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7日星期一

(转载)书评 (2015/03/31)

『The Seven Spiritual Laws for Parents: Guiding Your Children to Success and Fulfillment』by Deepak Chopra

Dr. Chopra 是 印度裔美国医生 MD,还看过其他几本他的书,很喜欢。不过听说本人很傲慢,人不如其书。

作者:马宁

《做孩子的心灵导师》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籍,在这里洋溢着富足的气息和发自深层的爱。现摘录部分如下,和大家做分享:

 为人父母是一种福分
或许为人父母者最殷切的希望,就是眼见儿女一生有所成就;然而有多少父母明白,通抵成功最直接的路径,就是借助于灵性滋养?我们的社会通常不会认同这条路,而且相当反对。我们教导子女如何生存、如何守规矩、如何自我防卫、如何保持竞争力、如何坚忍不拔、克服挫折、困境及横逆。虽然大家多认为相信上帝是一椿好事,但传统以来,人们将神与日常生活划清界线。这是一项谬误,而此一观念的错误,自幼时起便根深蒂固,常常影响我们的一生。

许多人不假思索认为,成功必然是指物质面,可以用金钱、名望或丰厚的财产来评估。这些物质成就当然可以是代表成功的某些要素,然而,拥有了这些并不保证就是成功。孩子可以获得的成功,若以非物质层面的标准来界定,其中应包括:爱的能力、具有同情心、充满喜悦及将欢乐散播给别人的能力、洞悉人生的意义、与宇宙的创造力相互连结的意识。上述的种种扩展了成功的精神空间,能够导致内心渴望的成就及愿望实现。

如果你在简单的每一天之中时时感到惊喜,发掘人生的意义,你就已经成功了!更深层的说,这句话意谓了每位婴儿的出生就是一种成功。每位孩童在面对每一天时能够时时感到惊喜,就已经完全证明了大自然希望我们成功:欢喜过生活是人的本性。上帝的种子在人的内心扎根,当我们展开精神之旅时,即是为上帝的种子浇灌。美善的生活是你我内心意念的写照!随着时间的累积,当灵性的花朵在你我内心绽放时,我们就开始亲睹及体会神迹了。

因此,父母的责任就是确保子女踏上精神之旅,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确保子女人生成功的最上策;它要比赠予子女金钱、安稳的家、甚至是梦想及情感更胜一筹。我要求各位去思考为人父母的此一神圣观念——仅管这观念与您目前看待你们的父母的角色迥异。

为了阐述此一崭新的为人父母之道,我们需要一些实用的原则来教导子女。在我脑中所浮现的这些原则,就是我的前一本书《福至心灵——成功致胜的七大精神法则》所列出的那七项。为了与灵性产生关系,认识精神法则有其必要,当你练习精神法则时,就是使自己与大自然融合。其他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会导致压力及竞争。以挣扎奋斗为基础所达到的成功,也许会让我们得到美好事物,但我们无法从这些事中觅得内心的实现或成就感。以下是用成人的语言来陈述七大精神法则:

第一条:施舍法则
或我们愿意施舍所努力追求的成果,就能使个人的人生保持如宇宙般的富足。

第二条:因果法则
当我们选择带给他人快乐、使他人成功时,就会获得快乐及成功的回报。

第三条:无为法测
顺其自然最不费力,顺其自然能把事情变得轻而易举,在逍遥自在、融洽调和之中也充满了爱。当我们能善用自然力时,就能轻松自在的获致成功。

第四条:意念法则
秉持与生俱来的每一个意念及欲望,就能运转实现成功的机制。在纯潜能、欲望及意念的境地内,具有无限的组织力。

第五条:超然法则
当我们愿意探索充满潜力的未知世界时,即意谓着我们服膺于创造的心灵,且愿意随着宇宙的节奏起舞。

第六条:达玛法则
成功致胜的第七条精神法则是达玛法则。达玛(Dharma)是梵文,意思是「生活的目的」。达玛法则是说,我们是以肉身来完成使命。纯潜能境地的本质是神性,而神性藉着肉身来完成使命。若我们个体独特的天分与服务他人的胸怀相融合时,就会体验心灵狂喜及忘我的境界,而这就是一切努力的最终目标。

第七条  纯潜能法则
一切天地万物之源,就是纯意识境界,纯潜能是致力于将混沌未明转化为显明的表现。

不论你将上述称为「法则」或「原则」均无妨,它们均是使灵性从心灵的无形世界显现于物质的有形世界之法则;也是你我可以谨记于心,然后以真言或公允的态度来善加运用的原则。

为何我们会需要此类的原则呢?为何不直接教导子女爱上帝就好了呢?

这是因为七大精神法则能够使你我与大自然互起共鸣。当我们下意识的将生活与精神法则重叠,就是在邀请宇宙的力量协助自己成功及富足,这正是认清个人的造物主及运用他无限力量的主要关键。前人曾被教导如何以用心、和谐及最具创造力的方式过生活,因为这是能拥有一生成功的好方法,因此,让你我将之传与子女。而当我们确实做到,心中将感到无比的喜悦及自豪。

每一种「心灵」的教诲或传统或多少均涵盖于七大法则内,五千多年以前的印度吠陀经内,也完整囊括这七大法则。

七大法则的愿景为:
人类是由身、心、灵所构成。其中以灵为首要,因为它使我们与一切的本源——意识的永恒地——相连结。若是连结的关系愈密切,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宇宙的丰富,而沉醉其中——这丰足的宇宙实现了世人的愿望及欲望。当这种连结关系中断,人们将感到痛苦及挣扎。让每个人沉浸于无限成功的喜乐滋味,是神的本意。

