看来我不在家,也还算能和睦相处。不过不能有妄念。有一次是一次。

没有忍住,给聪看了我给她买的衣服。她问了我一句,“你给你自己买了吗?”后来比尔回来之后,我重复了一些我在市里的经历。然后大家就各自散去了。

洗澡,等衣服放到烘干机后,才上楼睡觉的。没有前两天那么重的困意,估计是没有喝herb tea。


周五(5/7/2021)

昨天晚上可能是因为抽血的缘故,人体在造血,让人比较兴奋。0:40醒了一次,3:40醒了之后,就再也睡不着了。本来想早起来锻炼身体,后来想想没有必要这么督促自己。所以还是等到了6点不到的样子。能闭目养神也是好的。

上午很快就过去了。我还是坚持做了一下Heather的No Repeat HIIT,一直到最后才出汗。没有敢太使劲,怕把线给震断了。不在乎这两天。

10:40带她去North Plainfield的CVS打第二针防疫针。以为还要家长签字的,结果什么都没有问,感觉有点奇怪。等待了15分钟,给她买了点化妆的东西才离开的。

去了Somerville Downtown,让她选的。她选了一家吃Burger的。只不过面包变成的菜。她要的chicken,我要的turkey。都要了Turf,Surf有点小贵。


然后去镇上稍微逛逛走走,要了playabowl,她有一阵没有吃了。回去的路上,她叫了一杯饮料,结果只喝了一半,说有点甜。带回家以后也就一扔。我感觉是有点不太爽的。感觉她那种随意花钱的感觉又回来了,这也是不花她的钱。

回家后,我就开始包韭菜盒子,个个都是大肚子。烙了8个给海芸送去。她还把冻着的艾草给了我。

然后路过Shoprite,买了冷饮和一条面包。开车的路上,我就吃了一根咖啡冰棍。

回家后,带狗狗出门走了一圈,没有走到小区外面去。今年的ticks很疯狂,就按照我们中午的路线走了一圈。这条小道已经是绿茵茵了,比起朦胧的绿色,还是喜欢后者。




回家后准备晚饭,一个去骑车了,一个要跑步,回来还都要洗澡。等到吃晚饭已经6点半了。
晚饭:

Kimchi豆腐汤
韭菜盒子

我胃口很好,吃了两个大的。



不知今天晚上激素是不是能发挥其神奇的作用,让我睡个好觉。





周六(5/8/2021)

昨天晚上果然睡得好。激素药的作用就是让免疫系统安静下来,不要肿胀,不要起来进攻。3:30醒过来去上厕所,喝了很多水。然后就是听到鸟叫,真正起床等到六点半了。感觉真是blessed。

带狗狗出门,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因为心里惦记着workout,所以走了两英里多。回去后做了两个session,一个tabata/abs,一个时upper body HIIT workout。这样一来,只剩下一个session就完成Heather的12周的健身计划了。明天是母亲节,明天做最后一个session,也算是很有意义了。
她一路睡到11:00多。11:00半的样子上楼去叫她,看到她厕所的灯亮着。说她今天不参加internship的会了。

今日的气温有点低,所以中午吃热汤面。

鸡汤面给她,我用苦瓜丁和鸡腿丁炒了一个菜,榨菜肉丝浇头给他,两个油面筋塞肉。我和聪一人一个。一人一个荷包蛋,一些青菜。

下午我找了一个coursera上的课,耶鲁大学的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应该会是很有意思坚持下去的。6周。我想一个月之内学完。

下午在她出门之前,找了找首饰,没有她入眼的。看到白金项链,是出国的时候妈妈给我的,想想已经二十多年了。带狗狗出门,出去的时候风和日丽的。5分钟后,天上的乌云铺天盖地,狂风席卷,于是无心恋战,赶紧回家,帮她找出高跟鞋。她正在化妆打扮。参加这样的活动,时间意识还是有的呀。

要自己开车去普林,在那里拍照后,再去一个叫Sara的同学家,然后回家。我让她到了普林,到了Sara家和回家之前都给我发个短信。没有想到5:15多了还没有一个信,短信不会,电话不接。我也没有办法了,只能说这样不遵守诺言的话,接下去的活动就要打折扣了。一直到快要6点的样子,才收到她的来电,说是平行趴车之后,感到很乱,就没有顾上。

晚饭就我和比尔,给他用培根青菜炒饭,蒸了一根香肠,我吃了两个韭菜盒子,一碗酒酿汤,也有他的一份甜汤。吃饭的时候他也没有问聪聪去哪里了。我不期望。

晚上十点半后,他又下楼来,问,“是不是聪不回家,你也不睡觉?”我说,我这就去睡了,因为跟聪短信完毕,知道她在回家的路上了。

我躺在床上后,听到聪进屋的声音,告诉她把门锁了。他在我的房间里linger,说一些可说不说的话,让他给我揉一下委中穴,不一会,我就睡着了。



周日(5/9/2021) 母亲节

看到三联美食里大家说的“你的母亲都又哪些独门食谱”。看着让人感动。这一小短篇最打动我。

青红酒鸡蛋线面

上高中的时候,每月月经第一天,疼痛肆虐于我身体内部时,母亲会煮一碗青红酒鸡蛋线面。把鸡蛋打进烧热的油里,煎得脆脆的,再往油锅里冲入1:1的开水和青红酒,用火烧到酒精味弥散,再放入烫好的线面,用一点酱油调味。因为酱油和青红酒,汤透出一种澄澈的绛红色,清透可见碗底。鸡蛋香滑,油脂的浓香与酒香混合在一起。虽然做法简单,一碗下肚却能立即补充被痛经带走的体力,甚至连疼痛也被一并抚平。

还是三点不到的样子2:50am起来上厕所,也是的确需要去。然后就睡倒5:30,虽然醒了一下,但是还是想回味一下可以不被疼痛折腾醒的感觉。然后就到了7:30才起床。

  
给几位妈妈发了节日的祝贺。Cindy的妈妈发来照片,有鲜花和巧克力算是她的礼物。我说,我估计聪忘记了。她就安慰我说,没关系,小孩子事情多,可能忘掉了。

比尔带狗狗出门了,所以我就直接去做workout了,今天做12周program的最后一个session,感觉还真是不错。

上楼给聪做午饭,然后本来想去洗澡的,结果厨房的事情一开始做,就没完没了了。一直过了一个小时才上楼去洗澡。坐定吃早饭已经11点多了。

吃了一篇avacado toast,一个protein bar,一个韭菜盒子,一杯无咖啡因的咖啡。没有过多久又吃了一个煎饼果子。给他也做了非常饱满的一个,里面放了火腿。

本来下午想带狗狗出门的,没有想到开始下雨。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的week 2学完了。

很惊喜地收到海芸的电话,问我在不在家,她在我们家的driveway上,真没有想到她冒雨,给我送来的鲜花和蛋糕。真是感到很被pamper,我说,你怎么这么客气,她说,过节还是要有一点仪式感的。而且告诉我说,闺蜜就是女人疼女人。

很是感恩。





反正也出不了门,就在家里做吃的了,准备做南瓜快手面包。锅盔已经做成型,就差最后摊平下锅了。

她发短信给我,说她回家了,我就开始做锅盔,这样她回来,正好可以吃到热的。结果回来的时候油烟机在轰鸣,没有听到她进屋的声音。看着她也拿着蛋糕盒子进来,心中欢喜,她还给我买了两条sweet potato的面包。她说那家韩国面包店人山人海。她去的Farmers' market买的鲜花,说还要排队,三个那人在那里灯。花也几乎都卖光了。

她吃了一个热的锅盔,然后我给她削了一个苹果。我们稍微聊了一下天。看看外面不下雨了,赶紧抓紧这个空带狗狗出门走了一圈,走回来的时候已经开始小雨淅沥了。

回家后把南瓜蛋糕做了。然后做晚饭。


晚饭:

清蒸鱼,今天用了新买的六月鲜蒸鱼酱油

酱香茄子肉末

冬瓜排骨汤

晚饭后吃了聪买的提拉米苏,非常浓郁
还吃一个海芸带来的蛋糕,感觉是芝士蛋糕,所以现在撑着了。


给google photo上传照片的时候,看到两年前的她第一次考AP的时候,我陪她去书店里复习功课,就是一天。我也做我的project。想来那个时候,还真是很亲密。

给妈妈打了电话,发了照片给她,妈妈说,聪聪开始懂事了。


How Adult Children Affect Their Mother’s Happiness


You are … irritating and unbearable, and I consider it most difficult to live with you.” So wrote Johanna Schopenhauer in a 1807 letter to her 19-year-old son Arthur. “No one can tolerate being reproved by you, who also still show so many weaknesses yourself, least of all in your adverse manner, which in oracular tones, proclaims this is so and so, without ever supposing an objection. If you were less like you, you would only be ridiculous, but thus as you are, you are highly annoying.”

The two-century-old letter amazes not just for its mix of archaic diction and sick burns, but also because it violates some of humanity’s most basic assumptions about how mothers feel about their children. Motherhood is supposed to bring unparalleled happiness. The Bible, for example, is full of stories of women—Sarah, Hannah, Elizabeth—who go from sorrow to joy when God grants them an unexpected child.

In real lif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ppiness and motherhood is more complicated. Raising small children is far from unmitigated bliss. Year after year, surveys that ask mothers what they most want for Mother’s Day find that their No. 1 answer is time alone. As children grow up, mothers’ mixed feelings seem to stick around. Research suggests that plenty of mothers, while perhaps not as up-front as Johanna, feel some resentment toward their adult progeny, especially when the relationship feels unequal. Thankfully, social science also offers clues to how adult children can patch things up and make their moms happier.

The happiness stage is set early on in motherhood, depending on how much help a mom has.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even after correcting for socioeconomic circumstances, single, non-cohabiting mothers are generally less happy than married mothers, which is not surprising given the financial and time pressures single mothers face. Of course, all of this depends on the quality of a partnership. Having a supportive partner significantly affects a mother’s health, mood, satisfaction, and more.

The aspects of motherhood that lower happiness are obvious and specific, from meltdowns in the supermarket to calls from the principal’s office. The benefits to well-being are more diffuse, and centered on a sense of purpose and meaning. As one team of scholars summarizes the evidence, “When compared with nonparents, parents with children in the home have low levels of affective well-being … and high levels of life-meaning.”

Logically, then, a mother’s overall well-being should rise as kids grow up, because the pressures of raising young kids decrease, while the sense of meaning that adult children bring their mothers stays high. But the opposite appears to be true. In 2016, three social scientists looked at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women with and without kids. They found that during childbearing years, mothers and mothers-to-be were happier than non-mothers. However, by age 40 and beyond, mothers’ life-satisfaction levels were generally a bit lower than their childless counterparts.

Clearly, many mothers experience less unmitigated joy from their adult children than they let on to their families. The good news is that the research also suggests ways to make Mom happier by making sure she gets as much out of the relationship as she puts in:

  1. Get off the family plan.

At the most obvious level, adult children can lower their mother’s resentment and stress by decreasing their financial dependence, which has been repeatedly found to be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family conflict. Some researchers estimate that adult children are nearly four times as likely to receive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ir parents as vice versa. In many cases, independence is simply not possible, especially given unstable job markets and the skyrocketing costs of city life. If nothing else is feasible, start with a small gesture, like taking your cellphone off the family plan. At the very least, don’t let Mom’s financial support go unacknowledged.

  1. Host a holiday at your place.

In the Jewish faith, the Friday-night Sabbath dinner traditionally includes a reading of Proverbs 31, extolling the virtues of the wife and mother in a family. “She gets up while it is still night; she provides food for her family,” goes the verse. And then, “Her children arise and call her blessed.” I have to wonder what goes through many mothers’ minds as they listen to this proverb in the presence of their families. Perhaps, “I’d be even more blessed if Junior did his own laundry now and then.” “Her children arise and call her blessed.” I have to wonder what goes through many mothers’ minds as they listen to this proverb in the presence of their families. Perhaps, “I’d be even more blessed if Junior did his own laundry now and then.”