因此,成功是至为自然的事。

传授孩子纯真开放的观念
向孩子说明七大精神法则时必须采用适合孩童、且较具体的说法。幸运的是,这些原则也适用于孩童,甚至连幼童都能铭记于心。

第一条:学习付出
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
第二条:了解因果
每当你做出一个决定时,就改变了未来。
第三条:顺其自然
不要轻言说不——一切顺其自然。
第四条:珍视现有
每起一个念头,就是播下了一粒种子。
第五条:放手得失
尽情享受人生之旅。
第六条:活出自己
你一定有存在的理由。
第七条:发挥潜能
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事事皆有可能。

在我提笔写下这些箴言时,并未多做深思,但事后突然领悟:若我能在儿童时了解这七句箴言,就能深深改变我的一生了!不仅如此,我还能因而获知一些珍贵、实用的道理,它们不会随记忆逐渐消褪,反而逐年酝酿,转化成属灵方面的悟性。

从小培养灵性观念的孩童,长大后将了解有关宇宙运作这般基本的问题:他们会领悟出内心及外在的创造力来源;出能够学习不做批判、学着保持诚实及热爱真理——这些均是待人处事最宝贵的技巧;他们也不会对人生的意义充满无力、恐惧及焦虑的感觉——这正是使大多数成年人内心枯槁的暗疮。

给与孩童精神面的滋养是最有深度的养育之道。切勿用严格、缺乏弹性的方式将原则加诸于孩子身上,强迫他们要乖乖听话。千万不可用说教或严厉训诫的方式表达七大精神法则,而应像诉说个人人生般自然的传递信念让身教重于言教。

每一个孩童皆有自己属灵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孩子童与生俱来均有无限创造力及属灵的悟性,但是并非每一位孩童都知道这个事实,灵性必须经过滋养、培育及鼓励,果能如此,孩童天真的心灵就会生长茁壮,方能经得起物质世界的横逆。

疏于培养灵性,对无限的创造力空间没有影响,但愿却会严重损及一个人一生的机运;与上帝为伴,使我们成为宇宙的孩子,反之,你我皆是在宇宙中载浮沉的孤儿。

试举一例,七大精神法则指出:「你是为了某一原因而来到人世。」而孩童降临人世的原因,可以用以下简单的日常用语道出:
? 我如何让今天过得与以往不同?
? 我发现了自己具有哪些才能?
? 我曾经得到什么美妙的经验或礼物,让我感到自己与众不同?
? 我曾经做过哪些事,让别人感到与众不同?
以上均是「为何我会来到人世」这一基本问题的另类简单问法。我们幼时皆曾经问过类似的问题,只不过父母及师长并未真正的给予解答,而我们也就不再继续追问下去。没有学会用简单方式探索人生意义的孩子,有朝一日必须设法在更艰难的环境下,寻求此生的宗旨。通常我们会延至十八、九岁或二十岁才开始探求生命的意义;有时候很不幸的,还会延到人生发展最动荡阶段的中年期才开步,这是因为一般人在青春期的后期,思想叛逆且情绪波涛起伏;到了中年期则由于死亡的意识不断升高,因此往往会对「人生的意义」感到困惑。学生时期的我们,内心经常与伟大的宗教导师及哲人观念交战,总是卷入「生存是否有意义」这类话题的争辩中。

然而,若从三、四岁起就开始让孩子了解「你是为了某一原因而降临世间」的观念,就能够使他们的未来改观。这样的孩子会了解探索的意义,当然也就不会将探求「人生意义」的课题往后挪,要一直等到内心已纷扰到极点时,才不得不着手进行。「我此生为何而来」不是令人惊惧的疑惑,反而应该是一个人所能展开最愉悦的探索。如果我们也能以此态度教导孩子,就是帮了孩子一个大忙,孩童单只要致力探求其中一个法则,就会比仍将「神」或「上帝」永远锁在抽象世界的无数成年人,更有能力过精神富足的生活。

真正的心灵成长总是以奇妙的方式改变一个人;它使人顿悟,也仍能让人保有纯真。我们往往藉着佯装更善于看透人生,而迫切的想要远离童年,如此一来,虽然使我们变得熟谙人生规则、懂得规避惩罚、善于表现及不轻易暴露缺陷——我们摧毁了本身的纯真,也损害子女纯真无邪的天性!

在上帝的眼中,人人皆是纯真无瑕。而纯真的人没有所谓应受惩罚或遭天谴的事,每一日都是焕然一新,充满了愉悦与惊奇。孩童及成人的纯真之间只有一项差异:后者是经过领悟后的纯真——这正是我们在灌输给下一代观念的同时,又能保有以真理为基础,拥有的纯粹、清新及纯朴的特质。

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你就是他的心灵导师。若你建立一个信任、开放、不做批判及欢喜接受的环境,孩子也会在经验后,加以吸收成为他的心灵特质。

我们所期望的理想父母,对子女应是全心全意的付出爱,但在你我所处的社会中,孩子却面对家庭内外太多缺乏爱的环境。不用担心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爱胜任心灵导师,只要把灵修当做一种生活的技巧。
我相信,尽早以孩子懂得的方式教导他们这些技巧者是教育子女的上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张春:从接待的500名女性,看中国女性最隐秘的痛

 2023/7/22 11:22:24  张春去年开了自己的播客电台,每期都会邀请来5-8位的女性聊天,主题往往是生活中的小事。 比如讨论相亲,有女孩说,自己有一个相亲对象,双方家长已经在四五个月内互相约见了多次,但是那个男孩始终没有出现过。这桩相亲自然是进行不下去了,她却还...