  1. Ask about her day.

Unilateral relationships aren’t only about money and event planning. For your mother’s well-being, emotional support should be a two-way street as well. This truth is especially elusive for families that find themselves stuck in the roles they established when their children were young and relatively helpless. Mom seems more or less like an ATM of love and help when we are little, but a mature relationship must develop beyond this. One way to start to develop reciprocity is to listen more to your mother, the way you would to a friend.

The next time you call your mother—and make it today—ask her about something going on in her life that doesn’t involve you at all but that you know is important to her. Ask for details, listen, and then offer your thoughts. It might feel odd at first for both of you, but you’ll get used to it, and your mom will like it.

Arthur Schopenhauer grew up to become one of the greatest thinkers of the 19th century, but he never figured out how to make his mom happy. “The door that you slammed so loudly yesterday, after you had conducted yourself extremely improperly toward your mother, closed forever between you and me,” Johanna wrote to him after an especially bad argument in 1813. By all accounts they never saw each other again.

This kind of schism is mercifully rare—both Arthur and Johanna were allegedly pieces of work. Even if you, like Arthur, are an annoying, selfish freeloader, your mother is unlikely to cut you off completely. But why test her? You can almost certainly improve your relationship and her happiness by taking the advice above: Don’t take her for granted, and treat her with the attentive love she deserves.


2021年5月9日星期日

10件关于母亲的艺术品 (摘抄)

 彼得·霍赫《妈妈给孩子捉虱子》

荷兰黄金时代的风俗画家彼得·霍赫特别擅长描绘普通人的日常。在他笔下,生活并不是完美的,但却真实而充满温情。这幅油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屋子里暖洋洋的。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孩正趴在妈妈的腿上。妈妈专注地拨开他柔软的头发捉着虱子。尽管那是在17世纪的荷兰,我们仍能感受到共鸣。这就是童年的样子啊,是积攒在我们心头的温暖记忆。





菲利普·利皮《麦当娜和孩子、天使们在一起》

圣母是西方艺术中最常见的形象之一。由于她被上帝选中,诞下了救世主耶稣,中世纪的画匠们总是只突出她的神性,而忽视了她的母性。

乔托是第一个将圣母世俗化的画家。在他笔下,麦当娜有了母亲的神情。他之后,早期文艺复兴画家利皮更进了一步——他直接将圣母画成了爱妻的模样。

利皮原是一名修士,在他50几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年轻美丽的修女卢克雷齐娅,并且生下一儿一女。修士和修女私通,在当时是极大的丑闻,利皮家庭一度陷入贫困,幸而一贯重视艺术的美第奇家族赦免了利皮的入教誓约,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

1465年,在他去世前几年,他完成了《麦当娜和孩子、天使们在一起》。

多么好看的侧脸啊!无疑是爱人眼中的模样。这种美并不能摄人心魄,却能使灵魂安定。一旁胖乎乎的小耶稣(小利皮)向温柔的妈妈索要拥抱。因为有了人间的爱,利皮的“圣母”不再高高在上、难以接近,纵使她肩负着不凡的使命,她依然有权利体会拥有孩子的欢欣和失去孩子的伤痛。

莫里索《摇篮》

印象主义女画家莫里索的代表作《摇篮》,画的是很多妈妈都有过的经历。午后,当婴儿乖乖睡去,新手妈妈终于获得一小段自由时光。画中的女子一手托腮,看着摇篮里的宝宝,思绪万千。不久之前,她或许还是打扮入时、偶尔傲娇的美少女;那些潇洒的日子历历在目,而如今,竟然承担起了养育的重任,在带娃的间隙,不由觉得恍惚。








卡萨特《洗浴》


好像是《摇篮》的续集,卡萨特的作品中,婴儿长成了小女孩。母亲为女儿洗浴,是再平凡不过的生活片段。卡萨特的笔下,母亲都是温情脉脉,孩子都是可爱模样。母女之间的那种亲昵、爱意,世间万物无可取代。卡萨特一生未婚,也无子女,她把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在了画布上。











齐内达《和女儿们在一起的自画像》

俄罗斯画家齐内达·塞莱布里阿库娃出身名门,婚姻美满,有着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岁月静好,富足无忧。

 然而,人生并不会一帆风顺。1917年,俄罗斯爆发了十月革命。齐内达的丈夫被逮捕,两年后死在狱中。家中的资产全部被新政府充公没收,全家人很快陷入了贫困和饥饿。齐内达不得不以一己之力照料四个孩子和生病的母亲。《和女儿在一起的自画像》是她这段时期的作品,画中的她们亲密无间,虽然经济窘迫,但温暖和希望并未减少分毫。

1924年,齐内达接到了一项巴黎的委托,她不得不离开家人来到巴黎挣钱养家。当她完成工作,准备回国时,苏联政府禁止她回去。这一禁令,直到36年后才取消。齐内达的两个小一点的孩子之前被接到了巴黎,而两个大孩子,几乎与她分离了大半生不得相见。

或许齐内达幸福的前半生为她积蓄了很多能量,再大的风浪和波折也不能击垮她。与故乡与亲人分离的漫长岁月中,齐内达旅行、画画,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求与歌颂。1960年,齐内达76岁了。她终于得以与阔别36年的家人们相见。她的作品被运送到苏联进行展出,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人们将她比作俄罗斯的雷诺阿,称她为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女画家。是的,同时她还是个苦难的母亲。


毕加索 《母与子》

毕加索画过很多母与子的题材。


在他的蓝色时期作品里,母亲和孩子往往处于饥寒交迫之中,暗示了他当时的穷困潦倒。而到了20年代,他笔下的“母与子”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子。此时,一方面他游历罗马,深受古典主义大师的熏陶;另一方面,他与俄罗斯舞蹈家奥尔加·霍赫洛娃生下了第一个儿子保罗。这一时期的毕加索,应该是心地最柔软,生活最稳定的,他在1921年到1923年间创作了至少12幅母与子主题的油画。这一系列中,画面的背景简洁沉稳,母亲和孩子的造型如雕塑般厚重、健壮,展现出永恒之感。此后,毕加索和他的画作就再也没有回归到如此安宁和谐的状态了。

亨利·摩尔《母与子》



1898年,亨利·摩尔出生于一个矿工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明白了生活不易,懂得体谅自己的母亲。亨利的妈妈患有背疾,犯病时会关节疼痛,年幼的他常常给妈妈揉背。长大后的亨利·摩尔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雕塑家。母亲和孩子是他反复塑造的形象。





他曾对朋友提及童年的记忆,“雕塑作品的正面和背面一样重要,尤其是这一件,那是我妈妈的后背,我太熟悉了,闭着眼睛都能揉得很好。








勒布伦《玛丽王后和她的孩子们》

1793年10月16日,在巴黎的协和广场,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断头台上被砍下了首级。至此,这位法兰西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王后结束了跌宕的一生,年仅38岁,死后她的尸体被草草埋葬。很长一段时间里,历史对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评价,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红颜祸水”,使她承担了法兰西帝国衰败的全部责任,被安了上无数罪名。


法国女画家伊丽莎白·勒布伦一度是玛丽王后的御用画师,曾为她创作过30幅肖像。她虽然身处洛可可风格浓厚的宫廷之中,但更崇尚理性与沉静。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典主义的庄重。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的是尊贵的王后,更是一位刚失去了一个孩子的母亲(空空的摇篮寓意小公主的早夭)。

在判决玛丽王后死刑的审判席上,面对曾与儿子乱伦的指控,安托瓦内特大声说道:

我之所以不回答,是因为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拒绝回答这样一个对母亲无礼至极的指控!我呼吁所有在场的母亲给我这项权利。 

“If I did not answer, it is because Nature itself refuses to respond to a similar accusation against a mother. I appeal to all mothers who are!”

尽管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奢侈是确凿的,但她的悲惨结局更多的原因在于,她生在了一个法国摇摇欲坠的时代。或许勒布伦的画是在提醒我们,玛丽王后也曾是一个心碎的母亲。


詹姆斯·惠斯勒《惠斯勒的母亲》


《惠斯勒的母亲》在刚发表时遭遇过许多批评,评论家刻薄地说,这幅画死气沉沉,呆板地描绘了一位行将朽木的可怜的老妇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母爱”题材的代表作。

大家都以为这幅画是对母亲的歌颂,但事实并非如此。 

惠斯勒在构思该件作品时,原本是请了一位模特的。模特无故缺席,惠斯勒就跟母亲商量,请母亲代劳。由于作画时间较长,怕累着母亲,惠斯勒只好修改了模特的姿势,从站立变成了侧坐。这幅画的本名也不叫《惠斯勒的母亲》,而是《灰与黑的协奏曲,第一号》。惠斯勒很喜欢以乐曲形式命名作品,这符合他的艺术理念。他被认为是“唯美主义”的创始人,推崇“为艺术而艺术”。画家的创作本意是,通过对人物与环境在构图和色彩上的精心编排,实现黑、白、灰三色的和谐,渲染出肃穆、静默的气氛,却误打误撞地成就了一幅向母爱致敬的经典。

布尔茹瓦《妈妈》

大概有很多朋友在一些知名美术馆的门口,偶遇过这样一个巨大凶猛的蜘蛛雕塑。为什么它们的名字叫“妈妈”?

艺术家布尔茹瓦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这一系列的雕塑,当时她已80多岁高龄。而她的母亲在她21岁时就已经去世。 

布尔茹瓦说,母亲是她最好的朋友。母亲去世时,布尔茹瓦悲痛欲绝,试图跳河自尽。她一生背负着对母亲的深切热爱与思念。终于在晚年时,把所有积累的情感以一座巨大的雕塑宣泄了出来。

蜘蛛象征着布尔茹瓦的母亲,勤劳灵巧的双手,善于修补地毯,象征着她刚毅坚强的个性,也象征着对子女执着而坚固的保护。当我们仔细看雕塑时,我们会发现蜘蛛的腹部孕育了几枚虫卵。

 母亲的爱支撑着布尔茹瓦努力实现了她的艺术梦,给予了她无穷的力量战胜种种困难。当布尔茹瓦也来到了人生的末尾,她终于可以将心中深藏展露出来,告别她的母亲,也告别她自己。

1898年,亨利·摩尔出生于一个矿工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明白了生活不易,懂得体谅自己的母亲。亨利的妈妈患有背疾,犯病时会关节疼痛,年幼的他常常给妈妈揉背。长大后的亨利·摩尔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雕塑家。母亲和孩子是他反复塑造的形象。

培养怎样的孩子(摘抄)

 我想,成功的教育,不是为增添技艺以在阶层的攀爬中抢占先机,而是首先塑造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 他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健体魄;

  • 他能正确认识自己、体恤他人;

  • 他能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明白贫穷并非全因懒惰、成功要靠自己又不完全是自己的功勋;

  • 他能看清生活的真相,接受人生本是艰难,在顺境中心怀感恩,在逆境中动心忍性;

  • 心智成熟,他会主动寻找养料;心智未开,再优质的滋养也是吸收不良。

2021年5月8日星期六

邱志杰:我在菜市场写了什么?

 1类,是将菜市场中原有的印刷体的文字换成我的书写。

这里面又包含两大类,一类是政府的宣传标语和管理规定,一类是店家的商业招幌。

比如说,关于朝阳区争创全国文明卫生区,“垃圾垃圾不落地”的宣传,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我甚至分别用敦煌写经,隶书和墓志铭的风格抄写了三源里菜市场的《卫生管理条例》,《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防疫期间的《商家经营承诺书》等。以及门口的《禁止车辆入内》、《宠物莫入》、《导盲犬准入》等。入口桌子上的《进入市场、佩戴口罩、检测体温》、进入市场时的《本市场不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大横幅等。


工作量最大的是一组五个一组的小垂旗《垃圾不落地、垃圾不落地、摊位要整齐、食品原料正、生熟需分区》等,人家本来是用印刷在丝绸上的小旗子,整个商场从头贯穿到尾,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组,我全部用手写书写,每张都不完全一样,风格还有微妙的变化。

商场中本来就有一批装饰性的关键词,如“供应”、“需求”、“权利”、“信息不对称”等等,我也分别用相同颜色的洒金宣书写了。

三源里菜市场的管理部门在一些店家会给贴上《雷锋示范岗》,《党员经营商户》,《文明诚信经营户》、《平价商铺》等各种表彰性质的标签,这些我也进行了书写。

另一些品种是店家的商业招幌,菜市场里面本来就是分区经营的,哪个区域卖的是粮油、肉食、水果、蔬菜、干果、调味品,分区井然有致,都有牌子标示。这些牌子我一一进行了书写,覆盖。

此外有一些商家自己带有广告性质的东西,比如《农家散养黑土猪》,比如《春兰清真羊肉铺》、《中粮家佳康生态自养肉食》、《靓汤  你来选我来炖》、《刺身、海胆、生蚝》灯箱等,这些我都一一测量了原尺寸,只要店家们愿意接受都进行了替换。实际上,这些店家他们没有一个不愿意的。

这些具有招牌性质的东西,有传递信息的要求,要求比较明晰的可辨认度,所以肯定不能写大家认不出来的草书,我基本上把它们控制在《张迁碑》、《封龙山颂》等比较方正的隶书,或带点魏碑味道的字体。


有一些商家的书写内容很大,比如说卖茶叶的,就得替他们书写各种品种的茶叶的小标签,卖蘑菇的店铺、卖各种豆子和米的店铺,每一家都有几十种,也都一一书写小标签,基本上是用我熟练的小楷字体,来自伯3919敦煌写经的风格。有时候我小时候临摹得多的《兰亭序》或《智永千字文》的感觉会跑出来。

也是为了当代买家的辨识方便,我基本上成功地做到了坚持写简体字。可能有个别字还是偶尔冒出了繁体,应该数量很少。

这个部分还有一类是本来没有,但我制造出来的,那就是我买了一批围裙,为每个店家写了一两个字,送给他们。卖米的写个“米“,卖菜的写个“菜”字,卖肉的写个“肉”字。我希望他们每个都穿上,有很多人真的穿了一整天。也有我所估计不足的,比如说卖鱼的人家穿的围裙是那种像塑料雨衣质感的,穿上我的不防水的布围裙实在是不靠谱,但也还真有一位卖鱼的老哥一直穿着的。这批布围裙是在昨天晚上两点布展结束之后,我回到工作室才马上写到天亮的,写嗨了之后,我来了一条《幸运者》,一条《赢家》。今天在菜市场分发围裙,拿到这两条的两位女士,开心极了!在市场里炫耀地走来走去,说:我就是这个市场的幸运者和赢家,开心地和我合影,卖清真肉铺的姐姐也很开心的来和我合影。

2类是利用菜市场中央的钢梁悬挂用宣纸书写的作品。

这部分悬挂的很高,确保基本上来来往往的人不会碰到,白底黑字的书写感觉更像传统书法展览。有一批是横着的贴在原有的云闪付广告上面,有一类是竖着的长条----我还是希望老百姓都能看懂的,所以大部分写得都还算平正。但总的来说这批不需要有那么充足的辨识度,所以也有个别的某日喝了酒之后的字,字形和章法还比较怪异,创作空间很大。

这部分写的内容其实也挺庞杂的,当然总的来说是关于吃的内容。

有一些是古诗词,但大部分都是横着写的,中国文人从来就对吃饭喝酒这件事情津津乐道,尤其像苏东坡这种特别接地气的人,写了很多关于食物的打油诗,比如《猪肉颂》: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有的是乱七八糟的把古诗词、流行歌曲歌词和流行的俗话混在一起。我们的流行话语中,有的是市井的英雄气,比如“都在酒里”,有的则很小资或者很小确幸,比如“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在厨房遇见苏格拉底”、“不敢回忆成都”之类的。

《饭桌哲学》---“众口难调,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乡愁是最好的下酒菜;人是铁,饭是钢。”

梁实秋的《馋非罪》:食素使人瘦,无肉令人愁;海上生至味,田间稻麦香;零食可解忧,茶酒自风流。食粟本同天下责,茶杯里的风暴,饭碗中的山河,厨房里的政治,舌尖上的中国。

《吃饭积极分子》---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去重庆吃去南京吃去杭州吃去香港吃去比利时吃去意大利吃去墨西哥吃;南边一点的人们吃的是香喷喷的白米饭,北方一点的老乡跟我一样吃排骨面;走上干饭人的不归路---这种带有一点恶搞的自嘲、幽默,其实是中国文人喜欢的老传统了。我想苏东坡也会说自己是“吃饭积极分子”或者“干饭人”的。

有一些直接是写菜名或者菜谱。菜市场是给人带来巨大幸福感的,是治疗厌世的地方,那些生机勃勃的带着大地气味的食物,最具有疗愈功能,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甚至想一想那些菜的名字都是幸福的。


比如豆腐: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沙锅豆腐、香椿拌豆腐、锅塌豆腐、八宝豆腐、什锦豆腐、银鱼豆腐、文思豆腐、西施豆腐、雪花豆腐、麻婆豆腐、三美豆腐、叉烧豆腐。

桐城好,豆腐十分娇。打盏酱油姜汁拌,秤斤虾米火锅熬,人各两三瓢。

一张豆腐不过瘾,再来一幅《最爱吃豆腐》:鱼生火,肉生痰,豆腐白菜保平安;穷奢极欲,提篮儿买豆腐半斤;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刀子嘴,豆腐心  ;豆腐好吃磨难推。

比如竹笋,一上来就是金农的打油诗,中国文人的生趣盎然跃然纸上:

“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劝君速吃莫踌躇,看被南风吹作竹。

春山笋贱,无人争吃,夜炉芋美,与客同煨。

这一幅《莼鲈之思》:“佛跳墙、醉排骨、狮子头、凤尾虾;带子上朝怀抱鲤、土笋冻腌笃鲜、,詩禮銀杏烧鹅皇、蚂蚁上树鱼钻沙、八仙过海闹罗汉、油焖春笋烧鹅皇,腊味合蒸烤乳猪  一卵孵双凤、孔府一品锅,東坡肘子、水晶肴肉、龙井虾仁粉蒸肉、洛陽燕菜神仙鸭、 夫妻肺片、宫保鸡丁、九转大肠千张包、大煮干丝青团子、蜜汁叉烧豌豆黄、过桥米线、太湖三白 尤溪卜鸭、金陵丸子”。

光是菜名就说出了食物与乡愁的滋味。

今天下午我给尤伦斯的馆长田霏宇讲了长沙令张翰的故事,他是和丽丽一起来买菜同时看我的展览的。我告诉霏儿,为什么这一张是乡愁。我说起欧阳询的《张翰帖》和李白的那一段“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赋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甚至于直接写菜谱。

即使在写菜谱的时候,也是可以搞怪的。比如说,《蚂蚁上树》的做法,“先把粉丝在凉水里浸泡一小时”。在今天这个互联网的语境下,菜市场里面贴满了“支付先看云闪付”的广告,“粉丝”这个词,当然是另有趣味。我自己,以前每当有人说:邱老师我是你的粉丝,我为了避免尴尬,总是会说,哦那我岂不是成了肉末,我们加起来就是一盘“蚂蚁上树”。

再比如说宫爆鸡丁的做法,最后一句说爆炒的时候是很危险的,因为“一不小心就老了”。我把这一句“一不小心就老了”故意写的很大,在人们看上一眼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份菜单的时候,想到的其实是生活的烟火气对人生的熏染,是“灶台前人渐老”的沧桑。

这个部分是维娜最喜欢的,她还忙着为我出各种主意帮着想要写的内容。《咖啡系列奶茶养颜》,《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酒边放国山河》、《谁在食物链的顶端笑》这些是我自己本来就想写的。至于《深夜食堂》、《识食物者为俊杰,心诚则零卡路里》,《我的中国胃》这些怪话,我本来根本就不知道,是她出的主意。

三天前我跟老家东南卫视来的记者解释我为什么要写这些下里巴人的吃吃喝喝的内容,传统上书法家都是写风花雪月的古诗词,我突然间说,哎呀有句话我一定要写下来,当作对菜市场的引车卖浆者流的致敬!那就是“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可惜写的时候,我没去查资料,我写成了“仗义每从屠狗辈”。惭愧。

今晚查百度百科,这句话竟是我的福建老乡说的。这是传统文人对底层人民对最高致敬,是知识分子的最激烈的自我批评。而曹学佺自己的生平,其实为读书人挽回了颜面。

百度百科说:曹学佺(1574年-1646年)明代官员、学者、藏书家,闽中十子之首。字能始,一字尊生,号雁泽,又号石仓居士、西峰居士,福建福州府侯官县洪塘乡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任四川右参政、按察使、广西参议,以撰《野史纪略》得罪魏忠贤党,被劾去职,家居二十年。清军攻入闽中,曹学佺香汤沐浴,整顿衣冠,在西峰里家中自缢殉国,死前留下绝命联:“生前单管笔,死后一条绳。”另有说法称他是在鼓山涌泉寺自缢的。曹学佺死后,其家被清兵所抄,家人也遭逮捕,藏书被清军抢光。清乾隆十一年(1746),即曹学佺逝世一百年之后,清政府追谥他为“忠节”。

在菜市场悬挂这些内容,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菜市场的地形和语句,比如说《都在酒里》,我们就挂在卖酒的店铺门口。而苏东坡的《猪肉颂》,无论如何是不应该挂在卖清真牛羊肉的店铺门前的。

曹学佺是在广西做官审判一桩屠夫杀皇亲家的狗救人的案件写下这句的。广西玉林狗肉节近年来遭到爱狗人士围攻,去年还听说有人呼吁立法禁止吃猫狗肉。这些观念的变迁,很大程度上是中西文化接触的产物。这三源里菜市场最有特点的就是,来这里买菜的外国人多,很多标牌都应该中英文都写,这就成了我放在这里的第3类东西——

3类,写给外国人看的英文书法。

我在所画的地图上都要写中英文,写中文书法对我来说永远是非常愉快的事情,但是英文却曾经非常苦恼。因为写英文字体所用的以前是芦苇笔,有些字体比如罗马体是来自碑刻的时候的用刀,所以会带有衬线。我曾经专门从威尼斯买回欧洲人用的花式钢笔蘸水在宣纸上写会化开,没办法操作。怎么写英文字体一直是个难题---我想到我努力去用毛笔模仿罗马碑刻的字体风格,甚至于花大力气努力去模仿欧洲宫廷写诏书的那种花体字,或者中世纪雕版书籍的哥特体,都不靠谱。

到了2015年9月份我在莫斯科双年展上画《第三世界地图》,因为在墙上画比较放松,又赶时间,写字写到忘我的时候,突然间写出了感觉。因为写得急,我不知不觉地就开始用《张迁碑》、《礼器碑》和《爨宝子碑》的笔法写英文,竟然发明出了一种英文字体。有时候用笔锋写较细的凝练的线条就像《礼器碑》的感觉,有时候笔尖按下去一点追求方正,就像《张迁碑》,有时把整个笔腹全部按下去,写出肥大粗壮的感觉,也能尽力的把体现出来。从此之后我就有比较大的自信写英文字,有时也能写嗨,写出书法的感觉来,写出软毫的魅力来。

这部分内容是写给来三源里菜市场买菜的老外们的,我选择了写一些关于吃的有意思的谚语或名人名言。好在世界各国都有关于吃的、关于饥饿的、关于厨师的谚语,有一些极为深刻,有一些甚至感人。其中我最喜欢的是:

尼泊尔谚语:造嘴巴的神会提供食物。The god who made the mouth will provide the food.

意大利谚语说:上帝给我们送来了肉,但是魔鬼给我们送来了厨师。God sends us the meat, but it is the Devil who sends us cooks. ~ Italian Proverb

如果一个房子里有两个厨师,汤要么太咸,要么太凉。——伊朗箴言 If there are two cooks in one house, the soup is either too salty or too cold. ——Iranian Proverbs

圣雄甘地说:上帝以食物的形式来到饥饿的人面前。God comes to the hungry in the form of food.

耕作始而诸艺随。When tillage begins, other arts follow.

我也找到一些Farmer Garden上面的标牌,大部分都是感恩农民,强调有机和环保的比较白左的言论。比如:

You can’t buy Happiness but you can buy local.

Fruid is Fast Food.

Local food supports Local Families.

有些也像我们的玩笑一样语带双关,相当有趣。比如:

Give Peas a Chance.

又如:I like to Play in the Dirt.


4类,是一批装置和行为作品。

这些东西是我来菜市场踩点的时候,看到菜市场各种各样的物品激发出来的想象。

1,《纸箱》

菜市场随处可见丢出来的食品包装箱,摞在一起的食品包装箱,我就想起安迪沃霍的那个商品包装箱子的作品,于是就买来一批空白的纸箱子在上面仿照书写食品包装的模样。有些装得像模像样,但是也有一些是自己往里夹带了开玩笑式的私货,比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有机绿色》,《传统工艺手工制作——蛋壳乾坤,泥丸世界,有机》。

这些包装箱上的书写进度很慢,因为写一个箱子等于写了4张纸的作品。我一直到昨天晚上布展已经开始还在现场继续写,才全部写完。写完了在菜市场其实没地方堆放,有几个我想象的可以堆放的通道,管理人员告诉我明天早上水产品进货的时候地上全会是一片水。而且菜市场经常有推车要进进出出,最后这些包装箱大部分堆在了菜市场尽头。堆在一起,其实效果很好。我今天接受记者采访,就都在这个地方进行。这件作品算是对安迪·沃霍的回应。他的商品是用印刷术机械复制的结果,我的箱子是拿农业时代的工具一个个写出来的,每一个都生动而有趣。

2,《推车》

最后这些箱子摞在手推车上,方便移动,也不容易被地面的水弄湿坏掉。这个手推车的轮子也是我特制的,轮子上刻着“谁在食物链的顶端笑”的翻转的字样,推着手推车在菜市场里面走,路过水洼的时候,会在地上留下字迹来,这是我2000 年在日本的《念叨》和2008年的作品《如何成为失败者》的菜市场版本。

3,《砧板和菜刀》

逛菜市场的时候,看到卖肉的摊位上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菜刀和骨头,为了吃牛骨髓而切开的巨大的牛股骨,非常有感觉,我回去立刻下订单买砧板和一种非常凶狠的剁骨头的菜刀。砧板有6块,《心如刀割》,《中原》,《立地成佛》,《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无肉不欢》,菜刀上则是用腐蚀的方式,做了一些下凹的字样,菜刀有10把,有时候两面的字是一样的,有时候的两面字不同:《弱肉强食》,《天理·天恩》、《革命·逻辑》,《割不正不食》,《专啃硬骨头》,《你好》,《斩·爽快》、《痛快·痛快》、《命运·历史》,《对不起》。

想象一下,一个砧板上写着“心如刀割”,一个厨师拿着一把写着“对不起”的菜刀,用这个砧板在剁肉。另一个砧板上写着“中原”,两把菜刀一把写着“弱肉强食”,另一把写着“命运·历史”,在这个砧板上剁肉馅,会是很神奇的感觉。我在朋友圈发布了图片之后,大家都超级喜欢这件作品。我也喜欢、得意。

今天我把这些砧板和菜刀分发给卖肉的摊位让他们使用,等到用上一阵子,砧板上密布着刀痕之后,我再把砧板收回来洗一洗,可以产生出拓片来送给大家玩儿。

4,《甲骨》

我买来了巨大的牛骨头在上面写了字,虽然很彻底地煮过(煮出来的牛骨髓好好地吃了一顿),但骨头上还是有油。即使用丙烯颜料写也很艰难。所买的乌龟壳快递到的时候发现是树脂做的家伙,重新下单买到真的龟壳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处理了。到昨天晚上在现场布展的时候,我发现这些牛骨头显得非常粗糙。如果骨头要出好的效果可能还是应该刻字,然后再把颜色揉进去的,所以我临时把这个牛骨头作品取消了,没有展出成功。本来在上面写的是:硬骨头精神、硬骨头、骨气、粉身碎骨、贱骨头、软骨头、脱胎换骨、恨之入骨、冰肌玉骨、一将功臣万古枯、仙风道骨、傲骨嶙嶙、铭心刻骨、骨化风成……这些字。

这件作品下一步怎么做,还得好好想一想,这次是来不及了。

5,《一蛋一字》

我我在日本做过一次类似的作品,我把梁启超的一篇文章600多个字分别写在600多块石头上,每块石头上一两个字,在美术馆展出的时候,这些石头上的文字的拓片在墙上连成一篇文章,而石头则分散堆放在美术馆的各处、美术馆外的草地上,以及整个城市的各个地方。这些石头会被拿走,流散到世界各地。这个作品的来自日本非常盛行的一个传统,“一字一石经供养塔”---那些信佛的人,为了做功德,会把佛经抄写在小石子上。有的人为了超度自己的母亲,会把整部8万多字的《楞严经》抄写在8万多块小石头上,这些小石头合起来是一本书,但其实每个字都是零散的,他们会把这堆小石头埋在一座塔里面供养,似乎我们山东的四山摩崖石刻带有观念艺术性质的大地艺术。这次看到菜市场的鸡蛋摊位我就想着在每个鸡蛋上写一个字加起来是一篇文章,让不同的人买走,这篇文章就会散布进不同的家庭里面,然后人们敲碎蛋壳,这个文章就消失了。

今天把蛋交给一家卖蛋的商铺帮我卖这些鸡蛋,他开始坐地起价。这些鸡蛋最后似乎都被艺术爱好者整套地给买走了。 

6,《围裙》

每个商户发一个围裙,上面写一个字,他们售卖的摊位食品,如,肉,菜,粮,鱼,果,等等。前面说过。这个效果很好。 

7,《门面》

我发现这些菜市场里面的商铺有很多都是带有一种纵向的卷帘门,拉上之后可以上锁。以前中国的商店,很多都是门板,晚上关门的时候一片片的门板装上去,它其实非常像古代的木简和竹简,我很自然的会写到在上面写字。就派学生去和他们谈判,希望他们能同意让我在上面书写。我想像这样一来,就算我的展览几天就结束了,当整个菜市场每天关门的时候,这些帘子被拉上,里面的字展示出来,会形成了一个没有观众会看到的书法展,而白天营业的时候这些帘子是卷起来的,大家是看不见这些字的。谈判的结果,我的学生告诉我说,他问过的每家每户全部都同意,这个结果实在让我非常吃惊。

昨晚我在现场在这些竹帘上书写,结果发现竹帘上很难操作。丙烯颜料也不行,最后我只写了其中的三家,写的内容是吉祥的话,日进斗金,财源滚滚,大吉大利,百毒不侵之类。今天商户好像很满意。


8,《鱼肠字》

在鱼肚子里面放字条,这是我这次最想做的一批东西,我看到卖鱼的摊位就兴奋,真是不折不扣的闽南海边人啊。我想象海鲜摊位上应该有一些小旗子插着,上面写着“想念大海”、“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类的词句。然后当人们把鱼买回家,剖开肚子会在里面发现一张纸条,纸条上面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到了网中都是鱼”、“飞鸟潜鱼未知死”、“滴仙海上驾鲸鱼”、“食鱼者在网中”、“一春鱼鸟无消息”、“尺素托双鱼”、“几托为鱼梦”等等。

这个做法让人想起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他们把谶言纸条塞在鱼肚子里面的做法,我把这些内容写出来了,还把纸条都在蛋糕蜡烛那种可食用的蜡里边浸泡过以便防水。

今天开张的时候,马上和店家商量,但店家都忙着做生意,没空帮我们仔细地把纸条塞进鱼肚子里。而且还有个现实的问题,现在的人都会要求卖鱼的帮他们把鱼处理干净,当场剖开肚子,而不是把鱼带回家自己去开膛破肚。这个回家才发现的过程,因此就失败了。但是店家们还是很开心地把我用蜡处理过的纸条铺在他们的鱼摊之上。效果倒也挺好。

仔细想一想,只要是在城市里面的菜市场,可能很多卖鱼的都会替顾客杀鱼的。这个作品未来真的要彻底实现,估计得直接去海边和渔民合作,这样菜市场的人剖开鱼的时候才有机会和顾客同时发现纸条。

总结

这次在三元里菜市场放进书法,从到现场看场地,到决定五一节就推出展览,期间只有10天的时间,这10天里我没日没夜地写字,大大小小的字,写了无法计数的几百张。由于菜市场的工作特点,只能在昨天晚上7点他们菜市场关门并打扫完卫生之后才开始布展,今天早上6点多,菜市场的商户就会进来,所以原计划是从晚上7点到早上6点通宵布展。好在我学生多,菜市场很有吸引力,一大群学生跑来帮忙,所以虽然工作量多而繁杂,到了晚上2点之前,布展就完成了。

三源里菜市场的商户,接触的外国人多,现在见多识广,非常有文化,性格也较为开朗,很有好奇心,我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动作,他们都能接受。今天下午有一家商铺拦住我,拿他们小孩的素描让我指导,我很认真地提了很多意见,告诉小孩要想能考得上中央美院,还得再下非常多的苦功,把周边的商户都给感动了。

菜市场鲜活生猛的环境,显然非常受到大家喜欢,好多好久没联系的朋友,都专门发来信息夸奖。早上开张,中午我发了3条朋友圈,到了晚上发现就有七八百条点赞,每条朋友圈都有两三百条点赞。

这样搞书法,蹭生活本身的活力,蹭菜市场为大家带来的那种幸福感,真是占了不小的便宜。下午田霏宇和郭小彦来的时候,我们回忆起当年2002年做长征的时候,我和卢杰在广西的菜市场抢占一个摊位在地摊上放上摄影作品,拿小石头压着就开始办展览。绿绿说,感觉到了一种2000年前后的气息,那是艺术还没腐败的时代。

理论问题下一篇文章再说。此刻先要谢谢我的策展人张维娜,又漂亮又懂文化的吃货维娜姐姐。谢谢我工作室的王师傅、璐璐、兰兰和一直在帮忙和张罗各种事情的郑永和、陈科成、牟韵婷、杨慧萍,韩杨等人。谢谢昨天晚上帮忙布展的刘行、嘉文、博文、思遥、何璇、葛蔓……等等等等同学。最要感谢的是三源里菜市场生机盎然的大大小小的老板们。




走路

  不知道是我喜欢散步时候能听书呢,还是听书的时候能去走路。两个我都喜欢,所以在这个周末,我走了两次。 难得这个周末逃离了降雪和低温,气温居然还在这个三九的日子里有了意外的回升。 周六,针灸回来,就忙着做午饭。午饭后,我就独自出门了。早晨出门的时候,因为有了温暖的气流,雾弥漫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